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老师微博3
所谓成功人士就是把困境看成机遇并且抓住这个机遇有所作为的人,这就是我观察很多成功人士的心得。面对痛苦和死亡是发现生命意义的起点。阅读和思考是精神世界的自我建设。
人们本能地追问真相,但大多数时候没有做好知晓真相的心理准备。当我们有足够的坦然面对真相时,知道不知道就不重要了。 对人生事件有某种预见性也是心理成熟的指标之一。
今天有一个朋友告诉我,他经常会思考人生,每每深刻一点就感觉痛和纠结。担心现实的东西明天会缺失,总有一种悲壮感。其实,无论我们怎样的抓紧、怎样的珍惜,有些东西明天终会失去,比如生命、健康、爱情、亲情。所以,痛是必然的。弗兰克尔说:面对痛苦和死亡才能真正发现生命的意义。痛也一样。男人:建立关系寻求资源,广泛播种; 女人:寻求资源建立关系
不要对生活太用力,心会带我们去该去的地方。
谈消灭情结其实是很奢侈的,情结这东西需要的是了解、理解,而非消灭。你内心的一部分需要的只能是接纳而非切除。
咨询实践有感:我们喜欢谁,其实是喜欢自己内心的那个人;我们爱谁,其实是爱自己内心的那个人。当我们觉得自己喜欢和爱的人伤害了自己,其实是自己对那个人的想象和期待伤害了自己。心外无人!
只要我们跳出自我的陷阱,困扰看起来都可以理解,许多纠结都可以释然。
现代人的一个悲剧是:我们只是在想象中勇敢。
上帝造人时,给我们以丰富的感官,是为了让我们去感受他预设在所有人心底的爱,而不是财富带来的虚幻。 一乔布斯
研究与探索心得:一切问题都不是问题。一切烦恼都是自寻烦恼,一切麻烦都是自作自受。
当人过完一生死去那天什么身外之物也带不走,唯一能随着肉体幻化的是人一生独一无二的体验和回忆。不为别人的眼光所累,活出自己的精彩,就是自己对自己生命的珍重。
回复@暖丫丫世界:抗不过去只是一种想象。 //@暖丫丫世界:面对现实,抗不过去的人呢?
@杨凤池 人生总会经历和面对残酷与痛苦的现实,之后就是成长;有的人很"幸运",倍受呵护,避开了这些面对,一直不能成长,如"坑爹一族"和"退行一族"。
我们在意识层很清楚,在潜意识层很不清楚
有的人,具有很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见了人,就说个不停,不看别人的表情,说得别人厌倦了、生气了,仍然无所觉察,会一直在说。这样的人,不缺少语言表达能力,却是缺少沟通能力。沟通,应该是双向交流,即,自己说一会儿之后,要给别人留下语言表达和反馈的机会。否则就成了自说自话,属于无效沟通。
所有的行为品质都是锻炼的结果,锻炼就是吃苦的过程,意志品质更需要锻炼,希冀不吃苦就有坚强意志是美妙的幻想。
痛苦是一剂良药,吃得越多,抗挫折的能力越强,越能在困难情境中保持清醒。
美满婚姻:借情结引发、用理性维系、由成熟发展、因健康长久。
每一个人都没你想像的那么强大,包括你的上司或在某一时段决定你前途的人;你可以无欲,但不能忽略那些曾经帮助过你的人的欲望,他们也需要肯定。懂得感恩,小人可以变成贵人。反之,贵人也可能成为小人。
可能没有人不愿意享受,要想干成点事情就得战胜自己,甘于吃苦。逃避吃苦就是逃避成功。
一个人生命历程中总会有些创伤,完全没有创伤的人是不存在的。只要能认识到创伤对当前生活的影响,创伤也可以转化成前进道路上的动力。
把走弯路看成是一种常态,怀着平常心去看待前进中遇到的坎坷和挫折,您会像河流一样,抵达到人生的目标。最大的麻烦在于不太聪明的人对自我总是如此确定,而智者的内心却总是充满疑惑。 从小我向大我靠近,就是自我超越。有的时候,我们的主动权不是被剥夺的,而是我们自己交出去的。
每个人都无法避开终极意义的问题。遇到困难就躲开,最后,所有你躲开的困难还是要阻挡你。当你真正面对的时候,困难也就不是困难了。
我59年的体悟:人在年轻的时候应该为他人、为社会服务,这是感激生活的表现,也是自我实现的要求。如果年轻的时候就为自己而活,生活的好感觉反而减少。
