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急性子遇上慢性子,谁更痛?
一直觉得这是个很有意思的相遇,真的不是一个人的痛。
当急性子的我遇上了慢性子的你,成功上演一部相爱相杀的喜剧。
最近身边真是见惯了这种情况,包括我自己也是一个急性子的拖拉狂。
A
朋友小柒还算不是个典型的急性子,李黎也还不算是个典型的慢性子,普普通通的两个人就这样不期而遇,互生好感。可能当初的遇见相互吸引的因素很多,但是真正的相处在一起,还是为我们闹了不少“喜剧”。
小柒喜欢把什么事情都提早完成,以把余出来的时间做更多的支配,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也能做最后的修补。
李黎喜欢什么事情都慢慢来,喜欢慢工出细活,把此刻的时光做成自己最开心的事情。
要什么时候洗衣服呢?小柒要坚持在周末出门前,把衣服都洗好,家里收拾干净,好等回来的时候拖着疲惫的身体美美的躺床上睡上一觉。李黎呢,则喜欢在回家后才开始洗衣服,收拾房间,出门前把自己收拾的酷酷的就可以了。
以至于家里衣服经常被堆着,整天被小柒催着干这干那。小柒不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赶紧做完去休息不更好吗?可能这个答案李黎也回答不了她,因为他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整天被小柒催来催去。
吃完饭第一件事是做什么呢?小柒当然是刷锅洗碗,而李黎则是跑到一旁先把要看的剧看完再去洗碗。可能刚开始两个人是情调但慢慢的就变成了争吵和不满。我不懂你为什么非要那么着急的去完成一件事,你不懂我为什么做事情非要那么慢,还要求那么多。
我被催的很痛苦,你则等的很着急。
作为旁观者的我们并不觉得他们各自的想法有什么问题,但是当事者也因为互相的不理解多了更多的埋怨和无语。慢慢的激情退却,剩下的想必大家也知道了。其实我们的性格并没有错,错的是我们相遇了,我却没有变成你想要的拖拉症,你也没有变成我想要的“斗志昂扬”。
番外:
有时候,人的思维方式真是奇妙。每个人的想法各不相同,有了不理解才有了更多的沟通,有了未统一,才有了更多的碰撞。其实,洞悉一件事情,不一定要走完全程的,这和刮奖一样,刮出一个“谢”字,就知道后面“谢惠顾”同志要上台扫兴了。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