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造就者
何帆老师文章:
1 处理敌意的富兰克林法则
如何处理和那些对你有敌意、藐视你的人的关系?
“不要为他做一件事,而是让他为你做一件事。”这就是著名的“富兰克林法则”。
曾经,本杰明•富兰克林有一个政治上的竞争对手,经常说他的坏话。
富兰克林没有气到跳脚,而是给这位绅士写了一封信。信中说,听说您的私人图书馆里有一本很罕见的书,请求借阅。对方收到信,马上借给富兰克林所要的书,两个人从此尽释前嫌。
2 人的一生到底能做多少事
富兰克林是美国的开国之父之一。他参与了《独立宣言》的起草,也出席过1787年修改美国宪法的会议。
独立战争期间,富兰克林被派往法国,他在法国受到上至贵族王公、下至街头百姓的欢迎,并说服了法国出兵英国。
你们以为真的是华盛顿的大陆军打败了英国军队?
如果没有法国的军舰赶走前来救援的英国舰队,切断了英军的海上补给线和退路,英国人是不会走投无路、不得不向美国人投降的。在接受英军司令康华利的投降仪式上,前来看热闹的法国士兵比美军士兵还多。这很像离开了中国人民志愿军,金日成根本打不赢朝鲜战争。
▽
富兰克林还是一位科学家、发明家、作家、企业家和音乐家。
大家可能听说过富兰克林在下雨天放风筝的故事,那个故事是瞎扯的,但富兰克林确实发明了避雷针。
他创造出正电、负电的概念,后人根据他的思想发现了电荷守恒定律。
他最先绘制出暴风雨的运动轨迹,推进了天气预报。
他发现了墨西哥湾的海流。
他发明了颗粒肥料,设计了最早的游泳眼镜和蛙蹼。
他出版了美国第一部医学著作和第一部小说。他写的《穷理查年鉴 》和《富兰克林自传》流传至今。
他最早组织了消防厅,创立了近代的邮政制度。
他是美国废奴运动的先驱。
他发明了一种乐器:玻璃琴。
他懂好几门外语,包括:法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和拉丁文等。
但是,富兰克林终其一生只在学校里学习过两年。由于家境清寒,他十岁就辍学回家,帮助父亲做蜡烛。他的成就,都是靠自学获得的。终生努力,便成天才,这是对富兰克林的最好的刻画。
3 成为一个“自我造就者”
✔️像富兰克林这样的人,可以称之为“自我造就者”。他具有极其强大的自学能力,不仅从书本中学习,也在社会实践中学习。✔️
但首先,((你必须付出十倍的艰辛。))
富兰克林在学校的教育还不足以让他写出完整的句子,但他通过刻苦练习,成了一名出色的作家。
他在16岁的时候。通过模仿英国期刊《旁观者》上的文章练习写作。
他先是把文章的大意记下来,然后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写出来,再把自己写的和原文对比,找出差距;他把杂志上的散文改写成诗歌,再把诗歌改写成散文,以此提高自己的词汇量,锤炼遣词造句的能力;他还会把原文打乱,尝试重新组织文章的结构,然后再和原文对比,看看自己的思路是否足够清晰。
仅举这一个例子,你就能看出,富兰克林付出了多少努力。
你们有没有产生过想抄近路、走捷径的心理?是否以为只要每天花很少的时间,听听专栏文章,就能代替自己去读书、思考和写作这些更为艰辛的事情?
🈲很遗憾,在这个世界上是没有捷径的。你们要走窄门,不要走宽门。因为“引到死亡 ,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
我时常听到有些读者说,在订阅「得到」专栏之后开始买书、读书,或是开始尝试写作,这才是值得鼓励的进步。
▽
其次,你必须有不可餍足的好奇心。
在学校里照本宣科学习的人,可能会更容易地学到系统的知识,但他们不一定会热爱学习,也不会有足够多的好奇心。富兰克林似乎对任何事情都感兴趣,他尤其对事物运行背后的道理着迷。
✔️假如你想成为一个自我造就的人,就要有这种在荒野里探险的兴趣。在学校里的学习看似有系统、有教学大纲、有教学单元、有中心思想、有预习复习,整整齐齐、干干净净,但这不是探求真理的正确路径。真理是不会像摆在货架上的商品一样明明白白地展示给你的。
为了亲近真理,你要学会怀疑、见识错误、亲自追随大师、习惯不断地背叛过去的自己、忘记曾经相信过的道理,你要做好四渡赤水、六出祁山的准备。在你出发之前,是不会有地图、也不可能知道目的地、沿路也不会有路标的。真正的学习,在路途中,不在终点站。✔️
▽
最后,你得有很高的情商。
因为别人走的路跟你不一样,你可能会感到很孤独。这时候,你需要的是找到一群志同道合者,而不是四面树敌。
我推荐过《硬球》一书。这本书中提到,要是让别人支持你,就不要给人恩惠,而是让他们来帮助你。
你可以帮忙把一个选民的女儿送进名牌大学,但他很快就会把这件事忘记。他只记得自己还有一个女儿,你没有帮忙。但是,如果这个选民花了大量的金钱和时间支持你竞选,他就会支持你到底,因为他在你身上投入了那么多。
✔️就像马基雅维利所说的,伟大的事业就像伟大的战争,只要作出了牺牲,就需要进一步作出牺牲。
读书笔记:
我也想成为一个自我造就者,因为自己也有远大的野心。
何帆老师的话也再次的验证着,或者让我撇去“捷径”的概念。自我造就的过程一定是十分艰辛的,也是点点滴滴的,没有目的地,只在路途中。没有捷径,我坚信我要得到的东西是需要十分艰辛才能获得的,所以我会时刻提醒自己:《《你今天受罪了吗? 你今天受了多少“罪”》》。以前的我觉得,在自我进步的过程中学习自己想学的东西不是很快乐的事吗?慢慢的在迷茫中摸索过来后,我对前方的路会更清晰些或者说心态更平稳了,更豁达了。“这罪”是一定要受的,因为在自我造就的全过程,也是与自我本能做斗争的全过程.我还真不觉得在违背自己本能的时候还会觉得快乐的。不过我相信,习惯慢慢养成了,那就是本能了,无需斗争。
坚持,耐心,自律(自控),执行力 等 这些都是支撑我们自我造就所必备的性格。无论你的目的是什么,任何能完成巨大目的的人,必定是具有这类品格的人.或许有些人是误入“邪道”。
© 本文版权归 Lachesis.💂🏼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