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本那巴瑶族:来吧,住在边境的人

1.
骑缝在三四月里留在店中的义工名叫Winnie,又是一个间隔年途中的小伙伴,要在结束仙本那的换宿义工生活之后,前往澳大利亚打工旅行。
不过相比于她萌萌的个人名号,我更喜欢的其实是她的个人公众号的名字:“安特瓦辛”。一开始出于好奇,并不知道此名深意,我还专门搜了一下,发现好像这个词其实翻译自梵语词汇“Antevasin”,跟Winnie求证的时候,她好似有些惊喜的说道:你也看过这本书呀?
其实并没有。
Winnie说的其实是名叫《Eat,pray,love》的一本书,安特瓦辛这个梵语词汇,便也是因为这本书而被一些人知晓。同名的电影我倒也是看过,大嘴罗伯茨演的。不过大约观影的时候心境不对,对于antevasin这个词并没有什么深刻的印象。倒是通过搜索得来的注解,让我更喜欢这个词了:
“安特瓦信”Antevasin(梵语词汇),意思是“住在边境的人”。在古时候,这是字面的描述。表示某人远离喧嚣的世俗生活,跑去住在灵修大师居住的森林边沿。“安特瓦信”不再是村民——不再是过传统生活的村民。但他们也不是超凡者——不是住在深山野地的圣贤之一。“安特瓦信”是中间人。他住在边境。他看得见两个世界,却看向未知。他是学者。 在现代,原始森林一景自然是用在比喻上,而边境也是比喻用法。但你仍能住在那里。你仍能住在旧思维和新体悟之间,永远处于学习状态。就比喻的含义来说,这个边境不断移动——当你朝向自己的学习和理解推进时,这片未知的神秘之林始终在前方数米之处,因此你必须轻装上路才赶得上。你得保持移动、变化、灵活的状态,甚至滑溜。 “安特瓦信”,非驴非马,在接近美妙险峻的新森林边境,始终变动不定,持续学习。 这意料之外的巧合与强化,是当下我最喜欢的描述。
那部电影我现在只隐约记得是一个关于探寻自我和爱情的故事,唯一清楚的印象是故事背景是在巴厘岛上。但“住在边境的人”这种感觉,只是单纯字面上来听,明明都很契合仙本那传说中的海上吉普赛人巴瑶族呐。

2.
巴瑶族其实也并非仙本那特有,在印尼的海域上,也有一些同样属于这个种族的人。因为一些历史和政治原因,不能上岸,终日生活在海上,捕鱼自给自足,练就不靠外界装备便下海深潜的能力。而仙本那在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这三个国家之间的,情况则更为特殊一些。
网络上关于仙本那的溢美之词和美照有很多,但我们此前在微博和微信上都并没有刻意的放出太多来吸引想到这里的游人,也许只是我懒惰,也许更深层的原因,其实大约是在我的内心深处,常规意义上的仙本那,其实就是一个脏乱差的海边小镇。
若只是看看海面上的度假风光,那么可以媲美仙本那海域的地方其实有很多,不用一定要到仙本那来。
若想看看海面以下的风景,你的好奇心则一定会驱使你自己去找到来这里的理由,也不需要我再赘述。
仙本那漫游者开张这一年多的时间来,接待了不少客人。每个人来此的感受都会不同,试着总结起来的时候,发现也挺有意思:
有些人一定要去传说中的潜水胜地sipadan朝拜一下,哪怕自己连最基础的开放水域的潜水执照都还没有考,也一定要执意想要花大价钱去感受一把,哪怕只是在那片海域里的海水里泡一泡;
有些人会更关心究竟在这么接近赤道位置的地方,是不是真的会把自己晒出一双手套或者一双反转熊猫眼出来;
有些人则一定指明要去看看巴瑶族所在的线路,甚至会被只关心销售不关心当地生态的商人怂恿:多带一些零食送给他们吧,他们会喜欢的哦。
我在码字的时候,总是会矫情的想:sipadan其实并不是一个什么人都需要来“朝圣”的潜水“圣地”,无非是地球留给我们的一个馈赠罢了,这种馈赠在经过一些开发之后,在中文的语境下,通常会拥有旅游“胜地”的标签,表明的其实不过是“著名的风景宜人的地方‘之意。
而即使不码字的时候,我也总是会矫情的想,巴瑶族也原本不该是现在这样:在海上水屋居住的,便成为他人旅游消费途中的消遣,被游客们教会了伸手索要;而偷偷上了岸打黑工或者问游客伸手索要零钱和零食的小孩子,则更会被游客们怜悯、嫌弃、憎恶。
但这种事情,知识匮乏如我也并不能得到什么满意的答案。更何况,脑袋上还顶着“来仙本那开客栈的中国老板”“消费仙本那旅游市场的商人”这样的标签,用知乎体的话,我甚至要在一开始便申明利益相关以便避嫌才算做的得体。
如此说来,大约我也算是一个住在边境的人,想要往贤者所在的森林边缘靠近,但仍未得其法。不能超脱也不能返璞的状态,怕是最让人纠结了。

