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丑之末;庚寅之未
![]() |
己丑之末;庚寅之未
(文:火神纪)
1
某些时间,某些地点,发生了某些事;然后,所发生的一切会迫使着我们不自觉地去思考种种的前因,以及后果。我们为何生而为人而非动物,也许正是如此。因为我们比较形而上学,更善于总结以及计划。冬春交接,似乎是最后的前因以及最初的后果,在这一刹那间突然重叠在了一起;思索,就是这样开始了。
吐旧,而纳新。只是,我已经不大记得上一次,我是在哪一年的时候写过这种类型的文字——是乏善可陈,还是羞于启齿;也许,二者兼而有之。
2
前年;我在做什么?去年;我又在做什么?
今年;我又做了什么?明年;我还将要做什么?
我的记忆里突然间变得一片空白;尤其是最近几年尤甚。有人说一个人老了,就会越记得清楚以前的事,而近期的事却总记不得。我想,我是不是一下子老了许多岁。
这几年的记忆几近空白,我记不起多少事来,所以也就无从去计划后面;换个角度想,由我上面的论点去推论,我是不是已经沦为普通的畜道而渐渐地远离人道了——因为我似乎已经许多年忘却了形而上的思索。
3
我曾经自信,盲目地自信直至自负,进而自恋;至今,似乎多少有些自闭了。只是,我记不起我何来有这种盲目的资本;所以我只能去相信,是的,我是有这样的资本,至于究何而来,那也许我根本就无从追寻更不必去计较,因为我知道——究去无门。
盲目地自信,然后自恋;因为我知道我生无依托,没有什么可以作为基础而让我靠背,我只能依赖自己;而这一路渐行渐远之后,自恋的情结也许也由此而生。
4
也许,当我和别人看到同样的一个事物,我会些异样的见解,因为我会有更多的思索;然后我开始感觉自己比他人深沉;偶有吟哦,我便感觉自己似乎要比他们更有思想,看问题更透彻,角度更刁钻;那么,我自然而然要比他们更强悍,于是我足以傲视以及骄傲。
所以,只要我一旦忘却了思索,我会从高贵的自我顶峰一下子跌进了低贱的自我谷底,然后轻易地自我毁灭。这是可怕的并且可预见的。
5
我自封为神祇;所以我给了一个高傲的笔名以及一个俯瞰的角度来观望世界。
而今,我似乎已经不再是自己所期许的那位高高在上的火神,我手中的笔似乎也不再具备任何意义上用于某一纪年里的絮叨;纵然我依旧把自己称之为神祇,只是连我自己似乎都不再那么相信所谓的神话。
当那个高高在上的自我认知渐渐离我远去;神祇也许并不仅仅只是一个称谓,更像是一句自我解嘲的锥伤。
我,突然变得哀怨而伤感。
6
小时候,我也曾过着无忧无虑的美好生活,无忧无虑地长大。恍然如美梦。
我突然想起来,我原来曾那么纯粹而优雅地活着。
7
我常常对陈小艺同学说:其实,最适用于你的工作是——当一个贵族,纵然已在末世。我们只需要一味地去消耗这个世界,而不必管什么创造;我们只要一味的奢华,却总能无尽奢华。
黄子华不也曾教导我们说:不劳而获,其实是每个人心底最强烈的渴望和无法言表的期盼;我说——奈何没有人能做到呀……
陈小艺同学回应说:如果最后实在找不到什么出路,他会把自己打造成时代的新贵。听着他的口气,一切似乎唾手可得;只是,我并不深信。然而我依旧翘首以待,开始祈祷他终于没能找到什么出路并且最终真的实现在这样一句逛语。
8
我在想,其实我也挺向往贵族,纵然曾经被人称之为社会的寄生虫;可是,有得寄生,又何乐而不为呢。
我在想,其实最适合我的工作,同样是不劳而获,我绝不会拒绝任何一个不劳而获的机会;只是,我知道那样的工作暂时来说似乎并不存在,所以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还得努力打拼艰苦奋斗以维生。
很傻很天真,我甚至觉得有点厚颜并无耻着。只是,如果真的有这样的生活方式以及这样的结果,我想,多伟大的人们都同样不会拒绝也无法拒绝。人们为何会伟大,为何会勤劳并且刻苦,其实不外乎生活所逼无可奈何;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如刘邦一样幸运,只要说一句“为之奈何”就有人给他出谋献策并且“为之奈何”地得了一个天下。
