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4
《十四行诗第18首》
文 | 威廉 莎士比亚
翻译 | 屠岸
能不能让我把你比拟作夏日?
你可是更加温和,更加可爱:
狂风会吹落五月的好花儿,
夏季的生命又未免结束得太快:
有时候苍天的巨眼照得太灼热,
他那金彩的脸色也会被遮暗;
每一样美呀,总会离开美而凋落,
被时机或者自然的代谢所摧残;
但是你永久的夏天决不会凋枯,
你永远不会失去你美的仪态;
死神夸不着你在他影子里踯躅,
你将在不朽的诗中与时间同在;
只要人类在呼吸,眼睛看得见,
我这诗就活着,使你的生命绵延。
【赏析】传统的十四行诗都是以写男女爱情为主题的,如果不知道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有关背景,也许会把它的154首十四行诗全当成是写给他的一位女友的,其实,在前面的“诗人简介”中已提到,莎士比亚154首十四行诗中的前126首是写给他的一位男友的,这第18首十四行诗当然也不例外,但我们不妨也可以把它当成一首爱情诗来读。这首十四行诗是莎士比亚154首十四行诗中最著名的一首,无论是选集或是教科书,这首诗都在必选之列。
这首诗的艺术特点首先是在于它有着双重主题:一是赞美诗人爱友的美貌,二是歌颂了诗歌艺术的不朽力量。其次就是诗人在诗中运用了新颖的比喻,但又自然而生动。
诗人一开头就把他的爱友比作美好的“夏季”。英国的夏天相当于我国的春天或春末夏初,这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风和日暖,枝头绿叶冒新芽,百花含苞待开放,大地充满一派生机活力(原诗中的“the darling buds”象征着生机和活力),迷人可爱。诗人把爱友比作“夏天”,其目的就是要唤起读者这样美好的想象。但是诗人觉得这个比喻还不足以表达他对爱友的赞美,因为夏天虽然温和可爱,但由于各种“偶然”原因,或因自然时序的变迁,夏天虽然美好,但不可能常驻,和一切美好的事物一样,终会消逝。同样,他爱友的美也不可能长驻不衰。如何能使他爱友的美永不消逝,永远存在呢?
但是诗文中“死神夸不着你在他影子里踯躅,你将在不朽的诗中与时间同在;”,凭借诗的力量,他可以使他爱友的美永远存在,能征服一切的“死神”也无法对付诗歌的威力。显然,这是对诗歌艺术力量的赞颂,突出地表现了本诗的第二个主题,转折自然,衔接紧密,同时扩大了本诗的内涵。
最后两行实际上是全诗的总结,只要诗行存在,他爱友的美就存在;诗歌不朽,他爱友的美就不朽。两方面都兼顾到了,既达到了高度赞美他爱友的美的目的,又赞美了诗歌艺术不朽的力量。
这首十四行诗艺术的另一个特点就是语言生动,比喻新颖。诗人在短短的十四行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段,其中有反诘句(rhetorical question),有各种比喻,如暗喻(metaphor)、 换喻(metonymy)和提喻 (synecdoche),还有拟人(personification)和夸张(hyperbole)等。由于诗人运用了这些修辞手段,这就使得这首诗语言更简洁,形象更鲜明,蕴涵更丰富,从而大大加强了这首诗的表现力。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文 | 叶圣陶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
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赏析】《小小的船》是叶圣陶先生写的一首美妙精巧的儿童诗,这首诗描述的是晴朗夜晚一个小朋友仰望一弯明月所看到的情景,展现了孩子飞上月亮、遨游太空的美好愿望。全诗形象优美,韵律和谐,充满儿童情趣。
《小鸟在天空消失日子》
文 | 谷川俊太郎
译 | 田原
野兽在森林消失的日子
森林寂静无语,屏住呼吸
野兽在森林消失的日子
人还在继续铺路
鱼在大海消失的日子
大海汹涌的波涛是枉然的呻吟
鱼在大海消失的日子
人还在继续修建港口
孩子在大街上消失的日子
大街变得更加热闹
孩子在大街上消失的日子
人还在建造公园
自己在人群中消失的日子
人彼此变得十分相似
自己在人群中消失的日子
人还在继续相信未来
小鸟在天空消失的日子
天空在静静地涌淌泪水
小鸟在天空消失的日子
人还在无知地继续歌唱
【赏析】野兽、鱼、孩子、自己、小鸟的消失,是象征着这个世界的现象。野兽、鱼、小鸟代表自然。(陆地、海洋、天空。)自然正在遭受破坏。
《我歌唱的理由》
文 |谷川俊太郎
我歌唱
是因为一只小猫崽
被雨浇透后死去
一只小猫崽
我歌唱
是因为一棵山毛榉
根糜烂掉枯死
一棵山毛榉
我歌唱
是因为一个孩子
瞠目结舌,颤惊呆立
一个孩子
我歌唱
是因为一个单身汉
蹲下来背过身子往别出看
一个单身汉
我歌唱
是因为一滴泪
满腹委屈和焦躁不安
一滴清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