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余庆与胡宝国
田余庆代表作:《东晋门阀政治》
胡宝国:社科院历史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秦汉魏晋南北朝史。
胡宝国在纪念自己的老师是说了一些话,很有分量。
一、干什么吆喝什么,此为一也;干什么,知道其界限在哪里,在哪里起作用,此为二也。
因为讨论的是东晋的历史,他的注意力当然是在南方,但全书写到最后,他却说:“ “ 从宏观来看东晋南朝和十六国北朝全部历史运动的总体,其主流毕竟在北而不在南。只是北方民族纷争,一浪高过一浪,平息有待时日,江左才得以其上国衣冠,风流人物而获得历史地位,才有门阀政治及其演化的历史发生。”一般研究者,常常是自己研究什么,就强调什么重要,甚至会强调到过分的程度。但是田余庆先生却不是这样。他超越了自己的具体研究,站在了一个更高处俯瞰全局。
二、从理论出发,解释现实,此为一也,易削足适履;从具体出发,提出问题,阐释说明,此为二也。
一般研究者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所谓“从理论出发”。“从理论出发”,提出的问题有时其实是假问题。用“理论”来解释“具体”则常常会掩盖了真正的历史原因,并进而把“具体”变成了“理论”的注脚。他很特别,那些理论他当然很熟悉,他也并不排斥理论,只是他很少用理论来解释具体问题。他提出问题、解释问题总是从史料出发,从具体的历史情境出发。可以说,他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自觉地摆脱了理论框架的束缚,从而为自己独立的思想赢得了空间。
正是有了对“具体”的一再追问,使得他总能提出有自己特色的问题。我观察,一流的学者大多是如此。他们是问题的发现者。他们讨论的问题常常就是自己发现的,而不是跟在别人的问题后面讨论。
文章链接:以学术研究为宗教(胡宝国)
在胡宝国评论田余庆的代表作《东晋门阀政治》。说了很多话,可以受益。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