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赛克场评:今夜只用传呼机
(给朋友的公众号写的4月13日马赛克场评,不一定能发,就发在这里吧!)
周日两瓶啤酒佐晚餐吹完,是时候松松筋骨,我8点半准时踏进Mao, 准备加入马赛克的无解俱乐部,作为当晚目测年纪最大的女嘉宾,鉴赏整晚本土迪士高。
时间还早,观众大部分都在玩手机。暖场乐队比较猎奇,门口听到典型后朋鼓点,走到场中切下一首就变成了放克吉他,上完厕所回来又变成了二手玫瑰,光头主唱身着夏威夷花衬衫,每首唱罢必操着东北口音说“大家好,我们是和平和浪”,听到第三遍的时候我终于记住名儿了。挺有意思,一个没有风格的奇特风格乐队。
9点15,马赛克集体闪亮登场,主唱夏颖招牌式水手帽+白套装+蛤蟆镜,即复古又前卫,即老派又年轻。一曲腋毛,哦不,《夜猫》开场,前奏一起,全场年轻人跟上足发条的声控玩具似的,在天花板迪士高球的散射中,blingbling舞动,旋转跳跃闭着眼。

“我们不是马赛克,这里也不是上海Mao,这里是——无解俱乐部。” 唱罢夏颖反复催眠道。
随后演了一溜儿金曲,《小姐你好》(谢谢,大姐我还行),《舞台的风》(的确迎面吹来),《魔方大厦》,《Shine is a fool boy》云云。演到一半上来了两匹马——惊人,马赛克现场居然真的有马!马头人,人马同台,人马共舞,一派超现实主义画面。

于是两匹马加入了演出,扮演起了乐队萨克斯手和小号手,而团员也换上红外套,打着婚庆公司的旗号开始下半场。至此乐队阵容已至8人之多,舞台热闹得如同站齐一支小型合唱队。
80年代迪士高本来就是一种容易控制精神的音乐类型,而马赛克的现场感染力可以说是全程催眠。有点张蔷,有时又有点MJ , 两台合成器(两个好看妹子)现场加入了录音版本中没有的有趣音色。
控场大歌《Dancing Girl》开演时候,场面则全面不再安分,funky的电吉他给脚装上弹簧,舞台播撒一池跳跳糖,甜味在嘴里啪啦啪啦作响。
Mao算是彻底退出21世纪了。
迪士高球转动慢了下来,夏颖唱起《莫里森与杂货铺》,我捉摸着:马赛克这乐队可心机真重啊,演这种讨喜的音乐,尾声给你走首心,洋气介质传达质朴讯息,复古情怀承载泡妞本质,即拔高了层次又接上了地气,可谓是远超了预期。
最后一首《所有人都在玩手机》,是马赛克的bye bye disco。大家最后奋力舞动5分钟,因为在迪士高精神控制失效后,所有人又会像演出开始前那样,沉溺智能手机。
但至少,这个周日夜晚的两个小时,我们只用传呼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