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何日记 ——你很孤独,却说一个人真好!
又是一年春天,又到了春心荡漾的季节,一切在经历的寒冬的压抑之后的欲望开始复苏,从杨树上落下的一颗颗毛茸茸的花籽总是会把身上脸上和人的心弄的痒痒的。每年这个时候,都是我,或者说是跟我一样性格的人心里情绪波动最大的时候。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前些日子,清明放假,想带着家人到附近走走,就给自己的老同学小勇打了个电话,想着结伴同行,结果,小勇爽快的回了一句“没空”,原因是因为刚刚又代理了一个品牌,正在装修门店。这下把我弄的感触颇深,大家都在为了自己的梦想而不断前行,只有自己的生活,尽管这么多年天天费劲脑汁,好像也没多大变化。
越想越孤独,那些过往的朋友兄弟们,可能大多也都在谋划着一年的大计,就算是不求上进的,也开始穿着短袖混迹于一个又一个酒局。而我呢,最近是电话也接不到几个,饭局也少了联系,着实有点儿郁闷。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郁闷,想知道自己为什么郁闷。
第一个可能性,是因为自闭。去年以来,我对于饭局有了重新的认识,总结了“三个不喝”“6点以后打电话让我去的不喝——那肯定是让我凑人数的;四个人以上的饭局不喝——说不了话;劝酒三次以上的不喝——没必要”在这个原则之下,我对自己在新环境的交友观有了个新的转变,年龄到了,何必让自己应付于觥筹交错呢,人过三十不交友嘛,就算喝吐了,又能记住几个?何况,真喝吐了,好像就更孤独,连个人照顾都没有。这样坚持过了快一年了,到今天想想,好像真的没有参加过什么陌生人的饭局了,更没有认识更多的所谓朋友。当然,如果是这样,那我并不后悔,我仍然坚持我的原则。
第二个可能性,是因为动摇。对自己的人生观产生的怀疑。在我们身边,经常有这么一类人,天天炫耀着自己认识多少人,有多广的人脉,能办成多少的事情。这个,我不赞同,从开始踏入这一行,就对这个很反感。“闷声发大财”嘛,就算认识那么多,何必要挂在嘴上呢?何况,也许你也只是跟人家喝过一次酒,说过一次话而已,你认识人家,人家可不一定记得你。在这个社会上就是有这么一类人,你可以反对,但不能无视。这段日子里,我就在自己的孤独里,产生了动摇,我想我是不是有点儿故作清高呢?为什么就不能放松自己去参加、去成为这样的一种人呢?谁能断定,人家这样的性格,就会过的不好么?我们也清醒的看到了,确实有这样的人,从所谓的人脉中受益。我很庆幸,在动摇了几天之后,我反省到,不能,我也无法成为那样的人,“权力赋予你的一切,终将被权力收回。”所以人脉给予你的一切,也将受到人脉的限制。况且,就目前我的情况来说,去参加同阶层的饭局,钱不够,参加了别人了,却不能组织别人参加,不合适;参加更高阶层的,级别不够,去了也是小弟,人家也不会放在心上,所以我要做的,是站稳,如我的一个好友所讲,“你得像一个大树一样的朝上长,越高越远越茂盛,如果只是横着长,那就只是一片四季青。”
第三个可能性,就是穷。就像前几天跟发小说到的“每年过春天,都想去你的城市找你,每次摸摸自己的口袋,就放弃了这个想法!”。“本梦想仗剑走天涯,却因为太穷取消原计划”这句诗太写实了。春天是个旅游的好日子,但凡过的比较好的,又是换衣服,又是要旅游,各种“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可我呢,想想外面的世界,看看个位数的工资条,一次又一次的计划,一次又一次的放弃了。