9
蔡小钊同学说:心忧炭贱愿天寒。多难得的现代《卖炭翁》呀,可以想见,谋生存不管在哪个时代也许都并不是一件轻松而快乐的事。现实生活中的蔡小钊同学兜售的其实是冬衣,2009年的年底几乎是寒流不断,他似乎也不至于哀怨至此,只是想当然而已。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我想——许多时候正如我感觉自我的哀怨无人知晓一般,谁又能断言谁人又不该有他本来就有着的那份哀怨呢。
年关将近,纵观我所知晓的那方网络以及游荡在网络里的人们,几乎是哀鸣遍野。我应该是庆幸的,我现在居然还能有着少许的闲情逸志如此静坐在家中安安静静地泡着小茶写着小文章。
10
我在诉说着某种无法与人诉说的沉重与哀愁。没有人相信,更不值得同情。我突然想,如果我不是我,那么以一个尖锐而又刻薄如我的人,对于一个如此不思进取又不着调如我的个体,会有一番如何尖锐刻毒的批判呢。估计会让敏感脆弱如我者,开始一场彻底恼羞成怒转而反唇相讥的辩论。
只是,我终究无法比自己更强辩,所以,面对着同样的劣根性与陋性,同样的尖酸刻薄针锋相对之后,两个自我最终只能同时受严重内伤后,无疾而终不分伯仲。
所以,我考虑放弃这种徒劳却耗费精力的批判。纵然“一日三省吾身”的古训还宛然在耳。
11
我所有的忧愁来自于哪里呢;其实我并没有办法很清醒地认识到,或者我其实知道,只是羞于启齿。
以前的我总还觉得,我至少还是能够真诚地面对自己的,所以我才有了勇气写了那一系列《自剖》专题的文字;现如今,我似乎已经鲜有勇气再那样残酷并且直白地剖析自己了。
我想,也许我已经老去了。没有太多的勇气来刺伤自己,同时也没有那么坚强来自我疗伤。自我剖白,然后面对一个鲜血淋漓的自己,我多少有些懦弱与胆怯了。
12
细数着流光飞逝,转眼,我已近而立之年。最近我常常在想,为什么我在2008年始至今,我的大部分回忆都变得有些模糊不清,是不是——因为这两年的某一些变化让我多少有些措手不及,以至于我彻底地忘却了自我。
07年,我只是纯粹地为人子弟,为人兄长;这样的一个身份,我至少演绎了廿余载,所以我轻车熟路手到擒来。08年开始,我奔忙着我的婚礼,房子的装修,诸如此类。进而我为人夫君,再往后,我将很快地为人父亲。如果非得总结回顾一下我的2009,我到底做了一些什么;我想,我所做的也许只有一件事——如何尽快地从为人子弟为人兄长的身份上学会兼为人夫。
我应该感谢所有这些深爱着我的人们,他们以一种常人所无法想像的宽容来包容我的慌乱,虽说,我确实已经慌乱到手足失措,但他们给了我时间和空间来慢慢习惯这一切。
13
我承认,其实我做得并不好;至少,并不够好。我用了廿余载去适应做一个儿子,做一个兄长;而至今也尚且做得马马虎虎。
2009年为人夫君,2010年我又将为人父亲;唉,新手上路望多海涵。我的妻,我的岳父岳母,他们所要承受的也许还要更多。
14
我为什么羞于启齿,也许,这就是原因了。我心中着实的着一份让我自己不安的愧疚情感——愧为人子,愧为人兄,愧为人夫,愧为人婿,愧为人父。我的每一个身份,我做得似乎都并不称职。而这一切,我该如何说得出口呢。
我说,我就必须先否定了我自己所有的身份;我承认,否定自己所有的一切其实并不是一件很让人愉快的事。
挫败感随之而来,而更大的挫败感是——我是否应该承认我其实愧而为人。怨叹,可是这解决不了任何事。
15
2010年,什么是可确定无疑的呢,我想,是我亲爱的宝贝Phoebe将诞生人世,我将增加另一个身份——为人父亲了。我在想,我原来的那些并不怎么利索的身份上又多加一层身份;我的惊魂未定,是否又待加剧呢。
