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活着》读后感

余华,我对作者的印象不深,只是偶然看到过这本书的封皮,“活着”两字令人觉得其中的故事很是吸引,应该有着那些不为人知的人间冷暖,对于生活的无奈吧。 书里讲述的是一个地主少爷从生活富贵到败家穷困潦倒,经历了儿女、妻子、女婿、外孙子的一系列死亡别离,从解放战争之前的地主农村生活,到之后的解放战争的爆发,再到最后的解放成立新中国,之后的农民公社、大跃进炼铁时期等等,作为一个普通平穷的老百姓,在不同时期里不同的生活窘境与困难,描绘出了当时年代里社会底层人生活的可悲! 分了两次看完,每次看完都让我觉得富贵(主人公)的人生令人怜悯,有带有一点点咎由自取的感受,那个时期人的思想低级落后的悲哀所致,因为当时的社会造就了当时人民的愚昧也造就了当时的悲剧,一个人的强大是要建立在一个国家的强大,一个社会的繁荣的基础上。 我很庆幸自己没有生活在那个时期里,不用遭受那个时期的困苦,不需要因为吃饭的问题而困恼,国家也没有那么动荡,社会也相对于较为公平和谐。如今的“舒适”,大概就是前人的“不舒适”换来的吧?社会不断的进步,不断的优化,才能让下一代的人们可以免除上一代人的困苦,可又会有新的困苦产生,就是这样一个循环,不断的循环,才让社会不断的进步,不断的变化! 余华通过一位中国农民的苦难生活讲述了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难;讲述了眼泪的丰富与宽广;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讲述了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 一个社会,有美好必定会有黑暗,有成功必定有失败,有美丽必定有丑陋,这就是常理!我们不能只看到美好的一面而忽视黑暗的一面,也不能看到黑暗的一面而去否定美好的;客观公正的心态去对待,从容面对生活中的好与坏,成功与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