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六大茶类——分享观点
欢迎关注专业中式袋泡茶品牌Tiytea微信公众号
通常我们把茶叶区分为绿茶、白茶、黄茶、青茶、红茶、黑茶六大类。但对于茶的分类,实际上仍然有不少争议。近日看《茶道》杂志刊载吴德亮《八万里路茶和月》一文讲到这一问题,特摘抄分享。(特别声明:Tiytea十分重视知识产权保护,援引文章仅作分享和讨论,如有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我们即刻删除)
以下为部分原文:
看似单纯的“六分法”,却往往造成现代人认知上的错乱。例如武夷岩茶、冻顶茶或铁观音等乌龙茶只因茶叶外观“清褐如铁”而称青茶,红茶的英文为Black Tea(黑茶),黑茶的英文却是Dark Tea。还有白毫乌龙与特征为“白毫披身”的白茶毫无关连,“安吉白茶”是绿茶而非白茶,大红袍属于青茶类的闽北乌龙茶而非红茶等。
而且在六大茶类中,除了不发酵的绿茶、全发酵的红茶,尚有微发酵的白茶与黄茶,半发酵(或称部分发酵)的乌龙茶,以及后发酵的普洱茶等。不过其中争议也不在少数,例如近年欧美国家对红茶制作的标准大多依ISO3720来认定,而发酵程度并未在规范之内,因此印度大吉岭春摘红茶为保持香气,就出现 了15—20%之间的轻发酵茶,彻底颠覆了红茶全发酵的概念。
此外如归类为黑茶的普洱茶,云南许多学者也纷纷提出异议,认为经过现代“渥堆”工序加速发酵而称的“熟普洱”,由于“叶色油黑凝重”,称黑茶固无不妥,但1975年渥堆工序发明以前、或1990年代以后,许多未经渥堆、必须通过长时间自然发酵转化而称的普洱生产,归类为黑茶并不恰当,应“正名”为“绿制普洱茶”,以有别于本属黑茶类的“黑制普洱茶”才是,甚至还有学者主张将普洱茶独立为新的茶类,也有学者主张“当年的普洱生茶应归为绿茶类,当年的普洱熟茶或数十年以上的陈年普洱茶才可归为黑茶类”。
至于许多朋友喜爱的“花茶”,在过去一直被认定为非单一茶类,而是某些茶类加上添加物而称……许多学者却多主张将花茶以“再加工茶”知名,另立为第七大茶类。显然茶叶分类的基准至今仍有争议。
无独有偶,前段时间Tiytea也曾对茶叶分类有过争论。又恰遇到在头条号上有网友提问生普洱是乌龙茶吗,Tiytea也根据自己的理解作了回答。但是,茶叶的分类确实是一个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也欢迎茶友和我们交流。
(图片来自网络)
通常我们把茶叶区分为绿茶、白茶、黄茶、青茶、红茶、黑茶六大类。但对于茶的分类,实际上仍然有不少争议。近日看《茶道》杂志刊载吴德亮《八万里路茶和月》一文讲到这一问题,特摘抄分享。(特别声明:Tiytea十分重视知识产权保护,援引文章仅作分享和讨论,如有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我们即刻删除)
![]() |
以下为部分原文:
看似单纯的“六分法”,却往往造成现代人认知上的错乱。例如武夷岩茶、冻顶茶或铁观音等乌龙茶只因茶叶外观“清褐如铁”而称青茶,红茶的英文为Black Tea(黑茶),黑茶的英文却是Dark Tea。还有白毫乌龙与特征为“白毫披身”的白茶毫无关连,“安吉白茶”是绿茶而非白茶,大红袍属于青茶类的闽北乌龙茶而非红茶等。
而且在六大茶类中,除了不发酵的绿茶、全发酵的红茶,尚有微发酵的白茶与黄茶,半发酵(或称部分发酵)的乌龙茶,以及后发酵的普洱茶等。不过其中争议也不在少数,例如近年欧美国家对红茶制作的标准大多依ISO3720来认定,而发酵程度并未在规范之内,因此印度大吉岭春摘红茶为保持香气,就出现 了15—20%之间的轻发酵茶,彻底颠覆了红茶全发酵的概念。
此外如归类为黑茶的普洱茶,云南许多学者也纷纷提出异议,认为经过现代“渥堆”工序加速发酵而称的“熟普洱”,由于“叶色油黑凝重”,称黑茶固无不妥,但1975年渥堆工序发明以前、或1990年代以后,许多未经渥堆、必须通过长时间自然发酵转化而称的普洱生产,归类为黑茶并不恰当,应“正名”为“绿制普洱茶”,以有别于本属黑茶类的“黑制普洱茶”才是,甚至还有学者主张将普洱茶独立为新的茶类,也有学者主张“当年的普洱生茶应归为绿茶类,当年的普洱熟茶或数十年以上的陈年普洱茶才可归为黑茶类”。
至于许多朋友喜爱的“花茶”,在过去一直被认定为非单一茶类,而是某些茶类加上添加物而称……许多学者却多主张将花茶以“再加工茶”知名,另立为第七大茶类。显然茶叶分类的基准至今仍有争议。
![]() |
无独有偶,前段时间Tiytea也曾对茶叶分类有过争论。又恰遇到在头条号上有网友提问生普洱是乌龙茶吗,Tiytea也根据自己的理解作了回答。但是,茶叶的分类确实是一个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也欢迎茶友和我们交流。
(图片来自网络)
![]() |
-
王霸霸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3-30 07:1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