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谈成功方程智慧

人生是命运和因果法则经纬线交织而成的图画。提升心性,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你就可以与宇宙意志连接。
《活法》、《干法》、《企业家成功之道》、《新经营、新日本》、《追求成功的热情》、《拯救人类的哲学》、《稻盛和夫的哲学》、《企业家成功之道》、《敬天爱人》、《提高心性,拓展经营》
在过去十年,德鲁克武装了我们的头脑;在未来十年,稻盛和夫将充实我们的灵魂。
不拘一格,独辟蹊径——不断创新,才能不断前进
愿望 指南针 前进=实现创造目标
创新之路需要有“正确的地图”作为指引。打个比喻,创新的道路就像小船航行于漆黑的大海之上。这时没有灯塔,没有星光,小船要想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海面上保持正确的方向,就必须依靠地图和指南针来指明道路。否则,小船就会在海上困顿迷茫,不敢前行。
——稻盛和夫
今天的坚持 明天的进步=后天的成功
在开拓前人未涉的领域时,在自己的心中,必须具备有指引方向作用的指南针,借以坚定前进的信心。所谓心中的指南针,就是类似于“信念”的强烈愿望,就是指在达到成功之前绝不放弃,一步一步前进,天天钻研创新,日积月累直至成功。
——稻盛和夫
通用电气公司总裁韦尔奇说过:“一旦你产生了一个简单的、坚定的想法,只要你不停地重复它,终会使之成为现实。提炼、坚持、重复,这是你成功的法宝,持之以恒,最终会达到临界值。”
平凡工作 不断创新=飞跃提高
无论多么渺小的工作,都要抱着问题意识,采取积极的态度对现状进行改良。
——稻盛和夫
。
张瑞敏曾经说过: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只要我们在工作中不断改善、不断创新,耐住寂寞,从点滴做起,我们的企业就必将越来越好。
富有创造性的文化 富有创造性的人才=永保创造性的企业
永远保持创造性是企业得以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而要使企业保持创造性,就要在企业内部营建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文化氛围。而人才是先进企业文化和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创造者和传播者,人才在企业创造性文化中起着基础性和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要充分开发企业人才的创造性,这样才能使企业可持续发展。
——稻盛和夫
持续的热忱,会为成功加分
学生更喜欢听热情洋溢的老师讲课,相应地,员工喜欢跟随精力充沛且高度投入的领导一起行动,而且员工也更容易被诚恳执著的领导所感动。员工都喜欢选择与那些有理想、有目标、有偏好的领导一起前进。
——稻盛和夫
成就=能力×创新×态度
现代企业竞争中,知识和信息固然重要,但真正能决定胜负的是创造力。
——稻盛和夫
乐观豁达,积极向上——良好的心态,为工作加分
热爱 认真 努力=实现职业理想
工作最重要的目的在于通过工作来磨炼自己的心志、提升自己的人格。
——稻盛和夫
古罗马斯多葛派哲学家们曾经说过:没有卑微的工作,只有卑微的工作态度。
乐观向上的心态会扭转你的人生
我们无法选择出生于什么样的年代,我们也无法改变整个社会和所有人;但是,我们可以选择对待生活的态度,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思考方向。
——稻盛和夫
作家罗伯特·舒勒在《成功无终结,失败非绝对》一书中的话: “对人生保持正面的看法是成功的先决条件。”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向工作倾注爱情,使事业之树常青
其实最好的老师,是向工作所倾注的爱情。当工作进入瓶颈时,对工作的爱情能让你倾听到产品发出的“哭泣声”,提示你去寻找并找到解决问题的线索,使你的事业柳暗花明,进入一个新的境界。
——稻盛和夫
。
纪伯伦有一首诗是这样写的。
“生活的确是黑暗的,除非有了渴望;
所有渴望都是盲目的,除非有了知识;
一切知识都是徒然的,除非有了工作;
所有工作都是空虚的,除非有了爱;
当你们带着爱工作时,你们就与自己、与他人、与上帝合为一体。”
热爱工作,工作=天堂;不热爱工作,工作=地狱
一个良好的态度同样会激发我们对于工作的责任心。
——稻盛和夫
洛克菲勒关于工作意义的精妙表述,不禁让人震撼。“倘若你视工作为一种乐趣,人生就是天堂;抑或你视工作为一种义务,人生无疑就是地狱。”
敬业 从一而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那些把自己一生托付在某种职业或某个领域,以长期的耕耘去一点一滴地累积实力、磨炼技术和自我的人,总是特别有魅力的。
——稻盛和夫
勤恳 扎实=发挥自己的潜力
单纯把劳动视为一种获取生活所需的物质手段,是一种错误。劳动中蕴藏了磨炼心智和培养人格的重大意义,劳动是人类借以提升心性、实行精进的场所。
——稻盛和夫
