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赛先生98岁的今天
今天是五四运动98周年纪念日,当年那两面伟大的旗帜之一:赛先生Science(科学)已经成为了中国形象引以为傲的标配。
所以,这期我们的【大国小鲜说】就来聊聊创新科技这个话题。
Pansesus:最近如果大家看新闻,会发现中国有很多重大科技项目取得了巨大进展。比如前几天发射的卫星“快递小哥”,再比如中国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还有在中国贵州建成的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点望远镜“天眼”,被称为宇宙之眼,都是我们的科技成果。
同时在美国,就在我住的华盛顿和其他一些城市,前几天爆发了规模浩大的科学家游行。原因是最近美国总统特朗普政府,制定了今年的联邦财政预算,大幅降低了科技领域相关的联邦政府投资。所以很多科学家们不干了,他们认为科技是美国的立国之本,不能砍掉美国立国之本的投入,然后打出了各种有趣的标语,在美国各地进行社会游行。
苏莉:这个话题很有意思,而且最近相关新闻很多,美国、中国都有关于这些的讨论。
Pansesus:对,苏莉!一般说到高科技,你第一印象会想到哪些?
苏莉:我觉得现在的高科技发展很厉害,比如说手机,包括我们能不见面进行现在的连线讨论。几年或十几、二十几年前,现在的这种变化是我们认为不可想象的。
Pansesus:对!十年前我们还处在诺基亚的时代,人们拿着像板砖一样的手机,甚至可以用来砸核桃。
苏莉:其实我的妈妈现在还在继续用诺基亚这样的手机,她说她不需要复杂的智能手机。但是她有iPad,iPad其实也属于高科技产品。
Pansesus:说到iPad,就得谈到对科技领域贡献很大的苹果公司了,尤其是乔布斯同志,创出了iPhone、iPad产品,颠覆了以诺基亚为代表的传统手机。
苏莉:最初是从个人电脑开始……
Pansesus:对,苹果电脑、iPad、iPod,都是苹果公司独创的。很早时苹果出了iPod, MP3的收听器,后来他们在此基础上增加了电话功能,就是iPhone。诺基亚轻忽了iPhone,觉得苹果就喜欢整些华而不实、价格昂贵的产品。结果十年后,诺基亚没了,彻底的被苹果引领的这股潮流给击败了,想想真是风水轮流转。
Pansesus:天赋,你作为美国人,苹果的这些产品可能都用过,你觉得为什么美国人那么喜欢用苹果?
王天赋:美国人原本不是这样,大家更喜欢用PC机,特别是科技达人更是如此。因为PC机可以自由安装各种软、硬件,定制性更强一些。但是苹果从iPod开始,改变了整个苹果公司的命运。
Pansesus:使得一家濒临破产的公司又复活了。
苏莉:我觉得像乔布斯这么有能力的人,没想到会这么早去世。当时乔布斯去世的时候,我正在香港,在地铁里我看到了乔布斯的黑白照片,还有很多鲜花、明信片,明信片上写着感谢乔布斯这样的话。然后我就问了别人这是怎么回事儿?他们说乔布斯去世了,我觉得怎么会呢?
Pansesus:乔布斯在苹果算是“二进宫”。他第一次从苹果离开是苹果当时的高级管理层、董事会把他踢走的。然后他跑到尼泊尔、南亚去旅行了很长一段时间,号称是“面壁修行”。回来之后,他带回来了很多关于公司运营的新理念,同时也带回来一些东方思维。尤其是他不太相信现代医药技术,所以当他患了胰腺癌之后,他经常要借助一些所谓的东方疗法进行治疗。但是结果很遗憾,这些疗法不是很有效,还耽误了治疗,造成他最后几年非常痛苦,癌症拓展的特别快。
乔布斯非常风光,他带来了一场新的电话革命、电脑革命。但是具体到他发明的产品,还有很多故事。举个简单例子,比如说iPhone的手机屏,这种玻璃不是一般的玻璃,它首先要防滑,还要对触摸很敏感。我上学的时候,老师给我们讲过一个关于乔布斯找玻璃的故事。
当时乔布斯曾试过很多种玻璃,最后他们找到了一家给NASA提供玻璃的公司,他觉得那家公司生产的玻璃能满足iPhone的需求,他就给那家公司打电话说:您好,我是乔布斯!对方一下没缓过神来。然后乔布斯说:我们是苹果公司,想用你们的玻璃。对方秘书傻呵呵的,也不知道怎么说了。就说我们总经理现在不在,你留个言吧。等他们总经理回来后,秘书跟总经理汇报,总经理吓坏了也气坏了,这是一笔大生意啊!还把大客户撂在旁边了。之后赶紧给乔布斯打电话,然后最后终于敲定了,iPhone的手机最初的一批面板的玻璃就是这么来的。
这种玻璃之所以能够维持这家公司生存下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联邦政府的购买,它前期的科研经费也很大程度上跟联邦政府、NASA的投资有关。美国虽然号称资本主义社会,私人资本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要比国有投资更大一些,但是具体到科技这一块儿,其实美国政府,尤其是联邦政府的投资,对这个科研支持其实是占了首位的。
苏莉:对。我觉得他们的做法很聪明,卖ideas的国家,或者公司、个人是最厉害的。所以为什么美国实力最强?因为他们是卖ideas的。
Pansesus:对,它网聚了全球人才。说到网聚人才,我正好想问天赋一个问题,天赋你是从波士顿来的,波士顿也号称是教育之都。结合你自己的经历,你对美国的高等教育和科研院所,有什么切身体验吗?
