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关三叠诉别离高山流水遇神仙
2月7日,我离开了天津去南方几个省市。
本来主办方安排了十五天的计划,可是没有想到的是,这一走就是五十天的行程,历经了十个城市,行程超过了五千公里。
在阳光、月色、云雾、落雨中一路前行,已经成为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从开始的兴致盎然、到后来的厌烦与疲惫,再到后来感受到御风而行的快乐,这一路对我来说也是一次成长之旅。
虽然日程紧迫,
行前一天,
2月6日,
还是在琴馆坐了一天,
饮茶、听古琴。
她为我弹奏《阳关三叠①》。
长亭柳依依,渭城朝雨浥轻麈,客舍靑靑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长亭柳依依,伤怀伤怀,祖道送我故人,相别十里亭。
情冣[zuì]深,情冣②深,情意冣深,不忍分,不忍分。。。。。。
多少句不忍分,
也无法挽留住我这颗浪迹天涯的心?
后来,
在那五十个日出日落中的无数瞬间,
我也无数次问过自己。
浮萍般的飘飘荡荡,
难道也是我的宿命?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快乐与痛苦,
我也有自己的使命。
![]() |
历经五千公里的披云戴月终于还是转回了起点。
昨天又到琴馆,
品到熟悉的茶,
还是那曲《阳关三叠》。
小城的清晨,灰蒙蒙的天空撒下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忧郁的雨滴沁湿了轻扬的尘土。驿站外面几棵遥望远方的柳树,垂挂的枝头点缀着阵阵新绿,令人既怜又爱。友人饮下了这杯热酒转身而去,渐行渐远的身影隐没于灰色的天际。
没想到明明是回来了,可是内里却比走的时候更加心酸。
才晓得,日复一日,所有的足迹都会累积成为思念。
![]() |
还好,
有人推开了琴馆的门,
才把我从无垠的天际拉了回来。
乍一看,
进来的这位老先生与我夫人的师尊竟有几分神似。
一样的头顶智慧之光,
一样的举手投足之间挥洒飘逸。
老先生询问起我夫人的师尊,
得知师尊云游四海连呼过瘾。
这才晓得原来是旧交。
把老先生让至上宾,
几人围坐聆听先生的教诲。
先生才寥寥数语,诸人已感受到大家风范。
![]() |
言及琴棋书画。
先生问在座诸位,这琴棋书画,何故琴为首?
众人语塞。
书与画,书在前,画在后。
同样是描绘大千世界,
画者以有形的图像来描述万般事物,图像较之实际景象有强烈的临摹与对比。
而书者,以简单的横、竖、撇、点、折即可描述大千世界,其在艺术的抽象来说自然高于画一筹。
所以书在前而画在后。
由此也可知,为什么大部分国画的艺术境界要高于西洋画,其原因即在于国画对于艺术的理解与抽象要高于西洋。
棋者,围棋。
仅以黑、白二子落于棋盘之上,在对弈者来看景象竟如战场。此时厮杀昏暗,彼时烟消云散。杀伐攻取、阴阳轮转、动人心魄。以艺术角度来说,其对于自然世界的抽象与模拟自是高于书画甚多。
而论艺术境界最高者则是琴。
关于古琴的典故,我们都知道空城计的故事。
街亭失守,司马懿率十万大军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御敌,却大开城门,自己端坐城楼抚琴。
司马懿也是抚琴高手,深知抚琴者心乱则音燥,心静则音纯,心慌则音误,心泰则音清。听人弹琴,可观其肺腑。
而此时在司马懿听来,孔明抚奏的流水之曲一时间如山涧小溪,清澈见底。一时之间又如惊涛拍岸,风卷残云。起伏之间,指端似有雄兵百万。
此境界非心旷神怡者不能为之,所以他断定孔明定是胸有成竹,早已在西城周围伏有重兵等他入瓮。
正在司马懿犹疑不决之际,琴的武弦突然绷断,琴声嘎然而止。司马懿大骇,急令退兵四十里。
这段故事显示了孔明的高超琴艺、过人的胆识和谋略,也完美的体现了古琴完美的艺术表现能力。
七根琴弦竟可胜得十万雄兵。
![]() |
为什么听得武弦绷断,司马懿会大骇?
因为伏羲造琴之时只有宫、商、角、徵、羽五根弦。周文王为了纪念儿子伯邑考加了一根琴弦被称为文弦。周武王伐纣的时候,为了激励士气增加了一根琴弦,被称为武弦。孔明指力所至武弦绷断正是表明了誓师灭敌的决心,所以司马懿大骇。
说到此处,老先生雪白的胡须在胸前随着动作抖动起来,竟似活脱脱一位顽皮的老神仙。
这老神仙陡然停住话题,直勾勾的盯着我夫人,娃娃,可随你师尊学过流水?
学过。
给我弹来。
我夫人也不敢推辞,赶忙调弦抚琴。
![]() |
琴声起始时隐时现,犹如雨雾化为溪水,从高山之巅缓缓而下,山顶云雾缭绕,若翼若现,飘忽不定。
继而转为清澈的泛音,节奏逐渐明快,好似山泉欢快的在山涧之间奔鸣跳跃,听者愉悦之情油然而生。
随着溪水向下游流去,汇聚的水量越来越大,水道逐渐宽阔,奇石突兀于水中,旋律开始跌宕起伏、风急浪涌。
之后急骤之处波涛盘旋,滩急浪陡。芊芊指下,琴声如汹涌的浪涛,一波一波激荡在墙壁、屋顶、蓝花、绿竹、屏风、毛笔、茶杯之上又蓦地反弹了回来,裹挟着花的、竹的、屏风的、笔的、杯的回声一股脑地灌入了听者的耳中。置身其间如乘危舟赴险峡,跌宕起伏,惊心动魄。
曲末缓缓收势,哗哗流水之声回荡在室内袅袅不绝。
老神仙手拍大腿,蓦然而起,高呼,好。好。好。痛快!痛快!哈哈大笑,扬长而去。
笑声和着琴声在楼间回荡。
![]() |
注释:
①《阳关三叠》是根据王维的诗《送元二使安西》改编的曲目。王维有位朋友名叫元二,奉使到安西(唐朝都护府名,治所在龟兹城,就是现在的新疆省库车县),他作了这首诗来送别: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②我喜欢这个冣[zuì]字。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