一个人开始觉得孤独,并不可怕。昨晚站在楼顶的天台上,又让我想起十几年前,重返校园的那一年,连朋友的电话都不敢接,哪里也不敢去,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耐得住寂寞,扛得住诱惑。如坐牢一般的寒来暑往,改变了我的命运。而今天,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只能寄希望于下一个春天,让未来的自己,给现在一个评价。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前些日子,清明放假,想带着家人到附近走走,就给自己的老同学小勇打了个电话,想着结伴同行,结果,小勇爽快的回了一句“没空”,原因是因为刚刚又代理了一个品牌,正在装修门店。这下把我弄的感触颇深,大家都在为了自己的梦想而不断前行,只有自己的生活,尽管这么多年天天费劲脑汁,好像也没多大变化。
越想越孤独,那些过往的朋友兄弟们,可能大多也都在谋划着一年的大计,就算是不求上进的,也开始穿着短袖混迹于一个又一个酒局。而我呢,最近是电话也接不到几个,饭局也少了联系,着实有点儿郁闷。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郁闷,想知道自己为什么郁闷。
第一个可能性,是因为自闭。去年以来,我对于饭局有了重新的认识,总结了“三个不喝”“6点以后打电话让我去的不喝——那肯定是让我凑人数的;四个人以上的饭局不喝——说不了话;劝酒三次以上的不喝——没必要”在这个原则之下,我对自己在新环境的交友观有了个新的转变,年龄到了,何必让自己应付于觥筹交错呢,人过三十不交友嘛,就算喝吐了,又能记住几个?何况,真喝吐了,好像就更孤独,连个人照顾都没有。这样坚持过了快一年了,到今天想想,好像真的没有参加过什么陌生人的饭局了,更没有认识更多的所谓朋友。当然,如果是这样,那我并不后悔,我仍然坚持我的原则。
第二个可能性,是因为动摇。对自己的人生观产生的怀疑。在我们身边,经常有这么一类人,天天炫耀着自己认识多少人,有多广的人脉,能办成多少的事情。这个,我不赞同,从开始踏入这一行,就对这个很反感。“闷声发大财”嘛,就算认识那么多,何必要挂在嘴上呢?何况,也许你也只是跟人家喝过一次酒,说过一次话而已,你认识人家,人家可不一定记得你。在这个社会上就是有这么一类人,你可以反对,但不能无视。这段日子里,我就在自己的孤独里,产生了动摇,我想我是不是有点儿故作清高呢?为什么就不能放松自己去参加、去成为这样的一种人呢?谁能断定,人家这样的性格,就会过的不好么?我们也清醒的看到了,确实有这样的人,从所谓的人脉中受益。我很庆幸,在动摇了几天之后,我反省到,不能,我也无法成为那样的人,“权力赋予你的一切,终将被权力收回。”所以人脉给予你的一切,也将受到人脉的限制。况且,就目前我的情况来说,去参加同阶层的饭局,钱不够,参加了别人了,却不能组织别人参加,不合适;参加更高阶层的,级别不够,去了也是小弟,人家也不会放在心上,所以我要做的,是站稳,如我的一个好友所讲,“你得像一个大树一样的朝上长,越高越远越茂盛,如果只是横着长,那就只是一片四季青。”
第三个可能性,就是穷。就像前几天跟发小说到的“每年过春天,都想去你的城市找你,每次摸摸自己的口袋,就放弃了这个想法!”。“本梦想仗剑走天涯,却因为太穷取消原计划”这句诗太写实了。春天是个旅游的好日子,但凡过的比较好的,又是换衣服,又是要旅游,各种“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可我呢,想想外面的世界,看看个位数的工资条,一次又一次的计划,一次又一次的放弃了。
一个人开始觉得孤独,并不可怕。昨晚站在楼顶的天台上,又让我想起十几年前,重返校园的那一年,连朋友的电话都不敢接,哪里也不敢去,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耐得住寂寞,扛得住诱惑。如坐牢一般的寒来暑往,改变了我的命运。而今天,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只能寄希望于下一个春天,让未来的自己,给现在一个评价。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