王天赋:我在波士顿读到高中毕业,然后就去了洛杉矶读本科。波士顿主要是在医疗、教育两方面比较强。我对波士顿和科技的结合,只知道一点。有一家公司叫波士顿动力,他们做的机器人非常牛,有很强的学习能力,比如说学习猎豹的走路姿态。
Pansesus:对,他们的创始人从麻省理工毕业,专门做机器腿的。
王天赋:对,他们在这方面的科技非常厉害。我不知道他们涉及了哪些商业或军事领域。当然他们还没有人工智能相配合,还只是一个机器,需要被人控制。
Pansesus:这家公司很有趣,在商业上算是失败案例,虽然做出的东西特别有趣,但它到现在为止还是烧钱,也一直就没有挣过钱,它和大家熟知的高科技企业,例如谷歌、Uber等都不一样。
波士顿动力公司大概已经创立了二十多年,是麻省理工的一位教授搞的仿真机器腿。他最早想跟美国军方合作,获得美国政府在科研领域的投资,设计一款帮助美国军队驮重物的机器,类似机器驴。这样军队在阿富汗山区爬山时,可以帮助美国士兵减轻身上的负重,运输军区物资。
结果却失败了,为什么?因为他们初搞的机器狗、机器骡子,确实长相很招风,但是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噪音太大。它扛起东西后“嘎吱嘎吱”的,四周几百米开外的人都能听得见。美国军方研制这个东西目的是在山区扛东西,那是干吗?是与阿富汗塔利班分子打麻雀战的。声音太大等于把自己变成靶子被人打了。所以后来美国军方说不行。
王天赋:我觉得以后这项技术会成熟,肯定有用处的。但是得达到商业化水平,才会真的爆发。电脑也是这样,当电脑还没达到商业化阶段时,它的发展进度也慢吞吞的,从40年代直到80年代,电脑又大又破,能力分配上也很弱,但是后来它就快速发展了。提到电脑又回到了乔布斯这个话题上,就是他对电脑的商业化影响是非常大的。
王天赋:苹果电脑上市之后,个人电脑才开始商业化。
Pansesus:说到商业化,又回到了乔布斯这个话题。苹果早年对个人电脑领域的冲击有点像现在iPhone对传统手机的冲击。六七十年代的人谈到电脑,第一印象就是在大型科研院所里那种特别巨大的计算机,用于运算、模拟核爆炸、天气变化等,个人是用不了的。
所以当乔布斯搞出个人电脑的时候,当时美国最大的电脑生产商IBM,对此也是嗤之以鼻,认为电脑就应该是给大企业、大公司、科研院所、大学使用的,个人电脑绝对成不了。结果没想到后来PC成为了80年代美国一个重要的支柱产业了。最后IBM没办法,也开始搞小型化的个人电脑。
到了90年代它也撑不下去了,把它的电脑产业卖给了中国的联想公司,彻底退出个人电脑制造业。这也算是科技更新带来的传统企业出现重大转变的案例。
Pansesus:苏莉,我们知道,苏联也是世界上一个重要的科技大国,在苏联解体后,俄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尤其是科研业,你有什么这方面的信息可以跟大家分享吗?
