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茱、杜柳相会之比较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一见钟情和游园惊梦中杜丽娘柳梦梅的梦中相会是在东西方文化差异下对爱情诠释的经典之作。两相比较之下,二者所蕴含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是引人注目的。
从情节上看,两个故事中男女主人公都是“一见钟情”的典范。罗密欧与朱丽叶是欧洲封建社会中两大敌对家族的儿女,“世仇”关系构成了两人恋爱的阻碍。而杜柳是饱读诗书的才子佳人,二人同样面临封建制度的桎梏。“面临阻碍的爱情”是两个故事的外在相似,而“冲破阻碍”则是莎翁和汤翁想要表达的共同主题。这是二人超越时代的共同之处。
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两个故事的表现不尽相同。《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场景置换是从宴会到花园。二人从喧哗舞会中的互相寻觅到爱情歌声中的相会再到静谧花园中的互诉衷肠,场景由动到静的过渡将两颗炽热的心一步步铺展在观众面前,情感的表现在层层推进中逐步到达顶峰。而《牡丹亭》则是由“游园”作引,使杜丽娘“春情难遣”,而后在梦中与柳梦梅相会。两人的故事一直发生在诗情画意中,柔情缱绻。《罗密欧与朱丽叶》在夏日和欢快的鼓点中展现爱情的浓烈炽热,《牡丹亭》则在伤春的愁绪中表达男女的柔情。
一部戏剧,一部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在语言上侧重直接奔放的爱的表达,而《牡丹亭》在古典诗词的韵律和曲的柔美中款款说情。但汤翁和莎翁在语言上的造诣都是无可指摘的,两部剧都以生动的语言魅力使人体会到无尽的美感。
受中西价值观念的影响,《罗密欧与朱丽叶》是直露奔放的。而汤翁在含蓄内敛地表现男女爱情的基础上,表现方式更进一步——将杜柳相会安排在梦中,这使得杜柳的爱情产生了朦胧感神秘感,同时也是提供了一个合理的可能性,并且象征意味更强。杜丽娘的“惊梦”实则代表着封建社会女子对爱情的求而不得,具有普遍性和更强烈的批判性。虽然两部剧作各具匠心,但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认为《牡丹亭》是高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
© 本文版权归 Crazy Rabbit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