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羊是怎样炼成狼的-评《疯狂动物城》

《疯狂动物城》是迪士尼工作室于2016年出品的3D作品。影片讲述的是毅力非凡的朱迪经过努力成为动物都市警察局的第一个兔子警官,围绕在她周围的同事全部是大块头。为扭转众人对小型动物的偏见、证明自己的能力,朱迪接下了一桩案件。她与狡黠却正义的狐狸尼克携手,一块发现并揭开了一起惊天大阴谋。
在朱迪与尼克办案过程中,观众得以跟随两位主人公邂逅各种有趣的动物,比如警察局前台--已经找不到半点世界短跑冠军影子、大腹便便的本杰明(一只猎豹),说话极其缓慢的车管所公务员闪电(一只树懒),体型要比自己的北极熊手下小数百倍的黑帮头目“大先生”(一只北极鼩)……等等这些颠覆常人认知的角色设定让孩子觉得充满趣味和新意,与动物的习性完美融合达到对现实的快意反讽(树懒影射公务员懈怠办事)或者致敬经典(大先生动作语气模仿了电影《教父》)的桥段也让成年人会心一笑。这些琳琅满目的负责了本片萌点、笑点的动物逐个出场,推进朱迪、尼克案情进展的同时,呈现给我们一个多元化的城市,一个事实上看起来远非美好的世界。剧中人物的性格刻画虽然薄厚不一,却能够为我们揭示这精彩纷呈的动物城里人们习以为常却从未正视的不平等问题。
本片最大的反派—绵羊副市长以一个“好好先生”的形象出现,她总是耐心的跟在狮子市长的身后,任劳任怨的做着秘书的工作,在朱迪需要帮助时会“及时”伸出援手。直到朱迪、尼克两人潜入地下废弃车厢,发现两只制作嚎叫花子弹的肥壮公羊,我们才真正确信这只坐上市长职位的小羊羔并非她外表看起来那么人畜无害。她举起枪声称把“每个食肉动物都射一枪也在所不惜”时表现出的狠毒,似乎与片头儿时的朱迪保护的、被狐狸吉丁凌霸的那群食草小伙伴中两只善良柔弱的小羊有某种因果关联。尽管在本片架设的世界观中,食肉动物与食草动物已签订和平共处的协议,然而传统的偏见仍然存在:食草动物认为食肉动物根本无法改变其凶残的食肉本性而处处小心行事小心梦想;食肉动物从内到外都保留着高人一等的优越心态。
比如朱迪的父母表示兔子是从来不当警察的,他们放弃梦想用种胡萝卜的方式改变世界;狐狸尼克儿时被食草动物群体排斥羞辱;而本片的主角朱迪在实现梦想过程中受到亲人的劝阻及他人的嘲笑(吉丁及警察学校教官),进入到处都是大块头的动物城警局却被牛局长阻挠参与办案工作;以狮市长和绵羊副市长为代表的市政厅成员共事方式暴露出食肉动物仍然占据更重要的权利地位……整个影片结构中,这种由历史遗留的偏见和不平等不动声色的发生着,甚至一心为了让世界变得更好的朱迪也在受采访时随口说出食肉动物野蛮化可能与它们数千年来攻击和掠杀的动物本性有关。虽然仅仅是猜测的表述,而无意识的自然流露已全然将朱迪的内心偏见显露无疑,受访后她对尼克的佯攻表现出的警戒防备更是印证了这一点。
极其仓促的发现是嚎叫花而非动物本性作怪之后,朱迪重新找回尼克,攻克重重障碍揭开了绵羊市长的阴谋。朱迪的转变来得异常迅速,这确实贴合了她急性子的性格人设,但其动作的过分单薄以及剧情对巧合的依赖使得影片的高潮缺乏戏剧性。影片各处打造的富有情感色彩的环境只成为主角跳来跳去侦查办案的舞台。
相反鲜有出镜的绵羊却显得更有质感。这并不是大部分探案悬疑累电影只在接近故事结局才露出反派真面目给我们营造的神秘感而产生的错觉。狮子市长对绵羊副市长颐指气使,显而易见体格魁梧的它代表着动物城里10%的食肉动物治理着剩下的90%的食草动物;绵羊副市长的琐碎听命工作难以施展她自身的才华,这完全有可能在一个具有政治抱负和野心的人的心里掀起波澜和仇恨。按照这样不平等的社会环境与制度将一只善良的绵羊炼成一匹凶残的狼也实在合情合理,这似乎就是同为弱小食草动物的兔子朱迪的反面。不同的是,朱迪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去影响周围的人并赢得尊重和荣誉,而羊副市长却选择了用不道德的方式对抗社会现实最终导致毁灭。
偏见是引发故事矛盾的一切源头。人们对兔子能力的质疑让朱迪更加义无反顾的去实现自己儿时的梦想,制度的不公正让羊副市长密谋夺权,天生锋利的牙齿使狐狸尼克无法融入食草群体沦为地痞流氓。三种不同的处世态度让三种人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朱迪成为了一个好警察,善良未泯的尼克在朱迪的影响下重拾童年梦想,孤军奋战的羊副市长在这场较量中越走越远成为偏见的牺牲品。
而影片始终对这个矛盾的解决始终保持着游移不定的解决态度,只通过兔子朱迪的飞速成长诠释“探索自己的内心努力尝试着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的未来愿景。被误解的狮市长获得了人们的谅解,绵羊副市长锒铛入狱被食肉动物“顽皮作弄”,又是一个简单的善恶终有报的结局。不管是有心还是无意,诚然这样一个开朗的解决方案能够轻易向观众特别是小朋友们传递了真善美,也增加了影片的娱乐性,却让了这部电影失去了成为类似《机器人总动员》那样经典作品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