苏莉:在60、70年代,苏联还没解体时,苏联的目标就是超越美国,他们发展高科技也是出于这种原因。比如说第一个太空人是苏联人,我们都对这个事实感觉很自豪。
苏联解体之后,在高科技发展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学和专门培养高科技人才的院所,目前来说确实没有听说过有特别巨大的成绩。我们学习的都是美国经验,现在应该是学习中国经验。我觉得中国现在的高科技发展太快了,比如中国的天宫太空站。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项目,除了这些,像华为、小米等科技公司,我觉得也是在世界范围越来越有名气。
Pansesus:还有服务提供商,比如说所有女性同胞们都热爱的阿里巴巴淘宝。
Pansesus:苏莉,你刚才说到了中国这几年的科研发展,天宫二号、阿里巴巴等,其实中国科技创新归根结底是在政府扶持,在政策方面有很大倾斜。中国人都熟知的有句话叫做: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当时提出这句口号是在80-90年代时候,当时中国还不富裕。但是到了2000年,政府明显加大了科研方面的投资,政府每年有大批的经费资金投入到科研中。所以中国大学、科研院所,他们的仪器就更新的特别快,现在变成拥有世界一流的好东西了。
苏莉:我们除了讨论微信、淘宝外,还不妨畅想下高科技的未来。你们觉得以后会有什么新鲜的事情发生,出现新的应用场景?
Pansesus:说到未来,这是最不好预见的。
苏莉:比如微信支付,现在还有很多人不太适应,比如还是习惯用现金。未来谁也说不好会发生什么。我觉得VR技术还挺有希望的,你们觉得呢?
Pansesus:VR其实跟波士顿的机械腿一样,虽然很有趣,但是没有一个特别好的切入点,能让它商业化,没办法盈利这是一个很头大的问题。VR这一块儿,其实政府的投入不是很多,娱乐企业也都在想办法。但是假以时日,它能够成为一个新的科技增长点,不过具体什么时间爆发,我们无法预计到。
王天赋:VR虚拟现实我自己体验过好几次,我觉得它已经开始商业化了。例如Facebook花大价钱收购了Oculus。
Pansesus:他们生产了最贵的VR头盔。
苏莉:我觉得VR会在医疗领域发挥非常大的作用,比如说看病或检查身体。
王天赋:还有外科医生培训……
Pansesus:对。除了培训,还有工业设计的应用前景也很广阔,一些工程上很多不能够实际操作的方面,都可以先用VR技术把它表现出来。
VR这一技术是在十几年前有人提出来的概念,当时已经有人做出VR头盔了。但那时的技术储备还达不到要求。近五年来,VR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些还都是我们能预见到的科技,但很多时候,未来科技是不可预见的,而且它对市场的影响究竟会怎样,我们都没有办法预测。
80年代曾是日本企业的巅峰时代,但到了90年代,尤其互联网革命出现之后,美国的大企业一下起死回生了,反而是日本公司跟不上形势了。互联网最早出现时,是军队项目,最后扩展到民用领域,没人会想到这个项目能够带给世界这么大的冲击。很大程度上,美国是由于互联网的出现,才有90年代这些互联网高科技企业的盈利。那么究竟下一个增长点是什么?大家也都在赌,比如新能源,比如油页岩和页岩气等。
现在看起来,它确实能够赚钱,但好像还不足以重新提振美国的整体经济。所以说未来科技会如何发展,其实人们心里都没谱。或许哪一天、某项技术一成熟,商业化投入市场之后,它带来的效果是我们不曾预见的。开始人们可能看到只是十,最后运用到一百或一千。不过归根结底,一个国家若想成为科研大国,最重要的事情,还是需要政府投入,砸的钱越多越好。
比如美国爆发了科学家的大游行,中国应该开心,为什么?在美国的留学生中,中国占比是最多的。如果美国压缩科研经费,中国科技人才就会回国,美国的研究院所就招不到人。
苏莉:对,我觉得无论科技如何发展,趋势就是简单化,比如手机可以看电影、发短信、支付、视频、视频聊天等。我觉得高科技的发展趋势就是方便化。
Pansesus:天赋,你对科技有未来发展有什么想法?
王天赋:我非常同意科技让生活简单化、方便化的观点,未来你或许能直接用手机打开自家大门,对吗?
