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舒的眼中(張家班)
亦舒訪問張家班
時間:坡叔長途電話追稿追得心驚肉跳之第二日(1975年8月31日)
地點:臺北市一個酒樓的小房間。
人物:張家班與筆者。(筆者睡得糊裏糊塗,居然沒吃鎮靜劑就去了,不知何來膽子。)
廢話:
話說張家班創自約十二年前。當時之張家班人口簡單,沒有現在複雜,好象只有一個王羽,半個羅烈,與導演張徹,後來基於人各有志的情況下,王羽先生離開邵氏公司,羅烈先生則心不在焉,張導演有見及此,乃發掘新秀狄龍、姜大衛、陳觀泰以及一班龍虎武師,幹得十分轟轟烈烈,後來又找到了傅聲、丁華龍這些小孩子,而王羽先生又基於人各有志,回來參加 「八道樓子」。故此張家班大盛,大徒弟小徒弟,徒弟們的老婆兒子,看上去陣容偉大。十二年前之「的篤班」現在開枝散葉,導演居功很大、很大。
可是「張家班」這三個字只是記者們給的,張徹似乎沒予註冊,每當記者話「張家班」乜,「張家班」物之時,張先生只含雪茄微笑而已。一切大小契仔,參加張家班,皆出乎自願,像區區在下,真是軋勿進苦,只能在檻外望班興歎。諸契仔並無任何爭風喝醋之事件發生,絕對沒有大哥說二哥身材勿靈光,三弟笑二哥面孔不好看,四弟又說五弟戲太重,他不幹了。大致上是十分擺得平的。雖然傅聲口口聲聲「爸爸阿媽」,但是雙方也沒有正式鄭重上契, 擺酒叩頭交換汽車鑽戒一律免除,當然認金字招牌,需注意張徹肥頭雪茄商標,提防假冒。
廢話完。
正話:
准一點鐘到,推開房門,看見傅聲、甄妮小倆口子坐在那兒。兩個人軋一張椅子,雖然親密萬分,可是臉上有愁苦之容–肚子餓壞了。肚子餓的時候,傅聲特別太平,靠在甄妮身邊,作其斯文狀。
該人今天穿T恤一件,牛仔褲一條,T恤上書「夏威夷大學」,頭髮剪得老短。
小情侶百無禁忌
傅聲是出名的「煩死人不償命」,平時不是與其女友眉來眼去、接吻、擁抱,便是說一些「話你憨九、你又嬲、話你似蕃薯,你又冇咁大舊」之類的話,使人聽了翻眼,他卻很是得意,這「你」字的範圍又十分廣,除了張人龍與張徹不必擔心之外,別人難免心驚肉跳。
因這兩個人十分準時,且又天真活潑,百無禁忌,故此特別褒獎之。
傅聲住在甄妮家裏,有事沒事,兩個行街睇戲飲茶跳舞,不打麻將,不看文藝小說,不吸香煙,非常的正經,甄妮且說:「我叫他積蓄,他也聽話。」於是乎,傅聲的銀行存款直線上升,現在有鈔票萬幾銀–台幣喎。
就說到此地,阿泰探頭探腦的門進房內,不改其馬永貞本色,雖然穿著摩登,給人的感覺不是短打就是大哥成,溜到椅子上就坐下,問他有沒有穿襪子,馬上拉高褲腳,大大聲答:「有!有!」
然後狄龍夫妻,姜大衛跟他老婆也到了。
阿龍倒還好,做了皇帝之後,沒有多大改變,頭髮短短的。不知道為什麼,馬上解了頭三粒鈕扣,袒開胸膛,表示其內感兼大只。
陶敏明老氣橫秋
陶敏明非常斯文淡定,笑不動唇,面孔上也沒有化妝,瘦得很,身長玉立,完全是有舊式良家婦女的樣子,與阿龍相敬如賓,並沒有當眾表示親熱,反而為大眾服務,頻頻為甄妮夾小菜,又老氣橫秋的叫傅聲為「仔仔」。
狄龍這個人真沒話講,不見了兩年多一點點,其國語進步迅速,出口完全是京片子了,阿張太話:「狄龍有一日打電話來,那聲音、那國語好象播音員一樣,冇得彈!」張徹可籌拍播音王子矣。
不但國語好,而且說話伶俐,動作多多,跟他的師母說:「人老了嘛,老了之後,聲音成熟了,當然不同凡響。」給他氣死。不時狄龍又摸**前掛著的一條金鏈子,那清朝的手勢,一時還沒改過來。
姜大衛先生依然沉默,他獨有美麗的沉默,用一隻卡蒂埃打火機點總督牌香煙,非常出世的樣子,麥姬(記者都這麼叫李琳琳,不知道為什麼,大概是英文名字吧。)頭髮還原了,直直的垂在肩膀上,瘦得真是比任何時候都瘦,真不明白怎麼會這麼瘦。筆者兩年沒寫訪問稿,不知從何開始,只好說:「麥姬啊,要多吃一點啊。」她表示沒希望:「吃啊,可是不胖。」兩夫妻很同心合意的瘦著,很同心同意的表示沉默。
姜大衛代人發言
忽然之間,姜大衛就問導演:「阿泰說,幾時他可以回去?」
眾人一怔,阿泰幾時委阿尊為發言人的?
