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感悟——书包该由谁来背?
前几日,看到报纸上用一个版面讨论“小学生的书包由谁来背”的问题,一部分家长认为应该家长背,因为书包太重了,孩子正在长身体的阶段,背过重的书包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一部分家长认为应该孩子自己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长不应该包办代替。
看到家长们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我觉得有些可笑,同时也在分析为什么本来不需要讨论的问题却放到了报纸上,本来应该孩子自己该做的事情却被家长抢了去,还振振有词说“为了孩子”。不了解具体情况的读者自然会感叹:“孩子的负担太重了,从小学就这么辛苦!”“现在的孩子太可怜了!”
事实上真是如此吗?身为一线的教师最有发言权。据我的观察,同样一个班级的孩子,他们的书包重量有着明显差异,有的孩子书包很轻,摆放东西很有条理,很轻松就塞到了位洞里,而有的孩子书包重如山,鼓鼓囊囊,位洞塞不下,干脆扔在地上。这是为何呢?不找找原因,把板子全部打在“教育负担太重”上,是不是太轻率了呢?原因在以下几点:
一、 请慎重选择书包的款式。
市场上,书包的款式多种多样,而愈是赶时髦的、时尚的,重量愈重,很多品牌书包都有厚重的外壳,上面绘制着卡通人物或者标志形象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这种书包本身净重就不轻,好看却并不实用。家长们不懂这个道理,觉得要买就买个贵的,再听商家忽悠“防震”“保护脊椎”“不易变形”等等,家长会感觉买得值得,为的孩子一定舍得掏腰包(尤其低年级的学生家长更是如此)。其实这种书包只是外表光鲜,我们老师通常建议孩子们使用软帆布的书包,空间大,重量轻,质地软,很容易就塞到位洞里,背起来也轻快得多。
二、 请反思孩子的习惯养成。
依然是上面提的问题,为什么同为一个班,书包重量大为迥异呢?如果有机会翻开那些鼓鼓囊囊的书包,你会惊异地发现书包里放了很多不该放的东西,不用的练习册、用过一次就不再用的本子、没有名字画得乱七八糟的作业本,绳子、毽子、鞋套、垃圾……把书包塞得满满的,每次找东西都要翻半天才能找到,这样的书包怎么能不重呢?而好孩子的书包,我们会发现极为“简约”,一目了然,他们书包里的文具、书本东西都是必需品,很有顺序地摆放着,一丝不乱,更不会存放垃圾。另外一个方面,每天的课不一样,孩子要养成整理书包的好习惯,根据课程表调整所带的书,用不着的就放在家里固定的地方。这样一来,小学生的书包会有多重呢?怪只怪家长疏于管理,孩子习惯很差,做事情没有条理、没有计划。据我的经验,家长帮着背书包的、书包特别重的孩子,通常成绩不是很理想。
三、 请反思家长的管理方式。
我总是在校门口看到家长们忠心耿耿帮孩子背书包的情景,有满头乱发的老太太,有身着睡衣的妈妈,有慈爱无比的爸爸,他们的肩上背着孩子的书包,眼里充满了爱和关怀,而孩子呢,要么拿着吃的喝的,要么大摇大摆地走着,一副小皇帝、小公主的做派,这哪里是要去上学?而下午放学,就更热闹了,孩子还在队伍中行走,老奶奶或者老爷爷就扑上来,迅速把孙孙的书包抢过来,脸上带着胜利者的满足的笑容。你看,这样的管理方式,导致孩子不能吃苦、缺乏毅力、责任推卸、没有条理等恶习的养成,而一旦养成,想要扭转很不容易,家长还能再说“书包太重”“孩子负担大”这样的话吗?
“书包该由谁背”,这个话题竟然上了报纸,竟然正了八经地讨论了起来.试问,这个话题有必要讨论吗?家长们关注的重点应该在哪里呢?
看到家长们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我觉得有些可笑,同时也在分析为什么本来不需要讨论的问题却放到了报纸上,本来应该孩子自己该做的事情却被家长抢了去,还振振有词说“为了孩子”。不了解具体情况的读者自然会感叹:“孩子的负担太重了,从小学就这么辛苦!”“现在的孩子太可怜了!”
事实上真是如此吗?身为一线的教师最有发言权。据我的观察,同样一个班级的孩子,他们的书包重量有着明显差异,有的孩子书包很轻,摆放东西很有条理,很轻松就塞到了位洞里,而有的孩子书包重如山,鼓鼓囊囊,位洞塞不下,干脆扔在地上。这是为何呢?不找找原因,把板子全部打在“教育负担太重”上,是不是太轻率了呢?原因在以下几点:
一、 请慎重选择书包的款式。
市场上,书包的款式多种多样,而愈是赶时髦的、时尚的,重量愈重,很多品牌书包都有厚重的外壳,上面绘制着卡通人物或者标志形象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这种书包本身净重就不轻,好看却并不实用。家长们不懂这个道理,觉得要买就买个贵的,再听商家忽悠“防震”“保护脊椎”“不易变形”等等,家长会感觉买得值得,为的孩子一定舍得掏腰包(尤其低年级的学生家长更是如此)。其实这种书包只是外表光鲜,我们老师通常建议孩子们使用软帆布的书包,空间大,重量轻,质地软,很容易就塞到位洞里,背起来也轻快得多。
二、 请反思孩子的习惯养成。
依然是上面提的问题,为什么同为一个班,书包重量大为迥异呢?如果有机会翻开那些鼓鼓囊囊的书包,你会惊异地发现书包里放了很多不该放的东西,不用的练习册、用过一次就不再用的本子、没有名字画得乱七八糟的作业本,绳子、毽子、鞋套、垃圾……把书包塞得满满的,每次找东西都要翻半天才能找到,这样的书包怎么能不重呢?而好孩子的书包,我们会发现极为“简约”,一目了然,他们书包里的文具、书本东西都是必需品,很有顺序地摆放着,一丝不乱,更不会存放垃圾。另外一个方面,每天的课不一样,孩子要养成整理书包的好习惯,根据课程表调整所带的书,用不着的就放在家里固定的地方。这样一来,小学生的书包会有多重呢?怪只怪家长疏于管理,孩子习惯很差,做事情没有条理、没有计划。据我的经验,家长帮着背书包的、书包特别重的孩子,通常成绩不是很理想。
三、 请反思家长的管理方式。
我总是在校门口看到家长们忠心耿耿帮孩子背书包的情景,有满头乱发的老太太,有身着睡衣的妈妈,有慈爱无比的爸爸,他们的肩上背着孩子的书包,眼里充满了爱和关怀,而孩子呢,要么拿着吃的喝的,要么大摇大摆地走着,一副小皇帝、小公主的做派,这哪里是要去上学?而下午放学,就更热闹了,孩子还在队伍中行走,老奶奶或者老爷爷就扑上来,迅速把孙孙的书包抢过来,脸上带着胜利者的满足的笑容。你看,这样的管理方式,导致孩子不能吃苦、缺乏毅力、责任推卸、没有条理等恶习的养成,而一旦养成,想要扭转很不容易,家长还能再说“书包太重”“孩子负担大”这样的话吗?
“书包该由谁背”,这个话题竟然上了报纸,竟然正了八经地讨论了起来.试问,这个话题有必要讨论吗?家长们关注的重点应该在哪里呢?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