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肇庆】黎搓古村落,从易儒到家原周庄,最现代的传统守望……

以水为脉
以屋墙为围
以石为基
黎搓八卦古村
最鲜明的特征
据说,黎搓古村初为周姓人开村,因四面环水,颇具典型的江南水乡特色,而原称“周庄”。

南宋嘉定年间(1208-1224年)和明永乐年间两姓人开始住在村中的低洼处,由于当时没有水利堤防设施,低洼地带常受洪水淹浸,所以他们才纷纷把房屋建于村中的小山冈上。

小山冈形状酷似一只美丽的小凤凰,故又名“凤冈”。凤必朝阳,精研儒学文化和周易风水学的苏,蔡两姓村民便选择凤冈的东面或东南面居住,以祈村庄如八卦一样,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及后是八八六十四卦相,最终生生不息……

黎搓八卦古村聚族而居,苏、蔡两姓融住一村,苏姓人靠近周姓而居住于东北方,蔡姓人靠近苏姓而居于西北方,房屋依岗而建,环水而设,按照八卦形状布局修建的一座紧挨一座的条形屋子像木筏一样浮在水面上,于是就把村名“周庄”改为“黎搓”。“黎”有“众多”的意思,“搓”即“用竹木编成的木筏”,“黎搓”则是指“众多的木筏”。

99条巷道,无论是18条主巷,还是84条横巷,只要你步入其中飞任何一条,你都会不由自主地陷入深幽与回环之中。


那一条条窄窄的、长长的、似通非通、曲折相连的深巷,那一块块清瘦而不嶙峋、孤独而不寂寞的石板,无不写满浓浓的古意,与榕树、门楼、炊烟、祠堂香火一起,任春风吹散年代的久远,任秋雨零落岁月的荒芜。

每一处风景
每一栋建筑
每一个看似普通村落
都是一段故事
都记载着一段历史
承载着许多人的回忆
本文来源:转载“文化肇庆”微信公众号图文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