3.
去年的这个时候,我刚刚到达仙本那漫游者几天,那时候刚刚开张没有太久的店居然人满为患,以至于我在头三天都只能睡地板。
之所以说仙本那是脏乱差的海边小镇,也是因为那先入为主的印象:因为巴瑶族盛大节日彩船节的缘故,很多平时在马来西亚各地的巴瑶族、马来族、苏鲁族的大马人,会在这几天蜂拥至仙本那镇上。除了所有船只都变的彩旗飘飘以外,游客聚集的几条主要街道上也摆满了摊位,有点像内地的夜市,但更加拥挤,在平日里走路十分钟即可到达的地方,在那几天,可能要在街道上拥挤的人群中走半个小时。镇上几乎所有的旅店全都人满为患,聚集了不同种族的客人。
彩船节其实是国人给的翻译,原本此节日的名字叫 LepaLepa,听起来倒是很像中文的“来吧来吧”的发音。只是各地涌来的人被“来吧来吧”召唤而来,吃够了玩嗨了之后也是毫不留情的“走啦走啦”,挥一挥衣袖,留下了好多垃圾。三日之后,摊位撤销,留下满地的垃圾无人清理,据说最后还会是政府请人来专门进行清理,真想建议那些专门组团来拍摄当地人文的大叔摄影团,也能多留下一些关于本地垃圾的影像才算更完整的写实。
不过其实拍了也没什么用,忙着谋生存的时候,没有人会真的重视所谓环境保护。这个道理放在哪里都是如此。

Winnie离开仙本那的时候,给我发了一条信息感谢和道别。而一直都在北京筹备手头新项目快要被微信消息淹没的我,在当时并没有回复她只言片语。那时离本地的巴瑶族传统节日彩船节其实还有些时日,而想起来回复的时候,一年中最为热闹的这个节日已经过完,另外一位换宿的义工yixin也已经在返程途中了。
今日想起,便写了这篇推送,原本只是想写个引子推送一下Winnie的文章,但大约是太爱“住在边境的人”这个意象了,也可能只是太久没更新,有太多关于巴瑶族想说的话,居然最后单独成了一篇唠叨了半天但还不够完整的文字。还有很多想要讲出来的与仙本那和巴瑶族有关的故事,不过我们来日方长,何惧朝夕呢。
另外我们的换宿义工常年招募中,但也需提前给看得起漫游者打算申请的各位小主道个歉,并非诚意不够,实乃人力紧张,如果你在菜单栏中找到了我们的申请链接,但填写完后并没有能及时得到我们的回复,可以试着多催几次主页君,他可能会在某个不太忙的晚上,跟你小窗说一声:
嗨,来吧,住在边境的人。
文/彭文囧哈哈哈
图/见照片注解
以上,我就是想试试看豆瓣的新新新新新新新新新新新新新新新新新新新新新新新新新新新新新新新新排版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义工招募以及更多信息的话,还是可以移步“仙本那漫游者”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