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危机系列
生化危机系列所感 抽个短空去看了嚷嚷很久的生化危机6终章。在看之前自己便查了很多,网络上,几乎所有的评论都是烂的,很多专业人士站出来指出:高成本的垃圾,剧情崩塌,人设激化,画面血腥,极度无聊,去电影院看电影贡献票房的被批得一文不值。因此我在心里做了足工作下定了决心。可真正进去看了,我发现,的确除了感官刺激之外,什么都没留下。 而我今天只想抛开所有虚伪,来谈谈我对生化这一系列的感受。 首先,我要肯定的是生化系列带给我最初的影响。它几乎席卷了我整个童年对于丧尸的认知,培养了我对丧尸题材的兴趣,从一种情怀来看,每一部都追便情有可原了。可就一年年的观影热度来看,激情是一年不如一年了。这之中的消殆,岂是烂片二字掩盖得住的? 了解生化一系列,它分电影和游戏,电影和游戏是截然不同的剧情人设,无论你先看的哪一个,再看另一个时多多少少会有些不适应。由于我不是先玩游戏而是先看的电影,起初是不太懂游戏玩家的感受的,也正是如此,我也并没有夹杂任何私人情绪去看了电影系列。电影的开头,是为军方研究生化武器的安布雷拉公司在浣熊市地下设有巨大研究中心--蜂巢,由于一次意外事故(阴谋?)生化武器泄露。而保护伞员工爱丽丝从蜂巢出口醒来,并因为催眠气体而失忆。随着逃亡和任务的进行,她逐渐揭开一个又一个惊天大秘密,这场生化危机该如何解除?她又该怎样了解到事情的真相呢? 电影明确说明,是改编自游戏,直到电影系列一切圆满的结束,我仍旧觉得这个题材和它带给我的感官刺激,我还可以在脑海里演好多年。 据我所知,生化系列电影和游戏是有过对抗的。生化危机的出现起初是为了纪念《活死人黎明》而卡普空将生化危机电影的版权交给保罗安德森。生化的前两部拍的中规中矩,也合乎观影者的享受。而自生化危机第三部后,保罗安德森系列剧情举步艰难,甚至无法自圆其说,游戏玩家更是公开决裂,这次的生化危机⑥上映后,紧接着卡普空的《生化危机复仇》也在日本公映,而这部影片呢,我也在各大博主那里看过解说片段,简直大呼过瘾,往后生化危机电影是不会更新了,但是这个系列我会继续关注下去。 这种丧尸情节大概是在小学期间,八九岁的样子。当时并没有什么炫酷的3D,第一张由老师发到手的电影票,就是在少年文化宫播映的生化危机①,怀着对新奇事物澎湃的心,还是孩子的我很快就迷上了。散影后,仍旧热潮不减,我转过头想和弟弟讨论时,才发现他脸色苍白。后来,我才知晓,与我不同,生化系列对于他来说便是不断丧尸噩梦的开端。 八九岁的年龄,梦已经很浓重了。每次醒来,我都想尽办法记住这些梦,尤其是生病后的那几年,噩梦极其严重,我带着恐惧且深陷其中。生化危机和寂静岭中的响铃巧妙地与学校铃声相结合,像魔音一样萦绕在我的年少时期,每一次的发声,都使我神情紧绷,时刻开启末日逃亡之旅。梦里,最近我还学会了斩杀。一次次梦的递进,也意味着我的长大。可以说,生化系列是我想象源泉的鼻祖片,而偶像爱丽丝则是我向往不死之身的蓝本。何不把这不合理当做一次谬梦呢,何须调侃? 电影之后,我又接触到生化游戏,一个女生首次对美妆之外的东西如此痴迷,虽然深知自己不会玩也不敢玩,但有游戏解说这一“利器”的发明,从①-⑥的深夜里,窝在被子里,一个人感受刺激,那个爽啊!我也并不是骨灰级粉丝,我只爱看我爱看的,就如同爱丽丝的女强人精神,超能力,不死之身,这更像是一个从小的梦,一个逐渐长大的精神支柱罢了。老实说,丧尸题材的影片,你想要人性与血腥兼顾,有利便有弊,这之中的孰重孰轻。越来越多的高素质观影者会给我们答案。毕竟,连续的电影不只是炒作的回忆。 把电影分类,不光只有一个评判标准——好片和烂片,而是综合起来归类,打分。一部电影,烂不烂,就显得更加有理有据,而不是盲然地直观感受就终结一部影片,终结一个情怀。 尽管,我真的觉得,生⑥的故事很烂。 想想,至少还有血腥画面过过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