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情皆孽,众生皆苦
![]() |
前段时间朋友准备开一本新书,说打算写重生题材的,故事背景就是天龙八部,还问我如果重生在天龙,会选择重生成谁呢?我想了半天,问他可不可以不要选天龙,因为在天龙里我根本不知道可以选谁。
这本书的基调实在太苦。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金庸的十四本武侠小说,书名和主题相关,基本都很直白,当年初看时唯一搞不懂书名想表达的意思的,就是天龙八部了。
最早看的一版天龙八部,是黄日华版本的电视剧,当时年纪太小,不明白“天龙八部”究竟是什么意思,还以为是说会有八条天龙,结果从头看到尾,除了降龙十八掌和龙稍微能扯上一点点关系外,再没看到和龙有一丁点关联的东西。当时的年龄,跟风看武侠只是图个热闹,不会过多去思考太深层次的问题,看不看得懂其实无关紧要,记住剧情大概就行。
天龙八部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高中之后,心智比以前成熟了一些,终于可以查查这个困惑很久的问题了。原来,“八部天龙”来源于佛教,所谓天龙八部都是“非人”,包括八种神道怪物,因为“天众”及“龙众”最为重要,所以称为“天龙八部”。
八部众是说,一天众,二龙众、三夜叉、四乾达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呼罗迦。这八个名称,其实我小学时就在看一部叫做《天空战记》的动画时背下来了,只是一直不懂意思所指而已。
天龙八部众,其实是以佛教之言来寓意世间众生,而这本小说的主题恰好在此:有情皆孽,众生皆苦。所谓八苦,即是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阴盛。以佛教的言语来解释,似乎有些晦涩,简单来说,就是整本小说中的人物,全被生老病死贪嗔痴恋所困,世间皆苦,无人不冤。
无论主角配角,每一个人都是有故事有血有肉活着的人,在小说史上,这绝对是一项令人叹为观止的宏大工程。当然,有关这方面的文章,网上分析的实在太多了,我不太喜欢赘述别人说过的话,有兴趣的话大家可以自己找找看。
回到文章最初的话题,如果重生在天龙八部里,你会选择谁呢?
将这个话题发到一个群里测试,结果大家几乎一边倒的选择了段誉。理由嘛,大理皇储,英俊善良,武功高强,文采风流,多金痴情,兄弟厉害,妹子环绕……即使以现在的眼光看来,也是个无可挑剔的高富帅。段誉在整本书中所占的篇幅是最多的,他除了自己独立的故事,更是全书针线,贯穿始终。
大理段氏是皇室,也是武林世家,作为叛逆的官富侠二代,他最直接的反应就是讨厌自己天生就可以得到的一切,他不愿意学武功,不想当皇帝,反而醉心于佛经,想当一个博学多才的儒雅书生,始终一副与世无争的姿态。这在所有为功名利禄争斗一生的人看来,简直是不可理喻。其实,最容易得到的,反而是最不珍惜的,无论这东西在外人看来多么珍贵。
段誉一生为情所困,他如同段正淳一样,对见过的每一个美丽女子都产生过向往,在剧情刚开始逃出大理后,他遇到的第一个喜欢的女子就是木婉清。
水木清华,婉兮清扬。
这个来自于诗经中的名字的女子,是我在天龙整本书中最喜欢的女性角色,虽然戏份不多,但无论是出场的惊艳以及痴情的幽怨,总是在很多年后想起那些文字都觉得记忆尤深。可惜当时看电视剧时,毕竟官方认定的女主是王语嫣,她的戏份少,也是没办法的事。
金庸小说中,拥有“神仙姐姐”这个称呼的,有两个人。
一个是小龙女,一个是王语嫣。很多人不熟悉小说的人在提到“神仙姐姐”这个名字时,经常会将两个人弄混,起初我没想明白原因,后来仔细想了想,我觉得可能是因为李若彤和刘亦菲都同时饰演过这两个角色,所以很容易在视觉记忆上让人将两个身影重合。
不过在我心中,小龙女和王语嫣始终都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角色,王语嫣和阿珂,是金庸小说中我最无感的两个女主。小龙女是大多数人心中公认的神仙姐姐,而王语嫣,只是段誉心中的“神仙姐姐”。
