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老腔:木凳里敲出黄河船夫的故事

3月30日上午,借参加2017年潼关旅游推介高峰论坛之机,我与各旅行社及户外运动的朋友等,一起冒雨前往“十里画廊·慢游潼关”景区、潼关黄河湿地公园、杨震廉政教育基地、潼关东山景区、潼关古城及潼关首饰城等地参观游览,并观看了极具当地特色的潼关老腔表演,领略了潼关全域旅游的美好未来。


潼关老腔是以黄河上的船夫为背景刻画的船夫生活片段。他们休闲时敲着船帮、木凳,用最简单的乐器做充满黄河文化乡土气息的唱腔进行集体演唱。相传黄河老腔发源于秦,兴盛于清,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后来人们把它用于农村的喜庆社火和婚丧嫁娶,得以源远流长的传播2009年以来,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2015年11月9日,潼关老腔曾应邀赴南韩演出并获中韩文化交流大使和演出一等奖。


近年来,潼关县按照“党政齐抓、城乡一体、产业融合、全域景区”的工作思路,在布局上依托“山、水、关、城、金”五大优势,实施八大工程、搭建四个平台,构建“一城三园一街”和“十里画廊•慢游潼关”两大旅游体系,打造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矿山公园、国家湿地公园和国家历史文化名街,努力把潼关旅游业打造成规模大、实力强、效益好、可持续发展的新型产业和人民群众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实现由旅游资源大县向文化旅游名县的跨越发展。(视点阿东)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