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何处不欢喜
人生何处不欢喜
季羡林人生三部曲中的第二部《人生何处不欢喜》,这本书从厚度来说远胜过《不完满才是人生》,里面收录的是季羡林先生记录生活的随笔,里面有虎子与咪咪两只猫,有一只老狗,有老妇人,有花有雨,甚至就连叫不上名的花花草草都在这本书中找到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有种莫名的熟悉感,那种感觉就像是在初中的语文课本中曾见过的感觉。或许我曾经阅读过这些文章,只是我以为被我遗忘了,他们只是融进了我的记忆中,在适当的时候会被唤醒。
林青霞在书的封腰中评价季老的文章没有很难的词汇也没有很多的成语,但写得很有感情,有的文章是一种能震撼灵魂的感觉,这让我想到上周《神之病历》中启程之樱和月下初雪的两则故事,文字简简单单,每每读过,总是会流泪。
这周文字写的比较多,越发觉得自己的文字功底差了很多,虽然相较于初高中,已有了很大的进步,可是这周写的两个札记,花费了自己很多精气神。尤其是关于《神之病历I》的札记,我一个上午都在思考,想将自己落泪的感觉描述出来,却发现言语的贫乏,想说却说不出来的感觉,很难受。
这周的实验不是很顺利,但也就这样讲究的继续下去。前些在校车上,看到一篇微信推送,是关于《春娇救志明》这部电影,“春娇与志明”系列电影应该是第三部了,假如我没有理解错的话,距离2010第一部《志明和春娇》已经8整年了,而这部推送的名称就是《多少人愿意用八年等一个人长大》。
文章很多的东西都触及我内心柔软的部分。
“女人是个猫性动物,喜欢你就会粘着你,如果有一天她不再粘着你,那恭喜你,你正在慢慢的失去她,真正的告别都是无声无息的,失望都是慢慢的积累下来的”
“八年,终于等到了长达后的你。电影的美好在于,哪怕过了十年,只要编剧让他们在一起,他们终究还能在一起。而现实的残酷在于很少有人愿意拿八年青春去陪你成长”
推文的作者一定是为女生,因为同龄的女生永远比男生成熟。
”在一段感情里,女生期望的是安全感,是她能看得到的未来,而男生通常会觉得我未来娶你不就好了嘛“”可是越长大越觉得感情细水长流的感情才更让人心安。一百句情话不如他跑得一壶热茶来的实在“
我和明祎处在一个尴尬的时段,不大也不小。女生期望看得到的安全感,我很难给予。明祎不希望我读外科,不就是外科医生照顾不了家庭,这就是看得见的不安全感。这我也都能理解。但后者的生活状态到了七年之痒的时候或许会更凸显吧。
文章中有一句”春娇已经不再想去适应新的人“,其实自己也何尝不是这样呢,习惯了这样一个人,便也很难让另一个人进入心房。不然也不会从梦中惊醒,只是因为没有按时和明祎视频,怕明祎担心。
虽然明祎说她变胖,门牙变大,眼睛斜视,出了个国,人变丑了。我说不在意,毕竟都已经习惯了。
不知不觉写了千字,就写到着吧,人生何处不欢喜,开心过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