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为故宫修复干了件大事 今心脏装支架 还在为此拼搏
俗话说“三分画,七分裱。”
作为书画裱装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绫绢装裱不仅增加了墨色的神韵,
也便于观赏和收藏。
“双林绫绢”轻似晨雾、薄如蝉翼、
质地柔软、色泽光亮,
素有“凤羽”之美称,被誉为“丝织工艺之花”,
已有4700多年的历史。
如今71岁的非遗传人——周康明,
仍矢志不移地挖掘传承绫绢文化。
虽然心脏已装有两只支架,
但他对绫绢的研究未搁置半分。
周康明出生在绫绢世家,
爷爷开“红白绢坊”,母亲做绫绢。
耳濡目染下,初中毕业后的他当了绫绢学徒,
而当时学徒的厂却是全国最大的绫绢长。
绫绢织造有绞丝、浸泡、晾干、络丝、
放纡、织造、炼染、砑光、整理等二十道工序,
周康明跟着师傅从最基本的工序学起,
熟练掌握其中的一道工序都需要一年的工夫。
凭着过人的天赋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周康明渐渐从一线操作转向了技术研发。
1978年,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等
全国五家博物馆专家望开发仿古绢,
用于故宫古旧书画、文物的修复。
周康明分文不取的接下了任务,
他在邻村办起了村办绫绢厂。
每晚下班后都在这里攻克技术难题,
直至一年后,4万米的仿古绢顺利交付。
“我这辈子最自豪的事情就是
当年为故宫博物院定制了万米仿古绢。”
回忆起往事,周康明一脸骄傲。
直至今日,周康明依然珍藏着当年博物馆
拿来的几十款宋元仿古绢样品。
由于造出了修复故宫文物的万米绫绢,
他成了绫绢发展历史里程碑式的人物。
1980年周康明开发的锦绫、古香绫,
填补了过去绫只有素色的空白。
1985年完成的“矾绢连续上浆”新工艺,
让绫绢生产的质量与产量大幅度提高。
如今半个世纪过去了,
周康明一直为离开绫绢。
尽管1999年双林绫绢厂的他也未离开。
2000年,他在家中办起了传统矾绢生产作坊,
承接着周边18家绫绢厂的矾绢加工业务。
做过两次心脏手术的周康明放不下绫绢,
于是他成立了湖州双林绫绢研究所,
旨在保护挖掘绫绢文化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
现今,周康明的儿子从他手里接过了“衣钵”,
传承老祖宗留下的手艺,
这让他很欣慰。
在研究所内,两架复古织机以及工艺微缩模型。
从养蚕、缫丝、摇圩到砑光、烘干,
道道工序呈现在眼前。
周康明深知延续“非遗”生命的
最好方法就是必须与市场接轨。
“我希望能让更多人了解双林绫绢的文化魅力,
有更多的人愿意一起保护传承它。
为此,我可以拼尽全力!”
作为书画裱装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绫绢装裱不仅增加了墨色的神韵,
也便于观赏和收藏。
![]() |
“双林绫绢”轻似晨雾、薄如蝉翼、
质地柔软、色泽光亮,
素有“凤羽”之美称,被誉为“丝织工艺之花”,
已有4700多年的历史。
![]() |
如今71岁的非遗传人——周康明,
仍矢志不移地挖掘传承绫绢文化。
虽然心脏已装有两只支架,
但他对绫绢的研究未搁置半分。
![]() |
周康明出生在绫绢世家,
爷爷开“红白绢坊”,母亲做绫绢。
耳濡目染下,初中毕业后的他当了绫绢学徒,
而当时学徒的厂却是全国最大的绫绢长。
![]() |
绫绢织造有绞丝、浸泡、晾干、络丝、
放纡、织造、炼染、砑光、整理等二十道工序,
周康明跟着师傅从最基本的工序学起,
熟练掌握其中的一道工序都需要一年的工夫。
![]() |
凭着过人的天赋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周康明渐渐从一线操作转向了技术研发。
1978年,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等
全国五家博物馆专家望开发仿古绢,
用于故宫古旧书画、文物的修复。
![]() |
周康明分文不取的接下了任务,
他在邻村办起了村办绫绢厂。
每晚下班后都在这里攻克技术难题,
直至一年后,4万米的仿古绢顺利交付。
![]() |
“我这辈子最自豪的事情就是
当年为故宫博物院定制了万米仿古绢。”
回忆起往事,周康明一脸骄傲。
直至今日,周康明依然珍藏着当年博物馆
拿来的几十款宋元仿古绢样品。
![]() |
由于造出了修复故宫文物的万米绫绢,
他成了绫绢发展历史里程碑式的人物。
1980年周康明开发的锦绫、古香绫,
填补了过去绫只有素色的空白。
1985年完成的“矾绢连续上浆”新工艺,
让绫绢生产的质量与产量大幅度提高。
![]() |
如今半个世纪过去了,
周康明一直为离开绫绢。
尽管1999年双林绫绢厂的他也未离开。
2000年,他在家中办起了传统矾绢生产作坊,
承接着周边18家绫绢厂的矾绢加工业务。
![]() |
做过两次心脏手术的周康明放不下绫绢,
于是他成立了湖州双林绫绢研究所,
旨在保护挖掘绫绢文化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
![]() |
现今,周康明的儿子从他手里接过了“衣钵”,
传承老祖宗留下的手艺,
这让他很欣慰。
![]() |
在研究所内,两架复古织机以及工艺微缩模型。
从养蚕、缫丝、摇圩到砑光、烘干,
道道工序呈现在眼前。
周康明深知延续“非遗”生命的
最好方法就是必须与市场接轨。
“我希望能让更多人了解双林绫绢的文化魅力,
有更多的人愿意一起保护传承它。
为此,我可以拼尽全力!”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