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弊
查看话题 >反思——作弊的人是猥琐的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meilleure丶TZJ(来自豆瓣)
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599430847/
十二年前,还是小学二年级学生的我第一次体会到了作弊的滋味。
怀揣着对寒假生活的无限向往,惴惴不安地踏入了考场,这些不安并不是源于不自信,我小学时的成绩在那所不大的学校总是名列前茅,我不安是因为这次考试我还有一项特殊的任务,帮我身后的那个同学S拿到高分。
一月淅沥的冬雨,教室寒冷的低温,铅笔在试卷上流畅书写的声音,戴着黑白条纹半指手套的我,还有我身后那个若无其事的S……那天下午的大多数画面我都记忆犹新。我的答题很顺利,很快就写完了试卷,并且自信不需要再检查一遍。
我当然没有忘记我身后那个在等待我整“搭救”的犹如落入迷雾的羔羊,他用铅笔戳我示意我撇开身子,给他一点看我试卷的空间,我觉得这太麻烦,我想以一种更直接的方式帮助他。在观察监考老师几分钟后,我知道他会在教室最后一阵,然后来回在教室的两条过道穿梭,在他从我身边经过后,我迅速转过身体把S的试卷拿了过来,并把我的试卷留给了他。交换的过程中两张试卷很配合地没有发出一点摩擦的声音,这样的作弊方法时至今日,也只有那一次。
我写完了那场考试的第二张试卷,很难理解一个人居然会在小学二年级就开始体验不及格或是交白卷,我的帮助在那一刻显得毫无意义。写完了S的试卷又把我们俩的试卷换了回来,自以为是啊,哪里还需要这样多此一举呢?这次没有逃过监考老师的法眼,他不客气地夺过我还没来得及放好的试卷,质问我的名字,看着他混凝土一般肃穆的面目,我能感觉到我体内的血在那一瞬间全都涌到了脸上,脸红的习惯过早地出卖了我作弊的不争事实,支支吾吾把我名字的三个字吐了出来,声音似乎全跑到肚子里去了。老师把试卷重新放到我的面前,没有更多的言语。之后的几分钟,他寸步不离地守在我身边。那是我那一年中最黑暗的几分钟,我以为我的期末考试乃至我的小学都完蛋了。
那时的我认定考试乃至学习都是一个人的事,但当时的数学老师不断试图改变我的这种观念,向老师低头,小学时期的我至少算得上是一个听话的好学生。数学老师与我同姓,叫他T老师吧,T老师极好面子,他希望他的学生在他所任教的这门课上不会出现一个“不堪入目”的成绩,最好全是九十分往上,这关乎他的评优。我常想,如果是本校或者本班教师监考,他会不会把答案直接给那几个差生。T老师穷尽心思想要提高那几个差生的成绩,戒尺、题海、配一个成绩好的学生给他们单独辅导……一切都是徒劳。可能考场上还有另外两个和我相同处境的人,但我不知道,他们或许比我会隐藏,或许由于胆怯没有做出与我同样的行为,我也能明白,这是T老师的无奈之举。
监考老师没有追究,那场小风波也就像没有发生过一样消失在别人的印象中。T老师事后安慰我说不要在意这件事了,而后又说我太大胆了。从那时起,S对我更加要好起来,成了我那两年的“生死之交”。
小学考试自此再也没作弊过。
到了初中,一切改变都在悄无声息的酝酿着,我在渐渐变成小学时的S,而我身边,则出现了一个又一个小学时期的“我”。
第一个“我”是初一最后一次考试时遇见的一个初三学姐,当时全校在同一天考试,由于教室有限,采用了不同年级学生交叉坐的方式。见我挣扎在最后几道解答题上,坐在我身边的那个女生撇了几眼我的试卷,然后在草稿纸上写下了很具体的解答步骤,这样的题对她来说似乎过于简单了。我记得她俊秀的字胜过记住她的面庞。不过她的帮助对我无关紧要,因为从那时起,我已经放弃了对好成绩的追求。