狄龍笑曰:「過一陣子,狄龍就問:導演,阿尊幾時可以回香港?那麼阿泰就問:阿尊幾時可以回香港?阿尊就問:阿泰幾時可以回……」他停一停,「結果大家都回去了。」這一番話是用國語說的,說得非常之漂亮流暢。
「在香港還有事可做……」姜大衛說。
在臺北他們除了打麻將,就是看張太太借出來之文藝小說,最近傳閱之作品為《不見太陽的人》,不知是否佳作。原來人人都私心想回香港,只除了傅聲,傅聲現在是家在臺北。
眾人皆住第一飯店。住酒店沒有味道。吃酒店的菜也沒有味道,結果傅聲吃得最多,夠朝氣,他喜歡的菜:水魚,不騙人。
傅聲養完阿富汗狗,養聖勃納,因為怕狗熱–「我把它的毛全剪啦」又聽得人睜大了眼睛,也不知道他把狗養在哪裡,聖勃納成年之後,大概有五六呎長,渾身是毛,看這個小子的功夫了。
陳觀泰留意側面
大眾對陳觀泰開炮,說阿泰現時非常熱心,在寫劇本,寫完了劇本,就該找女主角了。阿龍笑說:「找女主角,一定要約了吃飯,因為劇本裏有一場吃飯戲。」
吃完飯呢?阿泰自己說的啊,是他親口說的,他說:「就該留意她側面美不美,側面要美啊。」
仿佛記得在某雜誌上說蕭瑤以前非常喜歡看狄龍的戲,阿龍說:「好啦,現在見過真人啦,也一定不喜歡我啦。」
這珍妃現在打算為姜大衛拍戲,李琳琳開金口說:「角色蠻適合她的,是一個可憐巴巴的女孩子。」
小太監人人可演
姜先生依然不發一言,穿著他喜愛的淺藍色長袖子T恤。誰要是見過姜大衛穿短袖子,誰就有資格贏五百塊港幣。筆者最後一次看姜大衛演戲是《刺馬》,年代已久,不可考矣。
有同文周兄,說姜大衛最好的戲是《清宮秘史》。小可不敢苟同,周兄恐怕沒有看過《保鑣》. 大概青菜蘿蔔,各有所愛,大多數人喜歡大腥大葷,富麗堂皇,哭是哭,笑是笑的戲,愛惡分明的,我卻一向喜歡曖昧浪漫,夾纏不清的電影,《保鑣》和《報仇》都是其中之佼佼者。姜大衛式的秀氣與鬱氣非要在這種電影裏才有機會表現。光緒皇或者非狄龍不作第二人想,小大監則人人可演,換個汪禹也就行了,姜大衛演得好,不一定是適合演。
傅聲猛拍屁股
導演忽然一拍桌子問:「你們三個人的劇本,誰先交卷?」說罷眼睛兜一個圈子。
沒有人回答。
傅聲見事不關己,問:「吃完啦?吃完啦?」一直拍著屁股,表示要「拍屁股走了」。沒人理他,他又坐了下來,心不在焉,看東看西,又看手腕上戴的電子錶–
「我哥哥從美國帶來送我的。」此人得一「驕」字,如此多驕!(這驕不同那驕傲之驕)
姜大衛彈彈煙灰。阿龍做一個標準微笑,接受拍照,那牙齒是非常整齊的,是真是假?且聽狄龍胡謅。「每隔幾年換一副,用到黃了,又再換,這一副醫生說還可以用一陣子。」這人忽然之間十分的巧言令色,以前的木訥消失無蹤。不過他是非常懂得適可而止的。
張太太表示「姜大衛與狄龍成熟世故得飛快」。
如果記憶力不錯的話,陳觀泰三十,狄龍快廿九歲了,姜大衛廿七,傅聲廿一。傅聲的年齡非常複雜,據身份證是廿一,據導演之資料是廿一,據他家裏人說也是廿一,據甄妮說是廿三,故此他比甄妮大兩歲至三歲不等。
狄龍一味要瘦
忽然想起李琳琳的女兒,她說(臉上微笑展露)已經九個多月了,會叫人,會坐,還不會走路。
一頓飯吃了兩個鐘頭,眾人精神才慢慢上來,「因為昨天拍的是晚班」,大概香港人的精神都非過了下午不來的,所以都非常異樣的瘦。
狄龍表示要瘦,張太說他減肥的決心是很大的,我則覺得狄龍做什麼都有決心,這人的毅力是聞所未聞的,將來退休了,可以開班教年輕人「如何堅決地去……」,一定門庭若市。
他說瘦好,「拍出來不會那麼難看。」其實他哪裡胖,又哪裡不好看了,克己甚。穿的皮鞋有一吋的跟,振振有詞說:「男孩子穿點高跟身子挺–導演說的。」這導演一味教壞人,又不見他自己穿高跟鞋。低頭一看,只見姜大衛仍然薄底白皮鞋,半吋都沒有。
張徹真懂穿著
甄妮的迷你裙迷過以前李琳琳的迷你裙,李琳琳又表示「老」了,不能穿了。
不曉得老在哪裡。一別兩年,沒有一個人老。或者心裏老了,你看不出他,他看不出你。張徹白頭發多了好多,他是不介意的,可增加風度,他那找來的洋明星說:「導演真懂穿著!」發現新大陸似的,土頭勢勿彈,洋人土起來是沒得救的。
大暑天全班底擠在臺北,陳觀泰說:「是呀,避暑勝地。」他也會說話。
姜大衛要南下游鵝鸞鼻去。
陶敏明真是表現上佳,仍然分文不動,心靜自然涼。
飯後各奔前程
我並不知道《八道樓子》是個什麼電影,大概是個打日本人的戲,這年頭還是打日本人好,夠民族意識云云。但見陣容偉大,看看劇照,每個人都穿了軍服,王羽與傅聲之間,並不覺差了十多年,唉,時光悠悠啊。
於是乎這一頓飯就此吃完,訪問就此結束,各人自奔前程。趁張先生回港,順托帶稿,以免夜半電話鈴驚心動魄,不得好睡。
-
南山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6-28 07: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