情商高的表现:1.正面情绪主导意识;2.能察觉别人的情绪;3.习惯于换位思考;4.说话让人感觉舒服;5.不太在意他人的评价。
对别人的伤害,导致别人痛苦,是很大的恶业。
自己以善怀行动,带动他人善怀善行,是很大的善业。
当然,并不是每个自然生长的人都会成为天才。很多人,学习一项新的技能,总是五分钟的热度,刚刚小有成绩和进步,就沾沾自喜,热度骤降。然后,转去从事下一个别的什么活动。而天才则是,拿整个生命和一生的时间,热情不衰地始终从事一项活动,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无比的快乐、幸福和喜悦。
如果人在低谷、檐下时无力回天时,不妨低低头,也许,低头就有一丝光亮,低头就为自己开了另一扇窗,如果,生活中懂得适时的低头,生命里就会多一份韧性、一份成熟。如果懂得,低头处事,昂首做人,也许会感悟到人生里的诸多智慧的选择。
语言是我们外在的心念,即使不说出来,如果我们的念头是不宽容不友善的,对方也一样能体察得出来。所以,最好是调整自已看人看事的心念,调整到更加宽容,更加大度,更加平和,更加理解,如同春风一样渐渐融化对方心中的恶意之冰。//一个人心理成长的本质就是接受原来一直不能接受的事情的过程
心想事成其实就是西方的“皮格马利翁”效应。//
接受就是成长,拒绝现实就是拒绝成长。//
他们可能是错的,但是也要接受。接受不等于说他们是对的,但是却让我们自己解脱。//
给他划出界线//@我是沉默的:对于界限不清霸道自私的家伙怎么办? @杨凤池
有人说:人际关系处理的基本准则是尊重。我认为很有道理。
不能接受的事物越少,心理越成熟,没有不能接受的事物,就成仙了。
我们爱任何人应该等同于爱自己,过犹不及。如果希望达成健康行为,有的人需要像爱别人那样爱自己,有的人需要像爱自己那样爱别人。
成功人士的特点:为了远大的目标达成可以牺牲眼前利益,并且忍受当前的痛苦。
回复@支持就地高考:这是更高的境界!//@支持就地高考:不奢望帮助过的人为自己祈福,信人不如信己,我是不是心理不够健康啊?[害羞]//@杨凤池:回复@支持就地高考:自身的不断提高落实到行动上其实就是帮助了别人,帮助过的人就会为你祝福!//@支持就地高考:自信更多的还是来自自身的不断提高吧[害羞] @杨凤池 如果你确信有许多人为你祈福,你的自信心会坚定无比。
相识、相恋、观察、思考、相爱、结婚,基本上就对了。闪恋闪婚,往往是不对的。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具有这样的特点:不管情况多么困难,只要换一个想法就能够获得正能量;不论资源多么匮乏,仍然坚持努力奋斗直到获得资源。
在人生最重要的转折时期,往往充满了不确定性,新的希望就酝酿其中。坚持不懈朝前走,道路越走越宽广
有人奢望某一天把自己的问题全部解决,然后开始无忧无虑的生活。正是因为这种想法,他始终无法开始生活。
如果不学习心理学去理解自己,单纯靠时间消除伤痛,效果是有限的。时间其实并不能治癒创伤,只是发展出一些症状,帮助我们与痛苦一起生活
知行合一为至要;强人强心不强势;科学与艺术融合运用;对无知状态的接纳。
深是因为到了灵魂,不纠缠是因为彼此都有比爱更加重要的人生。当你把爱情放在首位的时候你是无法更懂爱情的。 最好的爱情,深情而不纠缠。
帮助一个人,最重要的是从心理上帮助,才是真正的帮助。
人们不能超越诱惑,主要是匮乏;如果得到过再超越,就容易些。
不在意别人的评价并不等于不参考别人的意见。//@淘气的铃铛:不是说不要在意别人的评价么?杨凤池 我们自己的眼睛看到的只是自己的生活,未必就是客观存在的现实,最可悲的就是我们一直不去问问别人看到了什么。
情商低的表现:1.负面情绪主导意识;2.只在意自己的表达,不能察觉别人的态度;3.始终要在言语上胜过别人;4.不喜欢换位思考,不在意他人感受;5.通过贬低别人抬高自己;6.好的脾气给陌生人,最差的耐心给亲人;7.说话喜欢戳人痛处;8.过分在意他人的评价;9.干预他人的生活。
