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别处
Life is elsewhere. 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是在南大上大四的时候,一次英语演讲课上,一个高个子细腿的姑娘用巨好无比的英文介绍了米兰昆德拉和他的书《生活在别处》。她说地太好,以至于我回去就下载了书下来看。结果大失所望,完全不知所云,不美好,也不精彩,一个肮脏又丑陋又支离破碎的故事,一个黑暗的故事,一个充满了阴郁色彩的故事,实在不是我喜欢的类型。
前两天,看到自己喜欢的一个公众号又推荐了这本书。所以再一次拿出来看。这一次竟然读完了,上次读到第二章就没有再读下去。
这一次,我仍然看到的是一个支离破碎又充满了阴郁色彩的故事,但是却令我感到真实,感到亲切。我看到我们本来的样子,也看到我们是怎样成为一个社会人,从而彻底忘记了我们本来的样子。或许我们从来也不知道自己本来的样子,或许这个世上就没有什么本来的样子。生命中经历的一切都变成我的骨肉,成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灵魂的一部分。
我看到雅罗米尔鲜活的灵魂。而不仅仅是打女朋友巴掌的雅罗米尔,不仅仅是他幻想出来的泽维尔,不仅仅是扔掉了妈妈准备的丑陋内裤的雅罗米尔,不仅仅是揭发了女朋友兄弟的雅罗米尔,不仅仅是见到漂亮女孩子害羞的雅罗米尔。他是神,闪耀着身为人的光芒,他是我们每一个人。
当我看到他打女朋友巴掌,我感到非常愤怒,臭男人,我脑子的第一反应说道。当他在人群中引用画家的话,我嘲笑他缺乏自我主张、虚伪。当他被妈妈当作妈宝男,我对他感到同情。当他想要反抗母亲,最终还是屈服时,我感到这人无可救药、活该如此。
但是当我跳出时空,看待这个人物,我觉得他是那么地鲜活,那么地完整。
之前看《斯通纳》也是同样的感觉。斯通纳是一个普通的人,诞生然后死去,当我处在他人生的某一阶段,我会感到困扰、惶惑、愤怒等各种情绪,这是什么情况,为什么这样,生命难道就是忍受吗?或者难道是寻欢作乐吗?斯通纳的老婆在搞什么东西,脑子里装了什么豆腐渣,斯通纳怎么能忍受?但是看完整本书,再来看这个人,会发现他的生命是如此完整,每个细节都有条不紊。时间在他们的身上慢慢地流动,他们活着,然后死去,就是这样。
回归到现实,我很少感觉到自己的完整,最近在冥想的时候,偶尔能瞥见一丝安宁。但是大多数时候,我都是惊慌失措,我对生活的态度就像是对待战争,或者说我对自己的态度就像是对待敌人。我是我的工具,用来完成我的快乐目的的工具,我要她写论文要她有爱情要她尊老爱幼要她身材姣好。我真的爱自己吗?可能不。我追求一个完美的形象,那是雅罗米尔的泽维尔。我讨厌自己不够努力、不够积极向上,我厌恶自己又丑又胖。我的生活在别处。
雅罗米尔在人群中交谈时,总是把自己套进画家的身躯,借画家的口吻滔滔不绝,然后又为自己的代入感到羞愧自卑。那么,那个引用画家观点的雅罗米尔,就不是真正的雅罗米尔了吗?不,那是雅罗米尔,那就是他。他最矛盾的地方就在于他不能接受自己,他引用着画家的观点,却厌恶自己的行为。那么那个厌恶自己的雅罗米尔,就不是真正的雅罗米尔了吗?不,那就是雅罗米尔。他的情绪、他的行为,都是最真实的他。
我想,我和雅罗米尔有相似的地方。我们都渴望某种自由,渴望找到真正的自己。但是,自由在别处,真正的自己也在别处。我们在完整中寻找完整,在自由里寻找自由。不,其实我们都搞错了,所有的这一切都是我,我所有的情绪都是我,我所有的想法都是我,我生命中所有的事件所有出现的人都变成了我。
