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读三国志霍王向张杨费传
这一章都是好的,德行比较好的当属杨洪。
霍峻以几百人对一万人能坚守城池一年,还能出奇兵,实在不简单,可惜死得早了。儿子霍弋算是继承了遗志。
王连也是守城,不过拒的是刘备,当然后来还是降了,管理政事也还不错。
这里有个小插曲,他劝诸葛亮不要去打南方郡县,认为不值得诸葛亮亲自去。诸葛亮则觉得朝中没有人比得过他,不至于吧,这也太自大了点,毕竟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呐!
向朗因为马谡被诸葛亮免职,结果转而做学问,反而有另一番天地,也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啊!
张裔是开成都向刘备投降的,结果遭人所害到了东吴,一直也是隐居,没有建树,孙权连他的名字也没听过。后来见到显摆了一下,还后怕孙权会留下他。回了国诸葛亮也是很看重,高官厚爵。还是不忘本,肯照顾同乡的妻儿。只是后来和杨洪有嫌隙,诸葛亮也批评他不对。
杨洪刚正不徇私,做人坦荡,有主见,当机立断,是个能成大事的。因为张裔儿子犯错没有留情和张裔有嫌隙,而且觉得他不适合职务而推荐向朗,不过事后向张裔和盘托出,没有隐瞒,也是磊落。
费诗因为反对刘备称帝被贬,这种事上,野心和曹操的也都是一样,所以费诗下场也不会例外。
但是有个小细节,诸葛亮想策反孟达,孟达动心了,结果被诛杀的时候诸葛亮也没有出兵相救。诸葛亮说他没有坦诚之心,可是诸葛亮又何尝不是,孟达是不怎么样,所以利用了也就利用了是吧!
最后还是记下陈寿先生的评语:霍峻孤城不倾,王连固节不移,向朗好学不倦,张裔肤敏应机,杨洪乃心忠公,费诗率意而言,皆有可纪焉。以先主之广济,诸葛之准绳,诗吐直言,犹用陵迟,况庸后乎哉!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