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会不知道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
这个问题我已经思考了很多年了,不敢说有什么真知灼见,只能尝试着做好记录,以便未来能够彻底理清楚这个问题。
首先,很多人按部就班地读书,上大学(研究生、博士),毕业,找工作。
在毕业前,大学生涯估计是所有中国大学生一生中最自由自在的时段。但也真正因为如此,很多人就荒废了,不会专注于去探索自己真正的兴趣。一旦在这个阶段有意识地去探索了,大概率这个人以后的工作生活都会更顺遂些,而这个比例是多少呢?没有统计过,就身边模糊的印象,万中不足一。
在毕业后,找工作之前,大部分人都会被所学专业限定,因为你不找自己本专业的工作,就很难就业。这个过程中哪怕你所学专业并不是你所喜欢的,你也不敢轻易放弃。但存在一个例外,就是你所学专业很难就业,这时候你可能不得不放弃本专业,迫于生计压力,去求职面试,然后一旦有公司愿意给你工作机会,你甚至都不会过多思考就直接入职了。至此,你后面的谋生就依赖于你的专业(毕业后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你的工作。这时候,你的年纪是22(本科毕业)-28(博士毕业),随随便便认真地从事一份工作,哪怕就只是1-2年的时间,此后你再去市场上出售自己时都会发现,完蛋了,你之前的工作限定了你以后所能从事的工作。就这样,一个人一生的职业,都被年轻懵懂时,迫于生存压力之下的选择给决定了。你依然没有机会去探索一生所爱。
在工作中是否有这个可能呢?刚毕业的时候,可能踌躇满志,想着不止是要在工作上有一番作为,也要努力探索出自己人生真正的志业。但为了在工作中真正扎根立足,你几乎耗尽了所有的精力,这个1-5年的过程中,你要么干一行爱一行就此扎根于此,要么被这个行业淘汰,徘徊在底层,挣扎于求生。
以上指的是大部分家境背景一般,需要一份工作先落脚于所在城市,然后再努力扎根的普通人。那有没有可能逃脱强大的地心引力,或者说初始选择的引力,走出一幅波澜壮阔的人生图景,而不是在一条羊肠小径上越走越迷失呢?
答案当然是:有。怎么实现?
此处莫名其妙话题被转换了,你发现了吗?我们最开始是追问如何找到兴趣所在,如今却追问的是有没有可能在人生的中场改辙易道。但其实这两者是有关的,为什么要改辙易道?因为目前所做的不是人生志业所向。那么首先还是得先找到人生志业。怎么找?
不断地折腾。不要怕比别人晚。起跑线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航道。如果你还在大学期间,那么不断地探索,时间反正多,多尝试,对自己感兴趣的,找公开资料,找圈子,扎进去,了解,深入学习,判断是否是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如果你在工作中,很忙,挤时间,伸开触角,向周围人,哪怕是职场上的后辈,向这些从事着你看上去感兴趣的人学习,找机会进入这样的工作。不要怕晚,因为晚3年,晚5年都没关系,只要你活得比较久,总会把时间赚回来,更重要的是,3-5年后,你从事着自己喜欢的工作,而不是继续苦哈哈地谋生着。
读书时,没有意识去探索;没有足够的金钱去帮助探索;对投资自己短视;
工作后,没有意识或者懒于去探索;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探索;担忧沉默成本(转行意味着再次清零,重新出发)不愿去探索;被沉重的生活负担压迫不敢去探索;对投资自己短视。
有一万个障碍阻挡我们去追寻真正的志业,发现真实的自己,因此,理所当然有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如果不是这样,那才奇了怪了。认识自己,本来就是世界上最难的事情。
-
希安莹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4-21 20:3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