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貌取人是你成熟的表现!这是一篇三观超级不正的文章
这是一篇三观超级不正的文章,一开始我就把论点先说了吧:三十岁以后,你对人的第一印象的好坏,基本上都是正确的。
说一个最近的一个例子吧,你就知道我的意思了。
我上班路上有一家卖米线的,只要我在昆明,早上送完小孩去幼儿园,走回来的路上我都进去吃一碗米线,到也不是他们家多么好吃,而是园西路现在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吃的了。
收银的人可能是夫妻,有时是一个男的,有时是一个女的,男的干练和蔼,非常热情,女的肥硕臃肿,一脸冷漠。
我第一次分别跟他们打交道的感受就是迥异的,一个细节:我付钱的时候一般都是手机扫码支付,男店主都是我说完菜品之后,就打单出来,等着我支付成功之后就递给我,而女店主则是每次都是扫码支付完成后给她看到才开始打单。
你是不是觉得我太龟毛了?这才多大点事情啊,怎么就玻璃心上纲上线了。其实我要说的,我第一次和他们打交道,他们一个细节传递出来的友善度,基本就可以管中窥豹的看到一个人是什么样子了。
果不其然,一段时间的观察之后我发现,男的在店上的时候,勤快的招呼客人,帮着厨房忙里忙外,整个店有着很好的很浓烈的经营氛围,他在自然而然的感染者其他人。女的在店上的时候,每一天我去的时候,都在玩手机,除了收钱,我估计店面哪怕发生火灾,眼皮也不会抬起来一下。
再重申一次主题,我们和人打交道的时候,第一面直觉的好坏之后基本证明都是对的。我知道你要抬杠了,很多次你都错误判断了,所以我加了一个限定条件:三十岁以后。
三十岁之前,我们的人生阅历和经验可能并不足以准确判断,但是经历了三十年的人生之后,绝大部分人的人生经验已经可以生成一个没有严谨逻辑支撑的直觉了。这个直觉就是你的自我保护机制。
当然,我的这个话里面还有一个逻辑:三十岁之后,你的时间和精力都非常宝贵,哪怕有10%的误判也没关系,相信直觉你的成本最低,一一去辨别你的成本是不可控的。三十岁之后的人生不是用来干这个的。
所以,三十岁以后,变成一个以貌取人的人,是一种进步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