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农
它们以枯萎的方式成熟着。路人笑他贪恋花的娇媚,不知人之所以种花,正是因为图其果。不枯萎,何来果?老农独自坐在果树下,默然听着路人的戏谑,他知道,没有人会问,摘下果子又是为了什么?可有人知道它们的酸涩难咽?
在南边的山谷里住着一个老农,这片山谷属于他,他是个果农。他在谷中有一大片果树,每年都开出很绚烂的花,五月风起的时候,花瓣随风荡漾在山谷里,怎么都爬不过四周高耸的群山。
群山以外,国家科研机构为了应对日渐增长的需求,早就实现了“现代化种果”。所谓“现代化种果”,就是大面积种植一种只结果不开花的树,因为不需要开花,不需要授粉,所以这些树一年可以产十次果。果子虽然没有味道,营养价值却跟需要开花的果子无异。这种果树还有一个特点,它们虽不开花,却会散播一种类似花粉的物质到空气中,这种物质能够使那些正常开花结果的果树只开花,结不出果,就是结了,也都是酸涩无比的果,也算是它们活用“物竞人择”的道理,从而适者生存下来的策略。这些物质散播在空气中,轻易地翻过群山,落到山谷里老农的果树上,如此一来,根本没有批发商愿意买老农的果子,毕竟他的果树一年只结一次果,而且味道酸涩。每年春天,只有不知所谓地一树树花开。
“你还记得那在山谷里种果树的老头么?固执得很,一年到头赚不到几个钱,就吃他那些酸掉牙地果子活着。”
“啧啧,有什么意思。”
人们的议论年复一年持续着,老农的果子一年比一年酸涩,奇怪的是,他的果树开的花,却随着果子的愈加酸涩而变得愈加美丽。终于有一年春天,山谷里宛如天上人间般的美景被无意间泄露出去,吸引了很多游人。游人来了就要拍照,拍照就要发定位,还有人要开视频直播,但无法,因为老农的山谷里没有Wi-Fi,手机信号都收不到。好心人劝老农,你看这花美得很,开发了做个旅游景点,搭个无线网,建个咖啡厅,开个民宿,就是每年春天那么两三个月,就能挣够你一年的开销,总好过啃酸果子度日。但不知是出于惫懒还是怎么,老农什么都没做。没打算开发做旅游景点,甚至没有搭无线网。人们经过他的小平房,把头探进门,大叔,你这儿有Wi-Fi没有?老农说没有。人们都扫兴不已,一个个焦虑起来。
粉红的、粉紫的、粉白的花瓣从树上翩翩落下,落到绿绒般的草地上,落到清澈的小河里,风吹着,水带着。落日从山与山的缝隙间透过,静静抚在开花的树上,和树下的人们身上。如斯美景啊,不发朋友圈如何使得,他们一个个低头盯着手机,渴望着搜寻到哪怕一点点信号,嘴里不住地埋怨着老农的迂腐和落后。阵阵晚风吹过,光一点点流逝,人们从焦虑变得愤怒,这个老头!不识好歹!
那一年春天过后,再没有人来山谷看开花的果树了。不能发朋友圈,不能开直播——有什么好看的?
老农依旧一个人守着他的果园。热烈的春夏过后,锦簇花团就迎来枯萎。秋天花落时,老农常常伤怀,一个人坐在果树下啃着酸果子出神。偶尔有路人经过,都笑他贪恋花的娇媚,不知人之所以种花,正是因为图其果:老头儿,花不枯,哪儿来果?老农独自坐在果树下,默然听着路人的戏谑,他知道,没有人会问,摘下果子是为了什么?有没有人真的尝过它们的酸涩难咽?
他多么怀念美丽的花结出美味的果的日子。但他又是个爱花的酸人,在他看来,这一树树年复一年绽放着的美丽绝伦的花,有了酸涩果子的衬托,被平添一股哀伤,他想,这似乎也不是什么特别坏的事。它们以枯萎的方式成熟着,而他负责吞下一切的结局。
后来,老农决定转行当个没有Wi-Fi的花农,尽管世上已无人爱不能拍照上传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