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乡遇故知
前段时间,没有防备的见到了家乡人,感动之余满心欢喜。干上一份工作的时候,得到了太多眷顾,同事们像长辈一样提点帮助我,教会我知人识面,我小心翼翼地做着自己,一晃待了两年。两年后我还是小心翼翼,唯独在熟悉的人面前才释然,就像鸟儿一样放飞自我,吃奇怪的食物,穿奇怪的衣服,做奇怪的事情,好像只有他们才能包容奇怪的我一样,之所以说奇怪,因为总有人不理解,少见便多怪,遇到理解的人时就显得弥足珍贵。 那天,阿姨早早的就出发了,我没想到她这么着急就来了,我是很担心她的,考虑许多因素,怕她找不到路,怕她身体不舒服,从我家乡到东川要坐五个小时的客车,上了年纪的人身体不太好了,我怕她身体吃不消,天气热容易晕车,阿姨血压还有点高,漫长的几个小时,多少有些担忧。 那天我请了一天假,工作日进城挺麻烦,耽搁了些时间,下午三点阿姨就到了,在车站等了我半小时,下午三点是东川温度最高的时候,三月的东川遇到晴朗的天气时,由于特殊的地形,周边山高树少,到了这几天气温已经升高了好几度,阿姨来得匆忙,我忘记叮嘱她带上薄衣服,等见面的时候,阿姨穿着厚厚的毛衣,脸色通红,我满脸羞愧,怪自己考虑不周。 人生四大喜,一是久旱逢甘雨,第二就是他乡遇故知,在他乡见到熟悉的长辈,说伙伴更贴切,说长辈疏远了,阿姨虽然年纪大,思想却很先进,想法时新,五十几岁的农村妇女像阿姨这样开明的人太少,上世纪七十年代读高中的人不太多,尤其是农村,家庭困难,经济落后,重男轻女,常常举家供一个子女读书,特殊的地方举村才能供一个大学生读书,阿姨说她这辈子最遗憾的事就是高中必后没有再接着读大学,家里实在供不起,求学的路只能不了了之,回家结婚,生儿育女。平时我们谈论事情的时候,阿姨很愿意倾听学习,至今她还在学习使用智能手机,过年那段换了一个新手机,用起了微信,发照片,发消息,阿姨常说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不能落于人后。 那天我带着阿姨逛了很久,从剀通路到白云街,从古铜路到美食街,我去过的地方都一一带着她走了一遍,平日里散步的东起路,遮阴纳凉喂鱼的公园,我的足迹走到哪,记忆就停留在哪,一路上絮絮叨叨,巴不得把我所以的经历都说给阿姨听,我的喜悦,我的孤独,我的渴望,我的梦想。我也听着阿姨讲着我离开后的种种,只能听着,一点忙也帮不了, 而我自己一直以来都是被保护的那个人,除了力所能及别的都做不了,但是我仍然相信,生活没有一帆风顺,艰难的处境困不住勇敢的人。 第二天早早的,我送阿姨到车站坐车,抢着买了车票,我自己也准备回小镇上上班了。这一行,给了我许多期盼,在陌生的地方有了些许甜蜜,家乡人的关心和关怀,想起来是一种格外特殊的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