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兽
1
以太兽是一种悬浮在空气中,专门吞食以太的生物。
它们的身体无色透明,大部分时间呈现一团云的状态。
2
以太兽的发现被认为是21世纪的物理学十大进展之一。在21世纪前中叶,“以太”一度被认为是无稽之谈。后来随着量子实验仪器的进步,人类惊讶地发现自然界是由一种奇妙的弦波组成的,于是重新将其命名为“以太”。不仅如此,人类还发现了这种弦波中存在的一种不稳定、可随波形跃迁的独特生命体。发现人WalterCarton教授拒绝了用自己的名字缩写WC为其命名,而是谦卑地将其命名为“Ether Traveler”(缩写E.T.,中文简译为“以太兽”)。WalterCarton教授也因此在20年后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3
以太兽本质上也是一种生命体,它拓宽了我们对生命形式的认识。
以太兽可以在宇宙的11个维度之间自由穿梭,因而造成了我们眼里的“不稳定”现象。毕竟,人类只生活在固定的3维空间里,不能像以太兽一样去往其他维度。
以太兽并不像猫狗一样有固定而僵化的形态,当它们心情好时会凝聚成不同的形态并在我们面前展现,科学家将这个过程称作“以太兽的塌缩”。当它们心情不好时则会重新变成波的形态,在我们面前消失地无影无踪。科学家们相信历史上若干有记录的灵异事件都是由以太兽的变形引起的。
4
以太兽没有声带,因而无法发声。作为一种波状态的生命体,靠声音传递信息是原始而低效的。以太兽会直接和动物的脑电波叠加,因而可以读懂人类、牛马或者其他动物的思想。但是以太兽没有自己的文明和社会组织,因而它们似乎不理解诸如“荣誉”“权术”这样复杂的词汇,只能感受到愤怒、恐惧、喜悦等比较原始的情感。
令人惋惜的是,我们的科技水平制约了我们同以太兽的交流。科学家们只能测出以太兽表达的若干波形,并不能读懂其具体含义。如果可行的话,我们也想听以太兽描述宇宙的其他维度是什么模样。毕竟在我们的有生之年,我们无法体会和感受其他维度的绚烂多彩。物理学家正和语言学家合作,夜以继日地在实验室里研究以太兽传递给我们的神秘波形,期待能在下个十年里和以太兽展开交流。
5
以太兽虽然能在11个维度里穿梭,但有一些以太兽似乎更愿意待在我们的3维世界里,和人类为伴。
以太兽可以以人类的以太为食,跟人类结成固定的伙伴关系。有一些人相信,他们“收养”的以太兽伙伴能帮助他们的灵魂前往极乐世界,因而在以太兽发现的20年后兴起了一股收养以太兽的风潮。
目前全世界已有3万多人成功和以太兽结成了伙伴关系,他们大多数生活在地球板块交界处的不稳定地带。
6
如果你想收养一只以太兽,就需要完成以太兽的契约仪式。
大部分人是使用以太镜发现并追踪以太兽,然后将其捕获并留在身边饲养3-7天,让以太兽习惯以自身的以太为食。
如果7天后以太兽仍然不肯接受你的以太,就说明你和这只以太兽无缘,必须将它放生。
当然也有小部分以太充沛的人类,可以立刻驯服以太兽,当场喂食成功完成契约仪式。
一般每个人最多可以饲养2只以太兽,否则会消耗过多的以太,有生命危险。
偶尔也会有精神力强劲的人可以同时饲养3只以上,据说欧莱姆修道院的僧侣们每人都可以饲养5只以上。
7
被驯服的以太兽在接受人类以太后,每次塌缩后的形态会逐渐改变,并显现颜色。
根据主人的个性不同,以太兽塌缩后的形状和颜色也不同。比如在温和主人身边的以太兽多是圆润的米黄色;在暴烈主人身边的则多是狰狞的鲜红色。所以,当你看到带着以太兽出来遛弯的人时,根据以太兽的样貌就可以推断出主人的性格。
8
以太兽是不需要睡觉的,因为它们没有身体或大脑机能需要恢复。
在你睡觉时,以太兽伙伴会继续在你身边游荡。当它们感知到危险时,会向你传递强烈的电波信号,使你苏醒。报纸上曾经报道过,某位收养了以太兽的老奶奶在冬天夜里睡觉时,因煤气炉泄露而呼吸心跳逐渐减弱时,被以太兽强行唤醒的案例。
9
大部分人相信和以太兽结成伙伴关系对自身的健康是有利的。他们常常用“更强大”“更安全”“获得了不可思议的力量”等字眼来描述自己。
但是科学家对此持保留态度。目前没有任何数据能够支持收养以太兽对人类有益或者有害的结论。
“我们一直盯着你呐。”科学家们说。除了紧锣密鼓地研究以太兽传递给我们的波形外,科学家们也时刻关注着以太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大多数科学家认为以太兽是有智能的,问题是它们的智能发展到了哪个阶段?以太兽会不会教给我们新的知识和技能,甚至引发新一轮的军备竞赛?
一切的答案,都在路上不远处向我们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