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人,可以做点什么(关于贾樟柯)
6年前,除了名字,对贾樟柯一无所知,或者说,没有兴趣。
记得市山先生谈及贾樟柯的电影,当时既没有看过“小武”也不知道“站台”的我,翻译时有过几秒的空白,尽管自己觉得掩饰得还好,但面对几百位听众,内心有过慌乱自责和挣扎:怎么可以在一个电影研讨会上不知道贾樟柯!
市山先生隶属于北野武工作室,是贾樟柯多部电影的监制,在业界颇有声名。那天我按照约定在会前半小时与他碰头,他一袭黑色西装出现在会场入口,远望头发浓密黑白相间,走近看却是一张还年轻的脸。所有的行头就是腋下夹的一个白色布袋。我以为影视圈的名人都是自带光环的,市山先生没有。我们鞠躬,自我介绍,然后他略显踌躇地问:我今天讲些什么好?
那天的会议,搜狐是通过网络现场直播的。市山先生的问话让我内心狂笑不已,好吧,随便讲什么都好!
那天,他讲很多侯孝贤和贾樟柯。特别是贾樟柯。
北野武工作室除了北野武自身的演艺业务外,一直致力于在世界范围内发现有才华的导演并帮助他们成功。从会后簇拥着市山先生的年轻身影和热切的目光知道,他们多想成为第二个被发掘的贾樟柯。在谈贾樟柯时,市山先生的一句话印象特别深刻,他说,当初他们见到贾樟柯就觉得:这个人,可以做点什么。
果然是北野武,眼毒!
后来,自己去补了课。看了“三峡好人”和“山河故人”。
所有的作品中,最喜欢“山河故人”。
“山河故人”从过去到未来,跨越时空讲了一个分分合合的故事。只是分的与和的都似乎是不对的人。山河依旧,故人不在,亦或,山河破碎,故人依旧?都是,又都不是吧?我其实特别喜欢前2/3,特别贾樟柯,三个演员精湛,汾阳话柔软有韵味。最后的1/3是贾樟柯思考的延续,时间穿越到2025年,尽管他说,他不在乎片子的结局,那个1/3,不是我熟悉的贾樟柯,直到片尾,涛一个人在汾阳的大雪里独舞,才又回到贾樟柯。
许知远在他的“十三邀”里采访贾樟柯。我看到银幕后面真实的他,也终于明白为什么“这个人,可以做点什么”。
哲学第一人泰勒斯说:人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至今,贾樟柯的作品都散发着泥土的味道,山西汾阳的腥味,包括“山河故人”亦是如此。但是,他在变,在思考。在印度参加完电影节后,他回酒店写了一篇有关天体物理的论文。他从脚踏实地转而仰望星空,他关心多维空间,外星文明,时空穿越,他开始思考宇宙,地球与人类的关系。当一个人开始思考宇宙,他其实开始思考哲学。当一个导演开始思考哲学,我觉得,他才是真正的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