爱情其实就是引爆了全部内在情结与幻想,遇到好的伴侣也是恢复正常的机遇一杨凤池
荣格曾经说过:“没有痛苦,就没有意识的觉醒。”要疗愈自己,就要直面自身的痛苦,不要再避开它、掩饰它。将情绪积压在身体里,我们会付出巨大的代价:疲惫、焦虑、紧张、心理疾病,等等。压抑会使我们无法体会快乐、平和,以及同情心。我们必须回到原有的状态,让内在的情绪和自己合为一体。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吃尽苦头和遭尽嘲笑未必是件坏事,它们可以决定人在心理上的张力和弹性。张力决定着人生的宽度始终有人给予援助,就能真正成大器。//@Stella_仓鼠加班中:前提是,人格没有因此遭受灭顶之灾。或者说,始终有人给予援助,不至于彻底绝望 ,弹性决定着人生的高度。
遇到困难的事情,坚持到底。下次自信就提高了。//@橼木_:杨老师,极度不自信,用什么训练方法调整?//
杨老师,您当时读的《你的误区》,是美国那位韦恩·戴埃所著的那本吗
正面赋意:怨恨对象其实是用他们独特的方式帮助我们成长。
@杨凤池 精神负能量的主要来源是怨和恨,超越怨和恨又需要很高的境界和很大的肚量,所以大多数人长久地受怨和恨的困扰。
一个人的境界就在于如何应对负面评价,而且是不太恰当的评价。
跟所有的人和解,就是对自己心灵的关照
生存的方式不健康,负面能量就逐渐积累,最终都会出现心理失常或者身体疾病。
是的,真正的成长就是自己和自己和谐相处。做到这一点,你所需要的其它就不重要了。而十分有趣的是,其它往往也不会缺少了。//@Xuml2013:杨老师,真正的成长是不是就是自己和自己和谐相处了,而不需要其他? @杨凤池 人的成长需要关系,真的成长又独立于关系。
人生经历和阅历也是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的影响因素。人生经历简单、生活阅历不足也难以保持平衡的心态。 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起念贪占,这不仅仅是境界高,而且还是对自己内心的关照。
当一个人处于较强的优势地位时,听不到也听不进去不同意见。这是运势逆转的前奏。
一个人的失恋要治愈,必须要在另一个人出现之前。否则,不要开始一段新恋情。
人们本能地追问真相,但大多数时候没有做好知晓真相的心理准备。当我们有足够的坦然面对真相时,知道不知道就不重要了。 对人生事件有某种预见性也是心理成熟的指标之一。
今天有一个朋友告诉我,他经常会思考人生,每每深刻一点就感觉痛和纠结。担心现实的东西明天会缺失,总有一种悲壮感。其实,无论我们怎样的抓紧、怎样的珍惜,有些东西明天终会失去,比如生命、健康、爱情、亲情。所以,痛是必然的。弗兰克尔说:面对痛苦和死亡才能真正发现生命的意义。痛也一样。男人:建立关系寻求资源,广泛播种; 女人:寻求资源建立关系
不要对生活太用力,心会带我们去该去的地方。
谈消灭情结其实是很奢侈的,情结这东西需要的是了解、理解,而非消灭。你内心的一部分需要的只能是接纳而非切除。
咨询实践有感:我们喜欢谁,其实是喜欢自己内心的那个人;我们爱谁,其实是爱自己内心的那个人。当我们觉得自己喜欢和爱的人伤害了自己,其实是自己对那个人的想象和期待伤害了自己。心外无人!
只要我们跳出自我的陷阱,困扰看起来都可以理解,许多纠结都可以释然。
现代人的一个悲剧是:我们只是在想象中勇敢。
上帝造人时,给我们以丰富的感官,是为了让我们去感受他预设在所有人心底的爱,而不是财富带来的虚幻。 一乔布斯
研究与探索心得:一切问题都不是问题。一切烦恼都是自寻烦恼,一切麻烦都是自作自受。
当人过完一生死去那天什么身外之物也带不走,唯一能随着肉体幻化的是人一生独一无二的体验和回忆。不为别人的眼光所累,活出自己的精彩,就是自己对自己生命的珍重。
回复@暖丫丫世界:抗不过去只是一种想象。 //@暖丫丫世界:面对现实,抗不过去的人呢?