高尔基说过,我们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人的灵巧双手创造出来的。只有人的劳动是神圣的。歌德也说过:劳动可以使我们摆脱三大灾祸——恶习、寂寞和贫困。
志存高远,厚积薄发——有远见,才得以成大事
熟悉工作+预见结果=最大效益
如果想成就某项事业,自己就应该时时在脑海里仔细描绘自己心中期待的工作的最佳状态;同时对实现这个理想的过程也要反复地进行周密的考虑。
——稻盛和夫
高于极限的目标=高于极限的回报
在设定目标时,要根据你未来的能力来定,而不是着眼于现在的能力。不要觉得目标高就是不切实际,我们现在做的很多工作,在三五年前看来,不也是抱着怀疑的态度说“不可能”、“完成不了”吗?但是现在看来,这也只不过是简单的工作而已,因为我们的能力已经发展到了能够完成这些工作的程度。
——稻盛和夫
以百米赛速度奔跑=赢得最后胜利
人生相当于是一场场的马拉松比赛,只有始终以百米赛的速度奔跑才有资格赢得最后的胜利。
——稻盛和夫
放弃不是终点,而是起点
即使在工作被逼入“计穷策尽,已无办法可想”、不得不放弃的地步时,也不是终点,而是第二次开始的起点。
——稻盛和夫
西齐弗因为受到宙斯的惩罚,每天都要把一块石头推到山顶,可是他费九牛二虎之力推上去的石头,到夜里都会自动滚下来。可是西齐弗还是照样往上推,永不放弃。最后宙斯无可奈何,恢复了西齐弗的自由,让他重返天庭。西齐弗这种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成功能考验人,苦难能教育人
不仅苦难对人生来说是一种考验,如何正确对待成功和幸运也是至关重要的。
——稻盛和夫
比尔·盖茨有一句名言: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
目标+祈祷=行动的一部分
无论多么遥远的梦想,只要内心强烈地祈求,那么我们就一定能够成功。当我们祈祷、祈祷、再祈祷,直到把梦想渗透到潜意识中去的时候,梦想本身就是行动的一部分了。
——稻盛和夫
稻盛和夫曾经说过,“能用自己的力量去创造自己美好人生的人,一定拥有超大的梦想和超过自身能力的愿望。”
认识自我,超越自我——不断自我完善,打造自身实力
承认劣势,卸下伪装,才能走得更远
任何人都有缺点,人不应该否认自己的缺点,应该接受这个事实、卸下伪装。这样,才能释然地向前迈进,逐步超越自我。
——稻盛和夫
传说普罗米修斯创造了人,但是又在他们每人脖子上挂了两只口袋,一只装别人的缺点,另一只装自己的,他把那只装别人缺点的口袋挂在胸前,另一只则挂在背后,因此人们总是能够很快地看见别人的缺点,而自己的却总看不见。
超越自我=实现更远的目标
一个人,最伟大的能力就是超越自我,把自我挑战当成一把锐利的刀,聪明地用它去斩除旅程中的荆棘,超越巅峰,超越自己,才能向更远的目标迈进!
——稻盛和夫
稻盛先生对玛格丽特·米歇尔的小说《飘》中描写荞麦的一段话记忆犹新:“我们不要做小麦,而要做荞麦,小麦在大风过后会被刮断,而荞麦不同,它的体内有足够的水分,在大风吹来之时,能柔韧地弯腰,大风过后,仍能立起,昂起头茂密茁壮地生长。”
认识缺点的智慧 弥补缺点的勇气=克服缺点
第二电电非常清楚自身的缺点,如果不是有克服缺点的勇气,那么第二电电根本不会加入到通信事业的竞争中去;如果不是全力以赴地用最大的热情和干劲儿去弥补缺点,那么第二电电也不会取得成功。
——稻盛和夫
歌德曾说过:一个目光敏锐、见识深刻的人,倘若又能承认自己有局限性,那他就离完人不远了。
有胆无识狂为勇,有识无胆多空谈
倘若没有排除万难、坚韧不拔、坚持奋斗到底的勇气,那么一切知识便立刻灰飞烟灭,没有勇气作支撑的知识是一盘散沙,无用武之地。
——稻盛和夫
“有胆无识狂为勇,有识无胆多空谈”
其实杰出者与平庸者的差距,并不简单地在于知识的多寡、专业的优劣,而在于谁的经历丰富,见多识广,遇事不慌,有一种运筹帷幄的胆识和气度,对于任何情况都能应对自如。
关于知识、见识和胆识,一般的解释是:知识的意思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见识的意思是见闻、知识;胆识的意思是胆量和见识。
知识大部分是从书本上得来的,基本上属于理论范围;见识是在知识的基础上有一定的实践;而胆识则是人的能力和魄力,是才华和知识的集合。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重叠成功人的脚步。
内心的平静会带来思考的深入
在忙碌的生活中,抽一点时间让自己摇摆的心安静下来,目光时常能审视内心的人,才能找到内心的平静,让思考更深入。
——稻盛和夫
稻盛先生说“生命是一个不停飘移的过程”,我们所走过的每一个地方,遇到的每一个人,也许都将成为驿站,成为过客。也许你喜欢追忆,喜欢回顾,喜欢铭记。蓦然回首时却发现,深深刻在心里的那些东西早已在岁月中化成遗忘了的残影碎片,不要让心太累,不要追忆太多已不属于自己的人和事,让自己的心有休息的时刻。对于曾经的驿站,只能剪辑,却不该驻足;对于曾经的过客,只能感激,却不能强留。只有生命的脚步地不停向前迈进,才可能在生命逝去的时候找到自己的心灵归属。
成功需要策略,但策略不等于阴谋
正如人生需要策略一样,企业经营中也需要策略;但是,这是指企业在正确的轨道上进行自我规划和发展的战术战略,而不是不择手段地用阴谋诡计打击对手。
——稻盛和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