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情感讨论的结语
有一段时间是害怕看到别人的情感故事,诸如以感情为主题的电影,文字或者话题,都有回避的态度,大概是因为,总是从中感到自己的痛处,那些在大脑里面形成的印记还没有淡去,任何一点小的线索都能帮你回到那些无比深切的场景。
在更早的时候,大概是心怀憧憬的,人的大脑皮层所谓更高级的认知部分,在青春年少时,总是被更原始的本能所劫持,是一种生长的试图去结合的力量,于是情感很容易就成了一个重要的主题,甚至是唯一的主题。因为情感根植于人的基因中,他不是一个可以摆脱的东西,而是构成人的一个侧面,于是他也不是应该去克服的一部分,或者说,被认为是一种根本的价值。
我一直觉得,真正困扰我们的很多问题,正是来源于情感所代表的部分,他表现在人与人的关系,表现在一些很原始的,不能理清楚的部分,如果你试图用心理学的概念去解释,你发现他本身却是简单的,残酷的,低级的,让人羞于承认的,然而从我们内心的感觉来说,很多时候又确实是如此,这种感官上的体验上的真实感,带给我们的却是一种神秘的强大的难以形容的东西,而那些理性的解释,在这种感觉面前,却又是多余的,被排斥的,他不能解决你的问题,而这不是因为他不符合事实,而是因为我们本性的局限,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情感之中,而情感就是我们的弱点。
于是,无论是个人的理智,还是无数科学家的理智,当他们用了很多时间去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到最后问题仍然只是在理论层面获得了解决,或者说,是有了一套自圆其说的理论,可以进行预测,可以解释各种现象,可以写出无数的论文,正如各种早期心理学流派对亲密关系的研究,或者社会心理学对于人的心理倾向的研究,或者现代神经科学对于大脑的研究,这一切也无非是让原本神秘的事物纳入了科学的版图,从无知到有知,从猜测到确认,但就像你明白了疼痛的生物学原理,却仍然无非摆脱疼痛一样,知识更像是在解决神的问题,而不是解决人的问题,正如通过解剖动物只能解答人的疑问,而被解剖的动物除了疼痛之外并不会关心它在帮助人类解决何种问题。
从这个意义上,人的所有进步,其实是越来越远离了自己,而更加接近神,而这种进步,并不会作用在个体身上,他是一种整体的,超越个体意识的进步。比如说,任何一个领域的PHD他所了解的也只是知识拼图上很小的一块,在科学技术发展的过程中,人类的认知其实是更分散更碎片化了,也许整体的人类在扮演一个上帝,但从微观个体的角度,我们仍然都只是可怜的小生物。比如说,就算心理学有一天能够解释所有关于情感的问题,就算心理学领域有一些专家了解了这所有的知识和细节,他仍然不可能避免在情感中进退失据,感受到痛苦,正如bigbang中的谢耳朵和艾米,他们在情感中仍然存在无法避免的矛盾,而情感和他们的身份又是一种对立的意味,当一个人在认知上接近神或者AI的时候,情感会拉低他们,会使他们退行到人类的层次,谈恋爱的机器人,犹如变傻了一样,而事实确实如此。或者说,只有用对人的标准和包容去看待情感的时候,他才是恰当的。
说回来,就算是科学发展至今,我们已经解决了无数的问题,而真正关心这些问题的,仍然只是很少数的人,绝大多数的芸芸众生仍然几十万年如一日的生活着,并没有觉得这些问题和他有什么关系,也没有自觉或者义务要去解决什么问题,或者承载人类的文明,科技的火种。科学虽然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形态,也改变了很多情感的形式,但它对于情感仍然仿佛是一种多余的东西,或者说,他并不是为了情感而存在的,而我们也似乎不应该试图把情感当做一种实际的问题,它本身就是无关紧要的。
综上所述,我几乎可以得出一种观点, 就是我关于情感的讨论都是没有价值的,或者说,他的价值只是满足了我理智上的需要,他让我理性的部分觉得自己更为强大,从而缓解掉情感部分的压力,而这似乎也只是一种幻觉,因为当你真正意识到情感的时候,他就已经存在了,就像你偶尔听见一首歌,眼泪就已经夺眶而出,就像你曾经爱上一个人,很多年过去了,都不敢看她的照片,你看见了,心就化了
© 本文版权归 pollydiary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