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六日 读书
读曹宝麟先生《米芾与苏黄蔡交游考略》
欧阳修《朋党论》有言: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但人是复杂的,很难划到泾浊渭清。”
米芾的为书为人,曹宝麟先生做了一个很适切的总结。同时也是对引言中“米芾在处世结友方面尚未泯灭良知”的一种解释。
曹宝麟先生在开篇就把“蔡”偏向于为蔡京,但未做明确的考释,而只是根据生卒年份做出了推测,感觉这不是很符合曹宝麟先生的风格,但看到最后一段时,也就是引欧阳修《朋党论》的时候,我想他应该是想做出一个比较,且在考与蔡京的交游中几乎没有涉及书学方面,而只涉及为人方面。前米芾与苏黄的交游是其正面,后与蔡则为反面。从正反两面来描述米芾这个人,也是有趣。 最后还加了一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小道理。曹先生把这么多考释来说明这么个小道理也是文化人厉害之处咧!
欧阳修《朋党论》有言: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但人是复杂的,很难划到泾浊渭清。”
米芾的为书为人,曹宝麟先生做了一个很适切的总结。同时也是对引言中“米芾在处世结友方面尚未泯灭良知”的一种解释。
曹宝麟先生在开篇就把“蔡”偏向于为蔡京,但未做明确的考释,而只是根据生卒年份做出了推测,感觉这不是很符合曹宝麟先生的风格,但看到最后一段时,也就是引欧阳修《朋党论》的时候,我想他应该是想做出一个比较,且在考与蔡京的交游中几乎没有涉及书学方面,而只涉及为人方面。前米芾与苏黄的交游是其正面,后与蔡则为反面。从正反两面来描述米芾这个人,也是有趣。 最后还加了一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小道理。曹先生把这么多考释来说明这么个小道理也是文化人厉害之处咧!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