而除此之外,我几乎没有办法去确定任何事。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呢?因为无法确定,所以惊惶不安;而因为无法确定,所以是否会有一些同样无法确定的变化,于是我怀揣期盼。
发生变化其实是必须的!因为如若照现在的这般模样长此以往,我觉得所有那些如此深爱着我的人们,最终都将变成一群恨我的人们,直至每一个人最终都离我而去。而另一个更真实的问题是——我自己能否长时间承担这样的一个现状一直如此持续。
16
这两年,也许是我整个人生历程里,最为艰难的一段时光。我总觉得,如果我自己能跨得过去,我则能如曾仕强老先生说的——或跃在渊,无咎;而如果我跨不过去,我也许就将一直如此困顿了。
我突然发现,其实人生如果可以做到“无咎”二字,也许已经算得上是一种难得的圆满了。
17
近来,我开始十分恭敬地抄写佛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里说:度一切苦厄,成了我最迫切而现实的渴望。从佛家的哲理来说,这本身也许反而成了“苦厄”的根源了,因为有了渴望,则有了妄念,而后就有了真正的苦厄。
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时候,常常能带给我一个平静的心境,就算仅仅只是暂时的,我依旧感觉到一种难能可贵的快乐。
18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能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揭谛揭谛,波罗揭谛,婆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19
洗手,焚香。今天我突然很郑重其事地将我在结婚的时候岳父大人交给我的那颗结婚戒指戴在了手上。之前我一直没有戴它,也许是因为我总觉得自己也许还没能做好一个为人夫为人父的心理准备。
今天,我觉得我自己其实同样没有做好这样的心理准备,可是我想,准备好与否,以及是否想做好,这本身并不冲突。我从来没有意识到,一颗戒指所能带着的象征意义,到底有多重。
我想每每当我低下头来看到我手上的这颗戒指的时候,我会时时刻刻提醒我自己,我还拥有着这样一个也许尚未准备好却同样逃不离的身份,然后努力去做好。
看到我手上的戒指时,我要立刻想起来的是——我是我那个挚爱着我的婆娘另一半,将要陪伴她走完终生的良人;我是我那个即将诞生的女儿Phoebe的父亲,我将要努力去养活她,并且承担起教育她启示她引导她的责任。
由此而再衍生出来——为人子要尽孝,为人兄要尽悌……然后我要想起来,我尚未准备好什么,我做了些什么,以及我还应该做些什么。
20
我尚未准备好,这其实更像是一句不着边际的堂皇借口。我想,我应该承担起我所应该去承担的一切责任。而我戴在手上的这颗戒指;我想,它的意义就在这里。
21
我有时候常常在想,春节,对于一个华人而言,它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小时候,我觉得它是一个节日,每个人遇到我总会给我点压岁钱,跟我说健康成长。
己丑之末;庚寅之未。我觉得它颇有些沉重,颇有点乏味,颇有点让人窒息。可是,我祈盼它能给我一个上路的理由,去寻找那个已经迷失了的梦,以及梦境之外的现实。
22
写这篇文字的时候,是己丑的腊月廿六;我一直想,也许能在除夕夜之前写完。结果今天写完,已经是庚寅的元宵节后;我很少能把一篇文字拖得如此长久都一直不把它写完,而现在终于是写完了。
我在想,其实,我是怯懦了,怯懦得无法如此轻易地面对自己。庚寅年至,等到庚寅年底,我想告诉你,我会不会又遇到了一个难过的年关。亲爱的,来年再见。
2010-3-2;庚寅虎年戊寅正月辛亥十七完稿。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