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之清明的故事
清明小长假的第一天,妈妈起了个大早。她去家附近的连锁店买来了江南特色的时令点心——青团,给爸爸和小鱼当早点。“小鱼,该起床了,今天的早餐给你吃一样你从来没吃过的好东西哦。”妈妈一回到家,就走进小鱼的房间,推了推小鱼。“不嘛,我还要睡一会嘛。”妈妈捏了捏小鱼的鼻子,“今天天气不错,我们等你吃完早饭,一起出去玩怎么样?”小鱼一听到玩,立即坐了起来。“妈妈,那我起床啦。”
小鱼洗漱完毕,来到了餐桌前,妈妈递给他一个青团,“这叫青团,你要一小口、一小口慢慢吃,别噎着。”“好。”小鱼接过一个青团,小心翼翼的吃了起来。他吃着吃着吃到了最爱的豆沙,“妈妈,青团甜甜的,真好吃。”“青团是江南地区的特色,外边那层黏黏的皮是用糯米粉做的。”“妈妈、妈妈,为什么这个皮不像饺子那样,白白的呢。”小鱼突然问道。“青团、青团,自然是青色的啦,它外面的皮,是用艾草或者青菜汁染成的,对于我们上海人而言,这是清明祭祖的供品呢。”“妈妈、妈妈,什么叫清明祭祖呀?”小鱼听到了一个新的名词,很好奇。“清明是一个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在这一天,我们很多人通常会去埋葬我们祖先的地方看一看,为他们带去点好吃的,顺便去打扫打扫他们的墓地。”小鱼若有所思,“妈妈、妈妈,你刚刚说出去玩,是不是就是去那边玩啊。”“当然不是,我和爸爸已经提前去祭祖过了。等会,带你去植物园赏花。”“妈妈,不要,我想去游乐场玩。之前去公园看过花了呀。”“每个时节,开的花都不一样,到了清明节,开的是桐花,到时候呀,一簇簇的白色桐花盛开在树上,要是花落了,就像下雪一样,特别有趣呢。”“可是,我还是想去游乐园嘛。”妈妈想了想,“要不这样,你刚吃完早点,不能马上出去玩,妈妈先帮你讲一讲清明节的故事,然后呀,我们就去游乐园玩,怎么样呀?”“好啊,好啊,听故事啰!”小鱼自觉地跑到沙发上坐下。妈妈拿起了一本关于清明节的故事书,搂着小鱼,开始读了起来。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用各种办法迫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听到了哥哥被杀的消息后,立即带了一批人逃跑了。在逃跑的过程中,他们有时候没东西吃,有时候没地方睡,受了很多苦。最后,很多人都坚持不下去离开了,只剩下几个人跟着重耳了。这其中有个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重耳对他非常感激。再后来,重耳经过努力,回国做了皇上,也就是后来的晋文公。
那些曾经帮助过晋文公的人都过上了好日子,唯独介子推带着他妈妈躲进了一座叫绵山的山中,不愿再见到晋文公。晋文公想了个办法,他让人放火烧山,他以为介子推看见着火会带着母亲逃出来,但是他没有想到,大火烧了三天三夜,还是没看见介子推出来。后来他上山一看,只见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死了。晋文公很后悔,于是为了纪念介子推,他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冷的食物。
第二年春天,晋文公上山祭奠,表示哀悼。到了介子推的坟前,只见去年那棵烧焦的老柳树死而复活了。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是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把一根枝条掐了下来,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寒食、清明这两天后来就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在北方,大家吃的是枣子饼、麦糕等;在南方,则为青团和糯米糖藕。再后来,人们习惯把寒食和清明合并在一起过,变成了如今的清明节。每届清明,人们吃寒食、去祖先的坟上扫墓、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对先祖的怀念。
虽然小鱼对这个故事的很多内容还不理解,但他还是听故事听得很认真。“妈妈,今天我们出去玩之前,去看看我们小区里有没有清明柳好不好?”“好啊,穿上鞋子,我们出发吧!”妈妈笑意盈盈地看着小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