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恍若初见,恍若故人
有一种想要把她留下来,或者跟她走的冲动。 哈,我说的她,是这个叠压着春秋宋国都城、秦汉和隋唐时期的睢阳城、宋朝的应天府南京城、元朝的归德府城等6座都城的商丘。 慢城,我倒是仰慕许久了。 太平静了,真的太平静了。一点儿拍照的欲望都没有,只想听着很慢的音乐散步,看波光粼粼的水面,看远处有风车的建筑。路上,有拍照的游人们,穿着复古红的裙子,胸前有大大的蝴蝶结,小精灵似的。阳光温润,却不燥热,觉得仿佛是眯着眼在梦游。 有三两放风筝的孩子,人很少,也看不到车辆,似乎这里与大城市隔离开了,像是一个桃花源。 心都安静下来了。 好想读一读《瓦尔登湖》,在阳光下晒温柔的太阳。 顺着水上的路向前走,有桥,名字叫曲波桥,莫名觉得好有诗意。曲、波、桥,“曲”说的是弯曲的小道还是这弯曲的河水呢,“波”大约说的是河水,可是这后面接的却是一个桥字,明明是形容“水”的词却接“桥”字,倒是有种到说不清道不明的情致了。 再走,是泛着泥土香的小路,就到了古城最沧桑、垂老的地方了。这里残留的建筑造型和我之前在周庄看到的几乎一样,不同的是,这里比周庄更为古旧、更为破损、也更为原始。褐色斑驳的墙体,被历史的风雨撕开了一道深深的缝隙,看上去就像一个被人划开胸膛,伤痕累累的巨人。兵祸、天灾,古城多次被毁,又多次重建,范围在南北十里之内。这古城,有的不仅是表面的文艺,还有很深的内涵啊。无怪杜牧《木兰庙》写商丘说“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嚯,这古城,有刚有棍的。 商丘古城,还未来看她时,只是从别人嘴里听的让我仰慕。真正见到,觉得倒成迷恋了。我啊,我是一个看一本书、一部电影都忍不住要写万字的小学生,然而游完商丘古城,却觉得我一个字都写不出来,太安静了,如同沉默伫立在这里的她一般,时间的流逝也感受不到,时间只是垂钓的溪。 如此,我却越发喜欢她,她没有像故宫那样只一眼就深深震撼我的心灵,她却是植了一个种子,生根、发芽、成长,如同我熟悉的友人一般。 过了最后一道门,一眼瞥见街上一个店名:阳关。轻轻哂笑,我与她,只是西出,不过阳关,又何须故人。 不过,就算过了阳关,又如何呢?可惜啊,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我只是个过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