当我驻足在某个时空,我总感到自己是那么地狭隘,这种感觉可能就是“生活在别处”,我想要无限的生命长度,又想要无限的生命可能。但是纵观一个人一生的画卷,绝大多数生命都是那么地平滑顺畅自然,从没有荆棘,也没有天堂。
前两天,看到自己喜欢的一个公众号又推荐了这本书。所以再一次拿出来看。这一次竟然读完了,上次读到第二章就没有再读下去。
这一次,我仍然看到的是一个支离破碎又充满了阴郁色彩的故事,但是却令我感到真实,感到亲切。我看到我们本来的样子,也看到我们是怎样成为一个社会人,从而彻底忘记了我们本来的样子。或许我们从来也不知道自己本来的样子,或许这个世上就没有什么本来的样子。生命中经历的一切都变成我的骨肉,成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灵魂的一部分。
我看到雅罗米尔鲜活的灵魂。而不仅仅是打女朋友巴掌的雅罗米尔,不仅仅是他幻想出来的泽维尔,不仅仅是扔掉了妈妈准备的丑陋内裤的雅罗米尔,不仅仅是揭发了女朋友兄弟的雅罗米尔,不仅仅是见到漂亮女孩子害羞的雅罗米尔。他是神,闪耀着身为人的光芒,他是我们每一个人。
当我看到他打女朋友巴掌,我感到非常愤怒,臭男人,我脑子的第一反应说道。当他在人群中引用画家的话,我嘲笑他缺乏自我主张、虚伪。当他被妈妈当作妈宝男,我对他感到同情。当他想要反抗母亲,最终还是屈服时,我感到这人无可救药、活该如此。
但是当我跳出时空,看待这个人物,我觉得他是那么地鲜活,那么地完整。
之前看《斯通纳》也是同样的感觉。斯通纳是一个普通的人,诞生然后死去,当我处在他人生的某一阶段,我会感到困扰、惶惑、愤怒等各种情绪,这是什么情况,为什么这样,生命难道就是忍受吗?或者难道是寻欢作乐吗?斯通纳的老婆在搞什么东西,脑子里装了什么豆腐渣,斯通纳怎么能忍受?但是看完整本书,再来看这个人,会发现他的生命是如此完整,每个细节都有条不紊。时间在他们的身上慢慢地流动,他们活着,然后死去,就是这样。
回归到现实,我很少感觉到自己的完整,最近在冥想的时候,偶尔能瞥见一丝安宁。但是大多数时候,我都是惊慌失措,我对生活的态度就像是对待战争,或者说我对自己的态度就像是对待敌人。我是我的工具,用来完成我的快乐目的的工具,我要她写论文要她有爱情要她尊老爱幼要她身材姣好。我真的爱自己吗?可能不。我追求一个完美的形象,那是雅罗米尔的泽维尔。我讨厌自己不够努力、不够积极向上,我厌恶自己又丑又胖。我的生活在别处。
雅罗米尔在人群中交谈时,总是把自己套进画家的身躯,借画家的口吻滔滔不绝,然后又为自己的代入感到羞愧自卑。那么,那个引用画家观点的雅罗米尔,就不是真正的雅罗米尔了吗?不,那是雅罗米尔,那就是他。他最矛盾的地方就在于他不能接受自己,他引用着画家的观点,却厌恶自己的行为。那么那个厌恶自己的雅罗米尔,就不是真正的雅罗米尔了吗?不,那就是雅罗米尔。他的情绪、他的行为,都是最真实的他。
我想,我和雅罗米尔有相似的地方。我们都渴望某种自由,渴望找到真正的自己。但是,自由在别处,真正的自己也在别处。我们在完整中寻找完整,在自由里寻找自由。不,其实我们都搞错了,所有的这一切都是我,我所有的情绪都是我,我所有的想法都是我,我生命中所有的事件所有出现的人都变成了我。
当我驻足在某个时空,我总感到自己是那么地狭隘,这种感觉可能就是“生活在别处”,我想要无限的生命长度,又想要无限的生命可能。但是纵观一个人一生的画卷,绝大多数生命都是那么地平滑顺畅自然,从没有荆棘,也没有天堂。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