第一次完整看完天龙八部的故事,看的是2003张纪中版本的电视剧,后看的小说。当时这部剧播完一两年,天龙八部就发布了世纪新修版,重新修改了结局,我第一次看的小说是新修版,回头又找了找之前的三联版本对比了一下,最终还是觉得新修版更合理更容易接受一些。
段誉初见王语嫣,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算初见了,因为在此之前,他已经见过两张相似的脸了,一个是无量山洞的玉像,一个是王语嫣的母亲王夫人,而段誉的痴,则是源于对玉像一见钟情的痴。他觉得王姑娘熟悉亲切,王姑娘却并不知道原因。
王语嫣的性格,在很多方面其实很随她母亲王夫人的,谈不上心狠手辣,却也说不上善良,痴情而又绝情,这些特点绝对是和“神仙姐姐”的气质无关的。可能更像一个现实版的高冷女神,在修新版中,王语嫣的女神光环被弱化了很多,段誉不再会像以前一样,一见到她就扑上去嘘寒问暖,生怕唐突佳人,而是经常会将王语嫣与阿碧木婉清对自己的态度下意识地进行比较。
新修版结局时,段誉再次见到了玉像:
段誉再次见到玉像,霎时之间,心中一片冰凉,登时明白:“以前我一见语嫣便为她着迷,整个心都给她绑住了,完全不能自主。人家取笑也罢,讥刺也罢,我丝毫不觉羞愧。语嫣对我不理不睬,视若无睹,我也全然不以为意。之所以如此自轻自贱,只因我把她当做了山洞中的‘神仙姊姊’,竟令我昏昏沉沉、糊里糊涂,做了一只不知羞耻的癞蛤蟆。那并不是语嫣有什么魔力迷住了我,全是我自己心生‘心魔’,迷住了自己。
王语嫣的痴情是对慕容复而不是段誉,甚至在新修版中,她更爱自己的青春容貌,让段誉一起共同寻找武功秘笈驻颜,失败后大怒毁坏玉像,这种行为对于神仙姐姐而言,未免有些失态。
众女兀自在议论玉像,一人道:“只有这玉像才能真正永葆青春,再过十年也不会老了半分,但王姑娘到了那时候,却已满头白发了。”王语嫣听了,心中微微有气,一瞥眼间,从壁上悬着的铜镜中见到了自己的容貌。此时怒气正炽,平时温雅可亲的形相一时尽失,与妩媚可喜的玉像相比,更是相去甚远。 王语嫣心道:“长春功的秘诀多半藏在玉像中!”随手便将玉像一推。 砰嘭声响,玉像倒地,像首登时破裂,一半头脸掉落地下,衣衫也即碎开。四姝惊叫逃开,晓蕾叫道:“王姑娘!”王语嫣抢到玉像之旁,见玉像头颈中空,便伸手到空处掏摸,只摸到一把玉石碎片,还有些零碎头发,当是无崖子制像时所遗留。 段誉劝道:“只怕当真并没不老长春功。即使是不老长春功中的人,也不过寿命较长、身体较健朗而已。道家说生死,曰‘齐天地’、‘坐忘’,只是叫人看开一点。佛家视生为苦,老死为必不可免。释迦牟尼教训众弟子:‘人生八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离别、求不得、五阴炽盛,乃有忧悲大苦恼聚,此苦之聚。须知色无常,受、想、行、识无常,非我。’嫣妹,人的色身是无常的,今天美妙无比,明天就衰败了,这大苦人人都免不了!” 只听王语嫣叫道:“我不要无常……”掩面向外奔出。
因为早已对表哥慕容复情根深种,所以无论段誉做什么,其实都并不会改变什么,在枯井中突然的转变,让很多人都觉得太过突兀。以至于在新修版中,金庸重新修改了王语嫣的结局,将段誉对于她的痴,解释为了在无量山洞中看到“神仙姐姐”玉像的心魔,最终,玉像碎了,心魔也就不在了。
段誉知慕容复神志已乱,富贵梦越做越深,不禁凄然。又见王语嫣和阿碧随着慕容复,显得无聊落拓,怜惜之念大起,只盼招呼她两人和慕容复同去大理,妥为安顿,却见阿碧与王语嫣瞧着慕容复的眼色中柔情无限,而慕容复也是一副志得意满之态,心中登时一凛:“各有各的缘法,慕容兄与语嫣、阿碧如此,我觉得他们可怜,其实他们心中,焉知不是心满意足?他们去了大理,心中未必高兴,我又何必多事?”
新修版的结局,王语嫣最终还是随慕容复去了,即使他变成了一个疯子。
有情皆孽,众生皆苦,神仙姐姐也未能幸免。
![]() |
2017-03-21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