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到了三九天,冬天的味道才被最近几天的冷风给吹来了,早起上班推开楼门的瞬间一股清冷打在脸上,下意识的缩了下身子, 裹了裹身上的大衣。 空气中的霾因为这场及时的风被刮去了不少。哈!没有霾的天气就是好天气。
北方的冬日是不适合做皂皂的,因为太冷,况且家里暖气也不是很足,尝试做了一次皂皂也因为温度原因皂化的并不好,后来就索性刨丝上锅蒸做成了热制皂,用来洗手是绰绰有余了。现在躺在木架子上的皂宝宝们都是秋天里做的,算算时间也是成熟了很久,褪去了青涩的皂皂洗感会更好,像好酒。
其实本人是一枚纯正的IT女屌丝,每天混迹于代码、方案、实验室及各种评审会中, 读研的时候老板有次因为一个女同学没有仿真出一篇SCI论文的结果痛心疾首的说,女生嘛,就应该唱唱歌,跳跳舞,穿穿新衣服,学什么理工科。。。 怒其不争,哀其不幸呀。多年之后老板的话还时不时在耳畔响起。
我总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女屌丝,至少在心里一直这样认为。早餐时间我跟同事讨论周星驰的电影,很早以前我不喜欢周星驰的电影,其实也并不知道哪里不喜欢。 直到后来有天看《喜剧之王》:“无论你看不看得起我,我都是一个演员”这句话好像是拨了心里的某一根弦,莫名的酸楚,慢慢的我开始喜欢上星星的电影。我,就是一个IT女屌丝,活在社会的底层, 拿时间换取赖以生存的物质,这已经是多年之后的感悟了。
前些年,很偶然机会我得到一块从日本带回来的手工皂, 通体是淡淡的茶绿色,莹莹的泛着温润的光, 靠很近近才能闻到淡淡的香气一丝丝飘入鼻息,沁入心扉,使人安静。静,静极能生慧。 那个夏天我用它洗澡和洗脸,白茶皂夏天洗澡洗脸清爽宜人,还有股淡淡的茶香,因为夏天洗澡次数频繁2个月就用光光,可我已经深深的迷恋上了这块皂皂,去日本出差的同事还没有回来,暂时是用不上了。
在等待中, 查了很多手工皂的资料, 也逐渐开始了解手工冷制皂的特点和原理, 读了日本前田老太的油脂论,心底里由衷的佩服这种匠人精神。为了制作一块上好的手工皂,花草清洗晾晒之后浸入不同的纯天然植物油脂中,历经弥久花草的精华溶解于油脂之中,潜移默化间灵魂与油脂浑为一体,然后使用新鲜的花草在锅里用纯净水进行蒸馏,为了最大限度萃取到花草的精华,这个过程要反复进行,真真的要用时光去堆砌,最后冷却的凝露成为花水或纯露。 到此为止,做手工冷制皂的基本材料算是准备完毕,为了得到一块真正好的手工冷制皂, 制皂的匠人们需要提前准备很久时间,光是花草浸泡油就要花去几周甚至几个月时间。三个月的紫草浸泡油与六个月的紫草浸泡油及一年甚至2年的紫草浸泡油做出的紫草皂截然不同,这应是大自然的神奇吧。
就这样, 我竟然做了第一块属于自己的手工冷制皂—大米皂,米糠油的清爽与橄榄油的滋润保湿, 那个夏天整个人都是清清爽爽、脸上嫩嫩滑滑的,每每在沐浴与洗漱的时候,看着用起泡网打出的细细密密的泡泡,真的是可以堆在身上的呀,细密绵滑,用水轻轻一冲便瞬间消失无影无踪,像是一个个小小的泡泡精灵,每每此时心底里泛起的是由衷的满足。
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 浸泡了紫草做了紫草皂皂、浸泡了绿茶做了绿茶皂皂、浸泡了金盏花做了金盏花皂皂、酪梨皂、马油皂……提前要浸泡花花草草,因为周内要上班,周六还要加班,所以周日的早上通常要早起打皂,有些配方需要搅拌几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 使用搅拌机打出的皂皂有气泡所以坚决不能用,轮着膀子不停歇的搅拌,自我解嘲说就当锻炼了。 我想应该就是在这个过程中, 我是真的喜欢上了手工冷制皂, 喜欢上了打皂这个活儿,用胳膊不停的搅拌十几个小时的皂我做过, 那个过程枯燥乏味仿佛时光都凝滞,却可以什么都不用想专心的搅拌, 看着盆里的皂液仿佛从清澈见底的小溪变成经历暴雨过后混合着泥沙的浑浊江河, 最后变得越来缓慢,安静祥和,浑身闪烁着巧克力丝带般的光泽,这是一个完美的皂化过程,也是一次成功的修行过程,人如是。
《喜剧之王》说“人没有理想,和咸鱼有什么区别”,没有理想的确是个可怕的事情,这么多年来早上叫醒我的永远都是闹钟……哈哈, 其实我是想过另一种生活,每天早上起床,去厨房为自己准备喜欢的早饭, 带上我的狗去早市上买新鲜的花, 然后带着狗和花去我的工作室,将其中的一支插入我的花瓶并填上水, 然后开始我一天的打皂工作, 我的狗狗爬在不远的地上翻着小白眼看着我忙忙碌碌,时光悄悄爬过窗户,那些花花草草在华丽丽的转身最终变成一块块美玉般的皂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