Pansesus:好。今天我们就聊到这里,谈到了高科技的各种可能,从宏观到微观各个方面,我们都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今天的讨论的话题,拜拜。
所以,这期我们的【大国小鲜说】就来聊聊创新科技这个话题。
Pansesus:最近如果大家看新闻,会发现中国有很多重大科技项目取得了巨大进展。比如前几天发射的卫星“快递小哥”,再比如中国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还有在中国贵州建成的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点望远镜“天眼”,被称为宇宙之眼,都是我们的科技成果。
同时在美国,就在我住的华盛顿和其他一些城市,前几天爆发了规模浩大的科学家游行。原因是最近美国总统特朗普政府,制定了今年的联邦财政预算,大幅降低了科技领域相关的联邦政府投资。所以很多科学家们不干了,他们认为科技是美国的立国之本,不能砍掉美国立国之本的投入,然后打出了各种有趣的标语,在美国各地进行社会游行。
苏莉:这个话题很有意思,而且最近相关新闻很多,美国、中国都有关于这些的讨论。
Pansesus:对,苏莉!一般说到高科技,你第一印象会想到哪些?
苏莉:我觉得现在的高科技发展很厉害,比如说手机,包括我们能不见面进行现在的连线讨论。几年或十几、二十几年前,现在的这种变化是我们认为不可想象的。
Pansesus:对!十年前我们还处在诺基亚的时代,人们拿着像板砖一样的手机,甚至可以用来砸核桃。
苏莉:其实我的妈妈现在还在继续用诺基亚这样的手机,她说她不需要复杂的智能手机。但是她有iPad,iPad其实也属于高科技产品。
Pansesus:说到iPad,就得谈到对科技领域贡献很大的苹果公司了,尤其是乔布斯同志,创出了iPhone、iPad产品,颠覆了以诺基亚为代表的传统手机。
苏莉:最初是从个人电脑开始……
Pansesus:对,苹果电脑、iPad、iPod,都是苹果公司独创的。很早时苹果出了iPod, MP3的收听器,后来他们在此基础上增加了电话功能,就是iPhone。诺基亚轻忽了iPhone,觉得苹果就喜欢整些华而不实、价格昂贵的产品。结果十年后,诺基亚没了,彻底的被苹果引领的这股潮流给击败了,想想真是风水轮流转。
Pansesus:天赋,你作为美国人,苹果的这些产品可能都用过,你觉得为什么美国人那么喜欢用苹果?
王天赋:美国人原本不是这样,大家更喜欢用PC机,特别是科技达人更是如此。因为PC机可以自由安装各种软、硬件,定制性更强一些。但是苹果从iPod开始,改变了整个苹果公司的命运。
Pansesus:使得一家濒临破产的公司又复活了。
苏莉:我觉得像乔布斯这么有能力的人,没想到会这么早去世。当时乔布斯去世的时候,我正在香港,在地铁里我看到了乔布斯的黑白照片,还有很多鲜花、明信片,明信片上写着感谢乔布斯这样的话。然后我就问了别人这是怎么回事儿?他们说乔布斯去世了,我觉得怎么会呢?
Pansesus:乔布斯在苹果算是“二进宫”。他第一次从苹果离开是苹果当时的高级管理层、董事会把他踢走的。然后他跑到尼泊尔、南亚去旅行了很长一段时间,号称是“面壁修行”。回来之后,他带回来了很多关于公司运营的新理念,同时也带回来一些东方思维。尤其是他不太相信现代医药技术,所以当他患了胰腺癌之后,他经常要借助一些所谓的东方疗法进行治疗。但是结果很遗憾,这些疗法不是很有效,还耽误了治疗,造成他最后几年非常痛苦,癌症拓展的特别快。
乔布斯非常风光,他带来了一场新的电话革命、电脑革命。但是具体到他发明的产品,还有很多故事。举个简单例子,比如说iPhone的手机屏,这种玻璃不是一般的玻璃,它首先要防滑,还要对触摸很敏感。我上学的时候,老师给我们讲过一个关于乔布斯找玻璃的故事。
当时乔布斯曾试过很多种玻璃,最后他们找到了一家给NASA提供玻璃的公司,他觉得那家公司生产的玻璃能满足iPhone的需求,他就给那家公司打电话说:您好,我是乔布斯!对方一下没缓过神来。然后乔布斯说:我们是苹果公司,想用你们的玻璃。对方秘书傻呵呵的,也不知道怎么说了。就说我们总经理现在不在,你留个言吧。等他们总经理回来后,秘书跟总经理汇报,总经理吓坏了也气坏了,这是一笔大生意啊!还把大客户撂在旁边了。之后赶紧给乔布斯打电话,然后最后终于敲定了,iPhone的手机最初的一批面板的玻璃就是这么来的。
这种玻璃之所以能够维持这家公司生存下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联邦政府的购买,它前期的科研经费也很大程度上跟联邦政府、NASA的投资有关。美国虽然号称资本主义社会,私人资本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要比国有投资更大一些,但是具体到科技这一块儿,其实美国政府,尤其是联邦政府的投资,对这个科研支持其实是占了首位的。
苏莉:对。我觉得他们的做法很聪明,卖ideas的国家,或者公司、个人是最厉害的。所以为什么美国实力最强?因为他们是卖ideas的。
Pansesus:对,它网聚了全球人才。说到网聚人才,我正好想问天赋一个问题,天赋你是从波士顿来的,波士顿也号称是教育之都。结合你自己的经历,你对美国的高等教育和科研院所,有什么切身体验吗?