@杨凤池 人生总会经历和面对残酷与痛苦的现实,之后就是成长;有的人很"幸运",倍受呵护,避开了这些面对,一直不能成长,如"坑爹一族"和"退行一族"。
我们在意识层很清楚,在潜意识层很不清楚
有的人,具有很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见了人,就说个不停,不看别人的表情,说得别人厌倦了、生气了,仍然无所觉察,会一直在说。这样的人,不缺少语言表达能力,却是缺少沟通能力。沟通,应该是双向交流,即,自己说一会儿之后,要给别人留下语言表达和反馈的机会。否则就成了自说自话,属于无效沟通。
所有的行为品质都是锻炼的结果,锻炼就是吃苦的过程,意志品质更需要锻炼,希冀不吃苦就有坚强意志是美妙的幻想。
痛苦是一剂良药,吃得越多,抗挫折的能力越强,越能在困难情境中保持清醒。
美满婚姻:借情结引发、用理性维系、由成熟发展、因健康长久。
每一个人都没你想像的那么强大,包括你的上司或在某一时段决定你前途的人;你可以无欲,但不能忽略那些曾经帮助过你的人的欲望,他们也需要肯定。懂得感恩,小人可以变成贵人。反之,贵人也可能成为小人。
可能没有人不愿意享受,要想干成点事情就得战胜自己,甘于吃苦。逃避吃苦就是逃避成功。
一个人生命历程中总会有些创伤,完全没有创伤的人是不存在的。只要能认识到创伤对当前生活的影响,创伤也可以转化成前进道路上的动力。
把走弯路看成是一种常态,怀着平常心去看待前进中遇到的坎坷和挫折,您会像河流一样,抵达到人生的目标。最大的麻烦在于不太聪明的人对自我总是如此确定,而智者的内心却总是充满疑惑。 从小我向大我靠近,就是自我超越。有的时候,我们的主动权不是被剥夺的,而是我们自己交出去的。
每个人都无法避开终极意义的问题。遇到困难就躲开,最后,所有你躲开的困难还是要阻挡你。当你真正面对的时候,困难也就不是困难了。
我59年的体悟:人在年轻的时候应该为他人、为社会服务,这是感激生活的表现,也是自我实现的要求。如果年轻的时候就为自己而活,生活的好感觉反而减少。
情商高的表现:1.正面情绪主导意识;2.能察觉别人的情绪;3.习惯于换位思考;4.说话让人感觉舒服;5.不太在意他人的评价。
对别人的伤害,导致别人痛苦,是很大的恶业。
自己以善怀行动,带动他人善怀善行,是很大的善业。
当然,并不是每个自然生长的人都会成为天才。很多人,学习一项新的技能,总是五分钟的热度,刚刚小有成绩和进步,就沾沾自喜,热度骤降。然后,转去从事下一个别的什么活动。而天才则是,拿整个生命和一生的时间,热情不衰地始终从事一项活动,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无比的快乐、幸福和喜悦。
如果人在低谷、檐下时无力回天时,不妨低低头,也许,低头就有一丝光亮,低头就为自己开了另一扇窗,如果,生活中懂得适时的低头,生命里就会多一份韧性、一份成熟。如果懂得,低头处事,昂首做人,也许会感悟到人生里的诸多智慧的选择。
语言是我们外在的心念,即使不说出来,如果我们的念头是不宽容不友善的,对方也一样能体察得出来。所以,最好是调整自已看人看事的心念,调整到更加宽容,更加大度,更加平和,更加理解,如同春风一样渐渐融化对方心中的恶意之冰。//一个人心理成长的本质就是接受原来一直不能接受的事情的过程
心想事成其实就是西方的“皮格马利翁”效应。//
接受就是成长,拒绝现实就是拒绝成长。//
他们可能是错的,但是也要接受。接受不等于说他们是对的,但是却让我们自己解脱。//
给他划出界线//@我是沉默的:对于界限不清霸道自私的家伙怎么办? @杨凤池
有人说:人际关系处理的基本准则是尊重。我认为很有道理。
不能接受的事物越少,心理越成熟,没有不能接受的事物,就成仙了。
我们爱任何人应该等同于爱自己,过犹不及。如果希望达成健康行为,有的人需要像爱别人那样爱自己,有的人需要像爱自己那样爱别人。
成功人士的特点:为了远大的目标达成可以牺牲眼前利益,并且忍受当前的痛苦。
回复@支持就地高考:这是更高的境界!//@支持就地高考:不奢望帮助过的人为自己祈福,信人不如信己,我是不是心理不够健康啊?[害羞]//@杨凤池:回复@支持就地高考:自身的不断提高落实到行动上其实就是帮助了别人,帮助过的人就会为你祝福!//@支持就地高考:自信更多的还是来自自身的不断提高吧[害羞] @杨凤池 如果你确信有许多人为你祈福,你的自信心会坚定无比。
