文人雅士 雅爱书房
书房是个美妙的地方。无论外界如何喧嚣,进入这个小小空间,宛如到了一片净土。博尔赫斯说,如果有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图书馆太大,小小书房便足以抚慰我们疲惫的心。
其实,要论书房的精致与品位,中国人的传统书房绝对是数一数二。
茶香墨韵,书里芳华。书房骨子里的风雅,换一刻悠然。

一 桌一 椅 一 方 几
一 窗 一 屏 一 天 地
书房在古代又叫书斋,是专门用作阅读、写字、清修或工作的地方。
《书斋说》里讲:书斋宜明朗、清净,不可太宽敞。中国人的书房讲究的不是空间大,而是明净,使心舒畅,太宽敞反而会损伤目力。
对于书房的装饰,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得好:“宜简不宜繁。”有屋一间,无论大小,一桌一椅一方几,一灯一人一卷书,便有了于日常中沉思静悟、安顿心灵的所在。

卡戳网评聘艺术家阎玲作品--禅
唐代刘禹锡虽只有一间简陋的书房,但有“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谁都愿有这样的书房,吟诗作画,弹琴对弈,欢欣会友,不亦乐乎。
乱花迷人眼,唯大道至简。

文 房 之 清 供
墨 客 之 雅 玩
谈到书房不得不说“文房清供”。它既是指书房用具,也是文人雅客赏玩之物。
虽说中式书房要求简约雅静,却不意味着简单,大大小小的文房雅件,体现了中国文人独有的生活情趣。
每个雅件,都是通向五官五感的精神享受。
[ 嗅 ]
文房百器,炉为首器。古人书房中常设香炉,篆香缭绕,将人引入高山流水的冥想,带入旷远澄澈的境界。铜炉常置案头,焚香一柱,烟气氤氲,仿佛有红袖添香。

[ 赏 ]
除了为人熟知的文房四宝,文人的书房里还有“第五宝”──水盂。水盂小巧而雅致,富有情趣,是书房中的贮水小罐,为砚添水用。没了它,无法磨砚,更别提挥毫。若用碗碟替代,那意境一下子就毁了一半。青花瓷、漆器、陶器、铜甚至水晶……水盂的质地千变万化。谁家书房有它,说明离雅士更近了一步。


卡戳网评聘艺术家余丽芬作品--太极水盂
[ 印 ]
文人雅客还都有一方印章。印,方寸之间有乾坤,文人总爱把玩。它巧妙地将绘画、书法、雕刻等艺术融于一体,一副字画没有印章,就如一个句子没有句号;一个书房没有印章,犹如一篇文章没有终段。


卡戳网评聘艺术家王冠杰作品--印证梦想
[ 志 ]
一个文雅的书房,常以字画明志。字画在中国人的书房里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灵秀淡雅、淋漓悠远的山水,表明心胸豁达;清秀灵动的花鸟,又示自己富于情趣;警句格言的牌匾,则句句点醒人心。


卡戳网评聘艺术家郭小辉作品--老子说法图
[ 听 ]
善琴者通达从容。文人的书房中通常会有古琴,或悬于墙壁,或置于案头。闲时坐抚琴,明月来相照。

[ 观 ]
古人称奇石为石玩或玩石。文人大多爱石,爱它的坚强和风骨,常将其置于文房之中。灵壁石是四大赏石之首,虽然没有绚烂的颜色,但形态万状,石质坚硬,敲之铿铿然,从战国时就为文人所钟爱。
书房是一个人气质养成的地方。从书房名号、整体布局到每个陈设的细节,都烙上了主人的影子、染上了主人灵魂的馨香。
古朴静雅的书架案台、木质镂花的门窗屏风,古朴生香的文玩雅件……
愿你也有个书房,总是在不经意的细节里,打动着人心、惊艳了岁月、也温柔了时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