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设计学考研经验分享(附试题)
考研问题也可加QQ群交流,1群497752100,2群597489179,群里都是一些考研的童鞋和考上研究生的师兄师姐,群文件有相关资料下载。或关注微信公众号:wangqidan2016,平时主要分享一些考研的干货和艺术、设计类的文章。
··············································
一、公共课复习
政治、英语几乎是各个专业的必考科目,因为是全国统考,所以复习比较简单。但是中山大学对英语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复试线一般都在50分以上。自己不自信或自制力较差的话还是可以报一个考研辅导班,学习氛围会好很多,也能找到研友一起努力。但是主动性要在自己手中,绝不能把辅导班当成万能药。英语主要看历年真题,阅读理解和作文是最主要的,因为这两类题型就占了70分,重要性不言而喻。政治看肖秀荣的命题人系列基本就差不多了,每年肖大神考前的几套预测卷,命中率都挺高。毕竟从小被政治教育熏陶,所以考试问题一般不大。
二、专业课复习
复习前期一定要跟着考纲和辅导书结合课本复习,基础这一步是绝不能省事的,先局部后整体,再到局部这样一点点地吃透。但基础复习几次后,就到了强化阶段了,也就是结合真题摸清底子,建议设计方面多看资料,比如论文,专著等,看这些的前提是要抓准出题方向,出题方向和出题重点,你多多看看历年真题就可以把握住个大概了,那些重点就是重点,总是会考的。
推荐《2015中山大学839新闻实务考研专业课复习全书》,这本书紧扣命题,很实用。像凌继尧的《艺术设计十五讲》,诸葛铠的《设计艺术学十讲》,杭间的《清华艺术大讲堂》,张夫也、孙建君的《传统工艺之旅》,杭间.靳埭强的《岁寒三友中国传统图形与现代视觉设计》,海军的《视觉的诗学--平面设计的符号学向度》,吕品田的《必要的张力》也可以看看。
论文之类的可以从网上下载一些资料。对于中国设计史,主要看田子炳老师编的那本《中国工艺美术史》就可以,那本书虽然有点老了,但却是经典,以后出版的很多《中国工艺美术史》都是已田老师的这本为原型。还有高丰编写的《中国设计史》也很不错,内容非常全面,而且通俗易懂,他编的这本书更偏重于对设计的研究,即,处在某一特定的历史环境下,中国的劳动人民是如何匠心独运如何设计的。
而像工艺美术史可能更多的是偏向对造型,工艺及装饰的描写和研究。学习中国工艺美术史,建议大家多看几个不同的版本,这样有些模糊的不是很好理解的地方,看的多了便清楚明了,因为每一本书都有所不同,同样的一个问题,这本书从这个角度来写,而另一本书可能就是从另一角度来写,也或许是同一角度,但讲解肯定有所不同,这样看得多了,可以帮助理解,加深印象。特别是一些重点部分,比如陶瓷,青铜器,明式家具等,看得多了也都能记住个大概,这要比死记硬背好很多,毕竟考题是非常灵活的,很少有死记硬背的题,大多都需要自己的扩展,自己的理解和自己的思想。反正这些死的东西,也没有什么好说的,就多看多背多理解多理理时间轴。
··············································
一、公共课复习
政治、英语几乎是各个专业的必考科目,因为是全国统考,所以复习比较简单。但是中山大学对英语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复试线一般都在50分以上。自己不自信或自制力较差的话还是可以报一个考研辅导班,学习氛围会好很多,也能找到研友一起努力。但是主动性要在自己手中,绝不能把辅导班当成万能药。英语主要看历年真题,阅读理解和作文是最主要的,因为这两类题型就占了70分,重要性不言而喻。政治看肖秀荣的命题人系列基本就差不多了,每年肖大神考前的几套预测卷,命中率都挺高。毕竟从小被政治教育熏陶,所以考试问题一般不大。
二、专业课复习
复习前期一定要跟着考纲和辅导书结合课本复习,基础这一步是绝不能省事的,先局部后整体,再到局部这样一点点地吃透。但基础复习几次后,就到了强化阶段了,也就是结合真题摸清底子,建议设计方面多看资料,比如论文,专著等,看这些的前提是要抓准出题方向,出题方向和出题重点,你多多看看历年真题就可以把握住个大概了,那些重点就是重点,总是会考的。
推荐《2015中山大学839新闻实务考研专业课复习全书》,这本书紧扣命题,很实用。像凌继尧的《艺术设计十五讲》,诸葛铠的《设计艺术学十讲》,杭间的《清华艺术大讲堂》,张夫也、孙建君的《传统工艺之旅》,杭间.靳埭强的《岁寒三友中国传统图形与现代视觉设计》,海军的《视觉的诗学--平面设计的符号学向度》,吕品田的《必要的张力》也可以看看。
论文之类的可以从网上下载一些资料。对于中国设计史,主要看田子炳老师编的那本《中国工艺美术史》就可以,那本书虽然有点老了,但却是经典,以后出版的很多《中国工艺美术史》都是已田老师的这本为原型。还有高丰编写的《中国设计史》也很不错,内容非常全面,而且通俗易懂,他编的这本书更偏重于对设计的研究,即,处在某一特定的历史环境下,中国的劳动人民是如何匠心独运如何设计的。
而像工艺美术史可能更多的是偏向对造型,工艺及装饰的描写和研究。学习中国工艺美术史,建议大家多看几个不同的版本,这样有些模糊的不是很好理解的地方,看的多了便清楚明了,因为每一本书都有所不同,同样的一个问题,这本书从这个角度来写,而另一本书可能就是从另一角度来写,也或许是同一角度,但讲解肯定有所不同,这样看得多了,可以帮助理解,加深印象。特别是一些重点部分,比如陶瓷,青铜器,明式家具等,看得多了也都能记住个大概,这要比死记硬背好很多,毕竟考题是非常灵活的,很少有死记硬背的题,大多都需要自己的扩展,自己的理解和自己的思想。反正这些死的东西,也没有什么好说的,就多看多背多理解多理理时间轴。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