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mon
对于stand-up comedy并没有什么像中毒般喜欢,只是对Simon Amstell产生了浓浓的兴趣和好感。没有什么系统,只是零零散散的想到了几点。
不知道别人怎么想,我觉得Simon的脱口秀非常像一篇有趣的文章和一个人演出的小剧场,以do nothing为例,围绕一个“悲伤“的”爱情故事“,慢慢地一点一点的添加细节和思考,非常合我胃口的发散性思维,很多地方都有哲学思辨的影子,精神分析般的刨根问底,最后给所有这些偶然一个自己接受的,一本正经的但是却让听众发笑的解释。所以围观群众的对于Simon脱口秀的观感通常很复杂,有点伤感的故事加上看似荒诞的联想,对自己和周围生活的尴尬摩擦产生的笑料。他最让我喜欢并且感同身受的一点,在于他并不算是一个愤世嫉俗的人,而是各种真实的懦弱胆小并且十分不介意的坦诚各种缺点,没有耍聪明的抖包袱,但用语言和情境去发掘那些荒诞的情境和笑点。比如他讲到和母亲外婆的那种尴尬,类似于俄罗斯套娃般的尴尬,真是让人从心底里哈哈大笑。
他在脱口秀里的叙述因为故事的发展夹杂大量的思考,而不是纯粹的讲段子,场景也比较真实,亲切感满分。
还有一个审美上的契合。Simon Amstell在他的脱口秀里反复强调他对瘦弱,轻柔的男性形象毫无抵抗力和对一种effortless的cool的欣赏,实际上我觉得虽然他挑了几个标签,像讲笑话一样的叙述这样一个欧洲文艺青年的套路审美,仍然,从骨子里他内心对于这种审美的肯定是毋庸置疑的。我看的舒服是因为对我来说这样也是美的,这是一个布拉德皮特和爱德华诺顿的选择题,是维密天使和Tilda Swinton的选择,是一个to be or not to be的重要问题,有人喜欢自然就有人不喜欢,我正好在喜欢的这个阵营。有人要露有人要收,我在收这边。这种很难描述的私人感觉,太宰治捕捉的最为微妙,啊对了得加一句我认为在我看过的书里。《人间失格》里面讲过一个游戏,随便说一个东西,然后需要判定它是悲剧属性还是喜剧属性,还要讲出为什么,没有对错,完全是解读和乱七八糟的联想。当时看的时候一下子从趴在床上的姿势变成坐立,觉得发明这个游戏的人简直是个天才,那种难以捕捉难以分类的感觉,用以投射在具体物品上,就显现出来了,简直像化学里面的那个什么东西--我真的忘了,让那些说不出的感觉显形。
对于个体的尊重, 接受每个人的不同。这一点倒不新鲜,很多脱口秀者都讲过类似的话题,然而这种话题再多都不嫌多,人们习惯性的Judge无所不在。Simon的故事里有一个他因为化妆品店员没法儿为他的男性友人介绍化妆品而生气,之后顺其自然的引出了尊重不同个体的主题,不要预设立场预设想法预设种种,不要试图告诉一个人应该干嘛一个男的应该这样一个女的应该那样,拜托这些框框请fuck off好吧。
所以Simon Amstell的脱口秀不是那么的脱口秀,我相信他讲完这些一定释放的很舒服,并不只是抖机灵的段子, 他只是个敏感可爱的bo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