王天赋:我在波士顿读到高中毕业,然后就去了洛杉矶读本科。波士顿主要是在医疗、教育两方面比较强。我对波士顿和科技的结合,只知道一点。有一家公司叫波士顿动力,他们做的机器人非常牛,有很强的学习能力,比如说学习猎豹的走路姿态。
Pansesus:对,他们的创始人从麻省理工毕业,专门做机器腿的。
王天赋:对,他们在这方面的科技非常厉害。我不知道他们涉及了哪些商业或军事领域。当然他们还没有人工智能相配合,还只是一个机器,需要被人控制。
Pansesus:这家公司很有趣,在商业上算是失败案例,虽然做出的东西特别有趣,但它到现在为止还是烧钱,也一直就没有挣过钱,它和大家熟知的高科技企业,例如谷歌、Uber等都不一样。
波士顿动力公司大概已经创立了二十多年,是麻省理工的一位教授搞的仿真机器腿。他最早想跟美国军方合作,获得美国政府在科研领域的投资,设计一款帮助美国军队驮重物的机器,类似机器驴。这样军队在阿富汗山区爬山时,可以帮助美国士兵减轻身上的负重,运输军区物资。
结果却失败了,为什么?因为他们初搞的机器狗、机器骡子,确实长相很招风,但是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噪音太大。它扛起东西后“嘎吱嘎吱”的,四周几百米开外的人都能听得见。美国军方研制这个东西目的是在山区扛东西,那是干吗?是与阿富汗塔利班分子打麻雀战的。声音太大等于把自己变成靶子被人打了。所以后来美国军方说不行。
王天赋:我觉得以后这项技术会成熟,肯定有用处的。但是得达到商业化水平,才会真的爆发。电脑也是这样,当电脑还没达到商业化阶段时,它的发展进度也慢吞吞的,从40年代直到80年代,电脑又大又破,能力分配上也很弱,但是后来它就快速发展了。提到电脑又回到了乔布斯这个话题上,就是他对电脑的商业化影响是非常大的。
王天赋:苹果电脑上市之后,个人电脑才开始商业化。
Pansesus:说到商业化,又回到了乔布斯这个话题。苹果早年对个人电脑领域的冲击有点像现在iPhone对传统手机的冲击。六七十年代的人谈到电脑,第一印象就是在大型科研院所里那种特别巨大的计算机,用于运算、模拟核爆炸、天气变化等,个人是用不了的。
所以当乔布斯搞出个人电脑的时候,当时美国最大的电脑生产商IBM,对此也是嗤之以鼻,认为电脑就应该是给大企业、大公司、科研院所、大学使用的,个人电脑绝对成不了。结果没想到后来PC成为了80年代美国一个重要的支柱产业了。最后IBM没办法,也开始搞小型化的个人电脑。
到了90年代它也撑不下去了,把它的电脑产业卖给了中国的联想公司,彻底退出个人电脑制造业。这也算是科技更新带来的传统企业出现重大转变的案例。
Pansesus:苏莉,我们知道,苏联也是世界上一个重要的科技大国,在苏联解体后,俄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尤其是科研业,你有什么这方面的信息可以跟大家分享吗?
