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就是要闯,犯错要趁早
记得刚毕业那会,特别迷茫,不知道要找什么工作,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这样的状态一直维持了7,8年。这7,8年里,我时常换工作,收纳,服务,餐饮,服装,一样样的试试。毕业的时候,我就告诉自己,犯错要趁早。所以,很多工作,干了几天就辞了。因为我发现我不适合干,也不喜欢。那时,我在我家人眼里,是最头疼的一个人。他们时常给我洗脑,让我找个银行机场的工作,安定下来。可是我不甘心,不甘心就这么安定了,我还那么年轻,要安定干嘛。年轻就是要闯,就是要冒险,就是要想干嘛就干嘛。虽然,我那时,很多决定都做的有点冲动。但我庆幸那时就这么想,不管周围多少的不理解,我都义无反顾了。今天回忆起自己的青春,才觉得特别有料,特别骄傲,也无憾。
当我拥有我的第一个孩子起,我就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不自由。从原来我行我素的性格,到做妈妈,那是一个银河系的跨越。真不知道我是怎么过来的。有时,也会怀念那时自由的日子,怪自己不够珍惜,还是浪费了很多时间。应该抓紧做些自己喜欢的事。也怪自己转型做妈妈转的太早,以至于青春是如此短暂,还有很多喜欢的事都没来的及做,就要匆匆把大部分时间分配给孩子。
记得刚毕业的那几年,经常会想起那时应付高考的时候,每天都那么自觉的一遍遍的做习题,直到把自己的成绩从三十几名提到第七名,并在最后高考时提到了第三名。那是我的一段骄傲的回忆,我时常想起它,每当在我迷茫的时候,我就会问自己,为什么那时候我可以那么执着,是什么推动着我坚持下来,并且取得了成绩。有时,觉得一无是处的时候,我也会想起来,告诉自己,那时我可以做到,那么以后我依然可以做到。我并不是一无是处的,只是没有找到我的位置而已。
我的一次次的试错,只是想找到属于我的位置,找到那份让我可以静下心来,低头不语的做事,而不会左顾右盼的执着。就像当初,每天回家就是埋在书堆里做习题,从来不会考虑,每天这样有没有用,会有回报吗,会有成绩吗。曾经看到一篇文章,一个心理学家说,人类最好的状态就是在1岁到3岁这个时候。因为这个时候的孩子,只会专心当下在做的事,不会考虑后果怎么样,不会想这么做为了什么,只是想做了,便做了。然后就会了。长大了,便没有了这样的单纯了。所以我们要向这些孩子学习。当我们遇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就要让自己保持一颗平常心,不为名利,不为钱财,只因喜欢,便做了。不求结果,不求回报,只专注当下。
当我们遇到这样一件甘愿活在当下的事时,那是一笔多么丰厚的财富。
-
发热发光小太阳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2-12 22:0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