后来的那些“我”都是在帮助我摆脱不及格的结果,所用手段也大同小异,最常用的就是把答案通篇写在一张纸条上,这对语文考试之外的所有科目都适用。我也曾在一次考试中由于抄得太多而颇感惭愧。那天的英语考试,坐在我前面的班长R把选择题答案传给我,我稍作修改就全部挪上了答题卡。成绩让我大吃一惊,也让老师误以为是他的学习小组起了作用,120分的试卷拿了113分,我能感受到我取试卷时所遭受的质疑的目光与窃窃私语,它们来自成绩好的学生和与我私交好的朋友两类。后者只是玩笑,下课后拿我开涮,前者则是真的在意,因为他们本可以都排在我的前面。作弊的第一条原则也在那时悄然而生——切不可侵犯到优秀学生的排名。
高中时作弊的陋习改善很多,只偶尔在阶段测验时作弊过一两次,那也纯粹是因为自己懒得去写试卷,或者这场考试真的太不重要。我永远记得某次英语测验时砸中正在酣睡中的我的一团纸,天降答案啊,慌乱抄完后刚好赶上交卷时间,还真是幸运。答案从哪儿来的?我至今也没问过。
上了大学,作弊也成了一个人的事情,没有人再那样热情地分享自己的答案,毕竟答案也不一定是真正属于他的,缩印这种东西也在最适当的时候进入了我的视野。
大学两年后,我难得才能在考试中杜绝作弊的行为,好像不作弊就注定不能及格一样。更多的遗憾不是在于我失去了考试的能力,也不是在于我要提心吊胆地度过那本不算漫长的考试时间,而是在于我放弃了去体会那种凭自己脑子一气呵成写完试卷的快感,真是件令人忧伤的事情。
我没有违背中学时形成的原则,作弊不影响优秀学生的排名,所以我的成绩一直“稳定”在二十名左右,全班总共三十人,我也不用担心我会影响到她们,因为考试不作弊的大概有三分之一,不出意外,她们会包揽前十名,至于那些依靠作弊影响优秀学生排名的人,我对她们竟有一种自以为是的高尚感,莫名其妙啊。都是作弊,能有多大差别呢?说不定我本该是倒数第一,可因为我作弊了,把倒数第一推到了别人身上,即便他确实成绩差得可怜。
同专业的另一个班,据说整个班只有两个人考试从不作弊,可怕的比例。作弊也衍生了一个大学中很普遍,在考试周尤为明显的问题——占座。为了占据所谓最安全的位置,早晨六点多钟就可以出现在空荡荡的教室,要知道,这些人平时或许连八点半响铃的第一节课都不能准时到场,用一个早晨的努力取得一个学期的努力才能达到的效果,这确实是一桩只赚不赔的买卖。这样的现象尚且可以理解,但为了占座在考前一晚就赖在教室,与别的同学破口大骂,还有代占座“职业”的出现就不是那么一件很轻易可以理解的事情了。
优秀的人始终是优秀的,心态上亦是如此,两年多,那两个从不作弊的女生没有因为“全班都在作弊,这对我不公平”而放弃自己的原则,或许她们即便不作弊也能占据前两名。我与她们都只是萍水相逢,并无太多交集,我不知道她们有没有去用自己的行动改变别人的愿望,不过她们确实在改变着一些人。
大学时很崇拜的一个学长曾经说过,作弊的人都是猥琐的。我的室友X也在某次考试后,满脸嘲讽地对我说:“你翻小抄的样子好猥琐。”两个人都没说错,如果X也能看到自己作弊的样子,他也一定会觉得猥琐,可惜他看不到。还有一个同学,谈起自己的作弊总是一副满不在乎还自以为是的样子,他说自己作弊时是怎样的若无其事,自信的样子丝毫不逊色于不作弊的学生,他可能不知道,作弊时的猥琐是钻到气质里的。
“作弊不被抓到也是一种本事啊。”不想承认的是,这种需要很厚脸皮才能讲出的话我也曾理直气壮地说过。庆幸的是,我已经很久没有说过这种话了,即便在别人说这种话时,我也只是沉默,我想反驳,可是我也是个作弊的人,哪有资格去反驳。
我没有很大的口气再把作弊上升到为人诚信和社会公平的问题上,那是学校和家庭该做的事情,我想要的只是做回小学、高中时那个可以凭脑子一气呵成写完试卷,然后心情好就检查,心情不好就第一个交卷的从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