苏莉:在60、70年代,苏联还没解体时,苏联的目标就是超越美国,他们发展高科技也是出于这种原因。比如说第一个太空人是苏联人,我们都对这个事实感觉很自豪。
苏联解体之后,在高科技发展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学和专门培养高科技人才的院所,目前来说确实没有听说过有特别巨大的成绩。我们学习的都是美国经验,现在应该是学习中国经验。我觉得中国现在的高科技发展太快了,比如中国的天宫太空站。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项目,除了这些,像华为、小米等科技公司,我觉得也是在世界范围越来越有名气。
Pansesus:还有服务提供商,比如说所有女性同胞们都热爱的阿里巴巴淘宝。
Pansesus:苏莉,你刚才说到了中国这几年的科研发展,天宫二号、阿里巴巴等,其实中国科技创新归根结底是在政府扶持,在政策方面有很大倾斜。中国人都熟知的有句话叫做: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当时提出这句口号是在80-90年代时候,当时中国还不富裕。但是到了2000年,政府明显加大了科研方面的投资,政府每年有大批的经费资金投入到科研中。所以中国大学、科研院所,他们的仪器就更新的特别快,现在变成拥有世界一流的好东西了。
苏莉:我们除了讨论微信、淘宝外,还不妨畅想下高科技的未来。你们觉得以后会有什么新鲜的事情发生,出现新的应用场景?
Pansesus:说到未来,这是最不好预见的。
苏莉:比如微信支付,现在还有很多人不太适应,比如还是习惯用现金。未来谁也说不好会发生什么。我觉得VR技术还挺有希望的,你们觉得呢?
Pansesus:VR其实跟波士顿的机械腿一样,虽然很有趣,但是没有一个特别好的切入点,能让它商业化,没办法盈利这是一个很头大的问题。VR这一块儿,其实政府的投入不是很多,娱乐企业也都在想办法。但是假以时日,它能够成为一个新的科技增长点,不过具体什么时间爆发,我们无法预计到。
王天赋:VR虚拟现实我自己体验过好几次,我觉得它已经开始商业化了。例如Facebook花大价钱收购了Oculus。
Pansesus:他们生产了最贵的VR头盔。
苏莉:我觉得VR会在医疗领域发挥非常大的作用,比如说看病或检查身体。
王天赋:还有外科医生培训……
Pansesus:对。除了培训,还有工业设计的应用前景也很广阔,一些工程上很多不能够实际操作的方面,都可以先用VR技术把它表现出来。
VR这一技术是在十几年前有人提出来的概念,当时已经有人做出VR头盔了。但那时的技术储备还达不到要求。近五年来,VR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些还都是我们能预见到的科技,但很多时候,未来科技是不可预见的,而且它对市场的影响究竟会怎样,我们都没有办法预测。
80年代曾是日本企业的巅峰时代,但到了90年代,尤其互联网革命出现之后,美国的大企业一下起死回生了,反而是日本公司跟不上形势了。互联网最早出现时,是军队项目,最后扩展到民用领域,没人会想到这个项目能够带给世界这么大的冲击。很大程度上,美国是由于互联网的出现,才有90年代这些互联网高科技企业的盈利。那么究竟下一个增长点是什么?大家也都在赌,比如新能源,比如油页岩和页岩气等。
现在看起来,它确实能够赚钱,但好像还不足以重新提振美国的整体经济。所以说未来科技会如何发展,其实人们心里都没谱。或许哪一天、某项技术一成熟,商业化投入市场之后,它带来的效果是我们不曾预见的。开始人们可能看到只是十,最后运用到一百或一千。不过归根结底,一个国家若想成为科研大国,最重要的事情,还是需要政府投入,砸的钱越多越好。
比如美国爆发了科学家的大游行,中国应该开心,为什么?在美国的留学生中,中国占比是最多的。如果美国压缩科研经费,中国科技人才就会回国,美国的研究院所就招不到人。
苏莉:对,我觉得无论科技如何发展,趋势就是简单化,比如手机可以看电影、发短信、支付、视频、视频聊天等。我觉得高科技的发展趋势就是方便化。
Pansesus:天赋,你对科技有未来发展有什么想法?
王天赋:我非常同意科技让生活简单化、方便化的观点,未来你或许能直接用手机打开自家大门,对吗?
Pansesus:好。今天我们就聊到这里,谈到了高科技的各种可能,从宏观到微观各个方面,我们都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今天的讨论的话题,拜拜。
-
笑笑笑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5-05 21:5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