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男女

两小时的电影结束后反而有种意犹未尽,很想逃离电影带来的浓厚家庭色彩,但最后反而坦然接受。以前有听说过李安,而这部电影是自己最透彻看完它,看完后发现我可能会去看他所有的电影,只是“喜宴”没有带给我更大的震撼,可能女主的普通话太僵硬或者还有其他原因。
电影开始是朱爸烧菜的镜头,嗯,就是这样的镜头让我想到小时候每年过年或者村里办喜酒那些大厨杀猪杀牛,电影还是文艺处理了,就是这么一个开头让我特别想回家,烟火气真是没有国家能比得过中国啊。大鱼大肉,能体现出朱爸烧菜一流,很久以前的片子虽然现在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但我反而更喜欢去老电影里寻找消失掉的生活气息。大家都很喜欢电影开端菜“嚓”到锅里,烟气腾腾。朱爸就这样准备着,抛开传统说希望儿女回来。但是,可能我们怀念的就是这样的生活。一大家子人一起吃爸妈烧的菜,朱爸烧菜是主线。
晚上一起吃饭,三个女儿和爸爸,一桌子菜,但气氛压抑,总不对味儿。有想到以前年夜饭,其实也就这样啊,大家彼此心照不宣一起吃,翻起旧账不开心何必呢!今年年夜饭和妈妈一起烧的没有去奶奶家过,清闲中过了个还不错的年。二女儿想离开家,嗯,这里我无比赞同,和她心气一样,我也要离开家。上次看菠菜姐的评论,爸妈是要哄的,路得自己走。有的时候我及其反感道德绑架,但我不会做到不孝。就像李安的电影那样,将所有糟糕不好悲伤不想面对的剧情逐一展开,当你快喘不过气的时候,终于大团圆。即使黄昏恋,锦荣怀上了朱爸的孩子,大女儿的丈夫信传教士,二女儿的丈夫也很顾家。这一切全部在最坏的现象前变成最好的结果,看完后长舒一口气。其实朱爸比任何人心里有数,追求爱情,做自己的事。所以我也不再像以前那样担心爸妈,反而让他们自食其乐,做自己的事,只要处理好不要让他们孤独就好。而应该把更多的时间真正放到自己身上去学会照顾好自己的身体,这已经不只是自爱还有学会生活,学会去区分生活中的阴暗面后去坦然接受,而这条路还要很久很久。自己这样的个体都没有管好却想去管理那么多人,太天真。
说到这里反而想给二女儿拥抱,能找到自己的影子吧,挺累的。其实我们不累吗?有迷茫确不好讲,没有安全感,如果回家只是一大堆劝词,最后还是要自己去做。去顾自己的生活吧,要承担痛苦和快乐,回去我也会接受安排如果让我实在不能选择,我会带妈妈离开。这样的决定后我可能也很辛苦但是心不会这么压抑。就像影片中的每一个人那样,朱爸他做的事,这样的结果不是挺好的,用道德去评价说他们不会幸福,认准了就去做。每个都要承担利弊,长辈他们就是对的?我并不认同。

影片中的菜色有中国特点,满汉全席已经忘记菜名了,有生之年应该去吃一次的。小女儿的男朋友虽然是撬过来的但太帅了,琼瑶剧男主,心水啊~还有赵文瑄颜值巅峰,那个时候觉得这样的男生绅士加上谈吐,仍是我喜欢的款。可以从这些人身上看到李安的影子。采访里能感觉到李安是很隐忍的人,讲话细声细语,轻轻地,但让人很钦佩!即使年纪很大,但不知道为什么会让人心动,可能是个人魅力吧~
李安处理细节方面让人佩服的,锦荣的妈妈吃柚子那里,电影里镜头还有细节描写耐人寻味。比女人还要心细和用心,这样的电影能不好?二女儿的衣服现在看来不过时,时尚又一轮轮回去了。
朱爸宣布自己喜欢锦荣的时候,电影高潮达到顶点,闹剧吗?不是啊,一点也没有,因为我经历过的生活就是这样而且比电影更加闹剧,只是还没到电影的结局而已啊~世俗的眼光,不行不能这样做,不然就完了。但我还是要坚持,只是这要坚持自己精神和经济独立的前提下。这比一切都要关键。
最后朱爸回家吃二女儿烧的菜直到味觉恢复,泪目。我曾无比爱自己的父母,有次记得大病的时候靠在父亲的肩膀上痛苦,但别人我是做不到这样的。母亲就更不用说了,以后先不去说,之前她是最伟大的。不过这一切建立在我能照顾好自己的前提下。
百味人生,慢慢体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