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来源,知多少?
随着科技对商业的渗透越来越深,数据俨然已经是许多公司的核心资产。但无奈的是,很多公司还是被局限在「少量」的数据里。以至于,公司在做决策分析时,常常被拘泥于某些「壁垒」中,无法做出最优选择。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海量」的数据做支撑,进而突破「壁垒」,做出最优选择。

随着科技对商业的渗透越来越深,数据俨然已经是许多公司的核心资产。但无奈的是,很多公司还是被局限在「少量」的数据里。以至于,公司在做决策分析时,常常被拘泥于某些「壁垒」中,无法做出最优选择。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海量」的数据做支撑,进而突破「壁垒」,做出最优选择。
那么,怎么才能做到拥有「海量」数据呢?
1·多啦A梦的口袋——BAT

以BAT为代表的中国互联网企业,在数据领域可算是各有一方天地——百度的搜索数据、阿里的电商数据、腾讯的社交数据,我们可以更加形象地理解为BAT的数据就像哆啦A梦的口袋,囊括万象。
2·对接DMP

DMP(Data Management Platform),顾名思义就是大数据管理平台,是一个以用户为中心,进行全渠道数据管理的工具性平台。通过把分散的多方数据进行整合处理,既可以通过接口分发给DSP或ADX提升数字广告的投放效果,又可以通过挖掘和分析结果的可视化呈现指导出指导意义。
3·运营商数据

像中国传统三大运营商那样掌控着通信渠道,他们享有收集数据的先天优势。首先是,经过十余年的长期发展,可以说人人都是三大运营商的用户;其次是,基于用户而建立的数据中心,庞大的用户群可以不断地产生庞大的数据流;再者就是,数据都基于真实的用户而产生,所以数据更加鲜活可靠。
4·广告主数据

广告主的数据基于其强大的线下业务网络,数据相对真实但很细碎,再加上日积月累的积累过程,使得数据变得冗杂而庞大。如果可以一方面通过重定向提升转化率,另一方面通过lookalike拓展目标人群,还是非常有价值的。
5·ADX数据

在互联网程序化广告交易中,ADX 指的是广告交易平台,英文全称“Ad Exchange”,一种汇聚了各种媒体流量的大规模交易平台,是DSP实现受众精准购买的交易场所。
ADX平台既可以对接SSP、DSP,又可以通过SDK对接到移动端的APP,这促成了ADX成为数据的最终流向地,这无疑使得ADX的数据具有了多样性和总结性的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