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的头脑和我们想的不一样
我是一个不太喜欢凑热闹的人,尤其是和长辈们呆在一起,别扭不说,还需要注意很多人情世故。
稍微有些话没考虑周全就说出口,事情细节处理略微不当,就都容易成为议论的焦点。
上午,去女方家里相亲了,在递烟给长辈的时候我说了一句,您有抽烟吗?
回到家里就被"众人批斗"了,说我不懂人情世故,递烟给长辈的时候不应该问对方抽不抽烟,而是应该说请他抽烟,不管他到底有没有抽。
类似的细节还有很多,例如递烟的时候要拿出两根烟,不管是不是只有一个长辈,大概是好事成双的意思吧。
不过早上还有出人意料的情况发生。
在女方家里喝茶期间,不知怎么回事,一个茶杯裂成了两半。这个意外虽不算什么,但对于双方而言,很尴尬,是个不好的征兆。
当然,我是不迷信这些的,也没必要从科学角度分析一个茶杯是如何突然裂开的。正所谓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福和祸从来都是一起的,不能单角度思考问题,即使是从科学角度出发。
我反驳他们说,工作时候有人递烟不也是这样说吗?装着样子问对方抽不抽烟。
家人替我解围说,我家孩子在外面读书读多了,不太懂人情世故。而令我没想到的是,一个媒人说的话。
她说,这些孩子长年在外面读书,脑袋里想的东西和我们不一样,是被政府洗脑和控制了。
这话咋听起来没什么问题,但从一个不识字的农村妇女嘴里说出来,还是很令我惊讶的。
我回想起九年义务教育以来的历史教科书上写的那一行行光辉事迹,不禁觉得她真的是一语中的。
大概在大学以后,才知道,所谓的九年义务教育只是教你识字而已,课本上说的知识大部分都是可疑的,没用的,不如不读的好。
拜健忘症所赐,现在我能想起来的知识点已经不多了。
我们曾以为自己读了很多书就会离真相越近,却没想到,有时候恰好是背道而驰。
我们也没有资格嘲讽那些读书少或没读过书的人,有时候他们的话,往往让你陷入了沉思。
记于二零一七年四月六日
-
gogan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2-12 18:3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