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影谱系 | 两代人的红尘拂面与素履所往

每一个人都有一段素履所往。
不管你是下里巴,还是阳春雪。
火狐虹影,穿越18岁带刺叛逆的青春,带着她对母亲与爱情的素履所向,完成了下里巴到阳春雪的转变。
第一次接触虹影是在研究生期间,那个时候在做一个葛浩文的关于莫言笔下食人与饥饿的翻译。顺着汉学家文中的引例买下了<<饥饿的女儿>>,看完之后惊叹的是一个单薄且弱的女子对饥饿的感受,那是一种痛苦,更是一种撕裂。
之后便是各奔东西留恋不舍的毕业,当所有毕业手续办离完的那一天,我在汉口租下了紧邻东西湖区的出租房,就是在那个9平米不到的卧室里我连续读完了她的《英国情人》,《上海之死》,重读了《饥饿的女儿》。
而现在,手边的《好儿女花》刚合上最后一页。
终于,在我的阅读史中,虹影谱系有了大致的模样。
所有这些书的装帧,既不文艺也不写实,不算是我喜欢的风格,但每本书的前勒口上都有一张虹影的照片,瘦削凌厉的脸庞,尖下巴,细长的挑眉下一双充满了故事的眼睛。你很难相信,就是这样一个女人延续了庐隐、丁玲书写女性、解放自我的传统,甚至,比前者,在普天白日下把自己的内心撕裂的更为光明与正大。
她,有这个勇气。
我们,没有
简单说来,虹影的这些小说都是以自己的家庭、身世、爱情为模版,讲述了万流之城里荫蔽困窘的家庭中母亲与男人们,姐姐与男人们,自己与男人们的故事,人设均是逐爱与缺爱的女性,似乎每一个女人如果不通过男人就无法完成对自己性别的认知。
可惜的是,前半身的母亲与虹影都没有找到爱情的果壳。
年届不惑的母亲在不知父亲下落的时候,终于给自己的爱情找到了一个可供安放之处,但那不是神龛,是私生与毁誉的肮脏所在。虹影背负着母亲这段肮脏的秘密,跌跌撞撞活到了18岁。本该如花的年纪,遇人不淑,果断背离家庭,踏上爱情的寻父之路。
循规蹈矩枉少年,离经叛道真性格,前者留下的是平庸,后者带来的是传奇。这个有着厄勒克特拉情节的女孩,就大胆写下了自己的传奇。第一任丈夫是大她20岁的学者,她要的是父亲般的关爱与怜惜,她误以为这就是爱情,此外她还屈辱的忍受着和姐姐分享这个老男人的痛苦。可能,六号院的女性都遗传了母亲红尘风流的基因。
还好,时间是清醒的。
慢慢的,她认识到自己与母亲的距离,认识到母亲并不是人人口沫飞流中的形象。当母亲的爱情从她自己的生活里抽身而走的时候,她已经把家与六个子女放在了手心。
母亲的离世后,虹影幡然醒悟。
六丫头得到了重生,离开了爱情上的"父亲”,带着对爱情的向往,找到了真正的归宿。
可,为时已晚。
六丫头所能做的,便是梦到母亲走进自己的心里,唤一声"小桃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