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韩愈
韩愈高喊周孔道统,一本正经地强调仁义道德,但他自己的生活、爱好却并不如此。
贪名位,好资财,耽声热,佞权贵,完全是另外一套。
这使当时和后世各种真诚的卫道士们(从王安石到王船山)颇为不满。其实,它倒是真实地表现了从中唐开始大批涌现的世俗地主知识分子们(以进士集团为代表)很善于“生活”。他们虽然标榜儒家教义,实际却沉浸在自己各种生活爱好之中:或享乐,或消闲,或沉溺于声色,或放纵于田园;更多地是相互交织配合在一起。
随着这个阶级日益在各个方面占据社会统治地位,中唐的这种矛盾性格逐渐分化,经过晚唐、五代到北宋,前一方面——打着孔孟旗号,口口声声文艺为封建政治服务这一方面,就发展为宋代理学和理学家的文艺观。
后一方面——对现实世俗的沉浸和感叹倒日益成为文艺的真正主题和对象。
如果说,在魏晋,文艺和哲学是相辅而行交融合作的;那么,唐宋而后,除禅宗外,二者则是彼此背离,分道扬镳。
但是,并非宋明理学而是诗文和宋词元曲,把中国的艺术趣味带进了一个新的阶段和新的境界。
贪名位,好资财,耽声热,佞权贵,完全是另外一套。
这使当时和后世各种真诚的卫道士们(从王安石到王船山)颇为不满。其实,它倒是真实地表现了从中唐开始大批涌现的世俗地主知识分子们(以进士集团为代表)很善于“生活”。他们虽然标榜儒家教义,实际却沉浸在自己各种生活爱好之中:或享乐,或消闲,或沉溺于声色,或放纵于田园;更多地是相互交织配合在一起。
随着这个阶级日益在各个方面占据社会统治地位,中唐的这种矛盾性格逐渐分化,经过晚唐、五代到北宋,前一方面——打着孔孟旗号,口口声声文艺为封建政治服务这一方面,就发展为宋代理学和理学家的文艺观。
后一方面——对现实世俗的沉浸和感叹倒日益成为文艺的真正主题和对象。
如果说,在魏晋,文艺和哲学是相辅而行交融合作的;那么,唐宋而后,除禅宗外,二者则是彼此背离,分道扬镳。
但是,并非宋明理学而是诗文和宋词元曲,把中国的艺术趣味带进了一个新的阶段和新的境界。
![]() |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