相识、相恋、观察、思考、相爱、结婚,基本上就对了。闪恋闪婚,往往是不对的。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具有这样的特点:不管情况多么困难,只要换一个想法就能够获得正能量;不论资源多么匮乏,仍然坚持努力奋斗直到获得资源。
在人生最重要的转折时期,往往充满了不确定性,新的希望就酝酿其中。坚持不懈朝前走,道路越走越宽广
有人奢望某一天把自己的问题全部解决,然后开始无忧无虑的生活。正是因为这种想法,他始终无法开始生活。
如果不学习心理学去理解自己,单纯靠时间消除伤痛,效果是有限的。时间其实并不能治癒创伤,只是发展出一些症状,帮助我们与痛苦一起生活
知行合一为至要;强人强心不强势;科学与艺术融合运用;对无知状态的接纳。
深是因为到了灵魂,不纠缠是因为彼此都有比爱更加重要的人生。当你把爱情放在首位的时候你是无法更懂爱情的。 最好的爱情,深情而不纠缠。
帮助一个人,最重要的是从心理上帮助,才是真正的帮助。
人们不能超越诱惑,主要是匮乏;如果得到过再超越,就容易些。
不在意别人的评价并不等于不参考别人的意见。//@淘气的铃铛:不是说不要在意别人的评价么?杨凤池 我们自己的眼睛看到的只是自己的生活,未必就是客观存在的现实,最可悲的就是我们一直不去问问别人看到了什么。
情商低的表现:1.负面情绪主导意识;2.只在意自己的表达,不能察觉别人的态度;3.始终要在言语上胜过别人;4.不喜欢换位思考,不在意他人感受;5.通过贬低别人抬高自己;6.好的脾气给陌生人,最差的耐心给亲人;7.说话喜欢戳人痛处;8.过分在意他人的评价;9.干预他人的生活。
爱情其实就是引爆了全部内在情结与幻想,遇到好的伴侣也是恢复正常的机遇一杨凤池
荣格曾经说过:“没有痛苦,就没有意识的觉醒。”要疗愈自己,就要直面自身的痛苦,不要再避开它、掩饰它。将情绪积压在身体里,我们会付出巨大的代价:疲惫、焦虑、紧张、心理疾病,等等。压抑会使我们无法体会快乐、平和,以及同情心。我们必须回到原有的状态,让内在的情绪和自己合为一体。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吃尽苦头和遭尽嘲笑未必是件坏事,它们可以决定人在心理上的张力和弹性。张力决定着人生的宽度始终有人给予援助,就能真正成大器。//@Stella_仓鼠加班中:前提是,人格没有因此遭受灭顶之灾。或者说,始终有人给予援助,不至于彻底绝望 ,弹性决定着人生的高度。
遇到困难的事情,坚持到底。下次自信就提高了。//@橼木_:杨老师,极度不自信,用什么训练方法调整?//
杨老师,您当时读的《你的误区》,是美国那位韦恩·戴埃所著的那本吗
正面赋意:怨恨对象其实是用他们独特的方式帮助我们成长。
@杨凤池 精神负能量的主要来源是怨和恨,超越怨和恨又需要很高的境界和很大的肚量,所以大多数人长久地受怨和恨的困扰。
一个人的境界就在于如何应对负面评价,而且是不太恰当的评价。
跟所有的人和解,就是对自己心灵的关照
生存的方式不健康,负面能量就逐渐积累,最终都会出现心理失常或者身体疾病。
是的,真正的成长就是自己和自己和谐相处。做到这一点,你所需要的其它就不重要了。而十分有趣的是,其它往往也不会缺少了。//@Xuml2013:杨老师,真正的成长是不是就是自己和自己和谐相处了,而不需要其他? @杨凤池 人的成长需要关系,真的成长又独立于关系。
人生经历和阅历也是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的影响因素。人生经历简单、生活阅历不足也难以保持平衡的心态。 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起念贪占,这不仅仅是境界高,而且还是对自己内心的关照。
当一个人处于较强的优势地位时,听不到也听不进去不同意见。这是运势逆转的前奏。
一个人的失恋要治愈,必须要在另一个人出现之前。否则,不要开始一段新恋情。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