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日 | 洗研礳墨作字,開窗掃地讀書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无名山的高

2017年转眼就过去了113天,快三分之一的时间,你又完成了年度读书计划的几分之几呢?
下面是2017年山大王已经完成阅读的书籍。有长篇也有中短篇,加粗的为推荐。
福尔摩斯全集
乌合之众️
孤城闭️
撒哈拉的故事
泪潮
劫持
华阴镇
古都往事
爱因斯坦的回答️
食糖
论摄影️
唯心世界
未来都市:革命起源
神在密林中安眠
天灾计划
巨人的陨落️
爱的饥渴
理想国
麦克白
沈从文的后半生
瞬息京华
由于山大王的作业还没写完,所以这里只做一个简评和推荐,不写太长的书评,只做推荐。等年中大清点的时候,我会对2017年前六个月的书单和影视单做一个详细的整理,敬请期待。
乌合之众:群体时代的大众心理
这个时代最基本的特征之一就是:群体的无意识行为代替了个体的有意识行为。
读这本书,有助于加强对于许多群体事件的理解。从朝代的更迭,领导者的追捧,枭雄的崛起,到许多从众的暴力事件、集体心理等等。群体是需要幻想的,一个巧舌如簧的统治者往往能得到迎合,有时候觉得,历史和政治就是一个巨大的谎言。
孤城闭
影子在公主脚下,怀吉在公主心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这是一首时代的哀歌。故事立足于宫廷,又不局限于宫廷。一曲爱情悲剧的背后,是一整个开明繁盛而又处处无奈的“仁宗盛世”。“终易散,且长闲,莫教离恨损朱颜。谁堪共展鸳鸯锦,同过西楼此夜寒。”作者立足于历史的娴熟文笔,从两个主人公出发,把一个个宋仁宗时代的传奇人物连在一起。宋仁宗,曹后,王安石,晏殊,欧阳修,沈括,苏轼苏洵苏辙....似是梦中人。看完之后心塞了一个多星期。
论摄影
拍照与世界的关系,是一种慢性窥淫癖的关系,它消除所有事件的意义差别。
摄影不仅仅是“光影的艺术”,还是一个探索人性的过程。对于摄影,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审美倾向和器材爱好,但是对于照片中一击即中的心灵感应是人人相同的。一张张照片其实就是一个个破碎的摄影师片段,每一个拍到的瞬间,其实都是自己。摄影入门必读 。
巨人的陨落
“你往哪里去,我也往哪里去;你在哪里住宿,我也在哪里住宿;你的国就是我的国,你的神就是我的神;你在哪里死……”她哽咽地说不出话来,片刻后,她使劲咽了一下,接着说,“你在哪里死,我也在哪里死,也葬在哪里。”
读完它真的需要很大的勇气。故事以爱尔兰、美国、俄国、英国、德国五个家族迥然不同又爱恨纠缠的故事,波澜壮阔地向我们展示了我们自以为了解的20世纪初的欧洲历史。无论是国与国之间觥筹交错的博弈,还是联盟与联盟之间血肉横飞的战争,胜败输赢不由任何人评说。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更是一个悲哀的时代。史诗巨作。
沈从文的后半生
用剃刀把自己颈子划破,两腕脉管也割伤,又喝了一些煤油。
作者张新颖是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作者采用了大量的引文尽可能客观地向读者展示了解放后沈从文“跟不上时代”的生活与写作。社会的巨大变化让他无所适从,一次次的检讨自省让他濒临崩溃。除去作家这个身份,让我们来认识一下真正的沈从文与那个疯狂的时代。
瞬息京华
她父亲只向木兰反复吟咏俞曲园在他幸福的临终时写下的一首留别诗: 《别家人》: 眷属由来是强名, 便同逆旅便关情。 如今散了休提我, 莫更铺排傀儡棚。
又称《京华烟云》,读来甚像是《红楼梦》。林语堂原本打算将《红楼梦》译作英文介绍给西方读者,因故未能译成,此后决定仿照《红楼梦》的结构写一部长篇小说,于是写出了《京华烟云》。小说讲述了北平曾、姚、牛三大家族从1901年义和团运动到抗日战争30多年间的悲观离合和恩怨情仇,穿插了大量著名的历史史实。如果说《巨人的陨落》写的是20世纪初的欧洲,那么《瞬息京华》写的便是20世纪初的中国。人总是要长大的,多么悲哀啊。
读别人的故事,体验别人的人生,暂时从现实世界脱离,或许能找到一个不一样的自己。手不释卷有的时候是一种造作,有的时候是一种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