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呆正传
一个小镇里,一只猫出生了。猫出生时应该是哭着的,可猫妈生出它时,却是笑着的。或者说,是它的哭声不像哭声,而像笑声。猫爸抱起它,搂着它,它就突然不“笑”了,甜甜的睡了……猫爸倒是忍不住笑了,又赶紧捂住嘴,凑着猫妈细声喃呢:我们的小不点儿还真是特别啊,长大后肯定大有作为。 后来,为了生计,猫爸猫妈带着小不点儿去了许多城市生活,可无论在哪,小不点儿身边的大猫小猫们总是不约而同的给它取了同一个外号––阿呆。“阿呆”就像小不点儿的影子一样,不对,影子会随着猫的长大而改变,而“阿呆”却从没变过。 阿呆特别喜欢发呆,而且不爱说话,只是笑,似乎所有的语言都能包含在它的一串串笑声里。猫妈却常常为此苦恼,有时家里来客人了或带阿呆出去走亲访友,猫妈总会教阿呆见人要主动打招呼,不然不礼貌,“这个叫叔叔,这个叫阿姨,快叫叔叔阿姨好”。可阿呆只是望着它们傻笑,结果客人也被逗笑了,猫妈也尴尬地笑了。但奇怪的是没人会因此说阿呆不礼貌,反而那些叔叔阿姨们都特别喜欢它,常常送一些吃的,衣服鞋子送给它。(这就是阿呆的零食和新衣服)阿呆也不知道为什么,开心地吃着“好吃的”,穿上“新衣服”。 阿呆总喜欢和猫妈一起去集市买菜,每回都会抢着给猫妈提菜,集市里卖菜的伯伯婆婆们总会夸阿呆乖,孝顺。有一次,阿呆和猫妈去集市买菜,经过了猫婆婆家的包子铺。猫婆婆做的包子是全镇最好吃的,阿呆特别想吃,可它从不会跟猫妈说,只是把头撇到一边不去看,忍不住时,便把头转过去瞟一眼,又怕被猫妈看到,赶紧又把头转一边,装作在专注地看旁边猫伯伯杀鱼。这点小心思可躲不过猫妈的眼睛,猫妈俯下身摸摸阿呆的头,亲切地说:阿呆乖,等爸爸在外面挣了好多钱回来了,我们就能买包子吃了。阿呆若有所思了会儿,兴奋地说:“我知道,爸爸要挣一张好大的钱,等我们有张好大的钱,就能买包子吃啦!”猫妈楞了楞,乐呵呵地笑了,猫婆婆和猫伯伯也笑了,阿呆不知道为什么,但也跟着傻傻地笑了。在阿呆认为,好多钱的意思就是好大一张钱。现在想想,如果说阿呆的逻辑很傻的话,那么这个世界许多大猫小猫都要成傻子了。 后来,阿呆上学了,因为家离学校很远,阿呆每天很早就要赶公交,可它真的太爱发呆了,许多次望着窗外一呆就不知道坐到哪去了,所以无论它起多早总会因坐过站迟到。上课的时候,阿呆也总是发呆。可它的成绩却一直很好,而且他只是发呆,不疯不闹,安安静静的,所以猫老师们都很喜欢它,猫同学们下课也特别喜欢去“调戏”阿呆,逗他。阿呆脾气实在太好了,没有人见它哭过或生气过,无论是别人骂它、欺负他或占它便宜,它只是笑嘻嘻的,话也不说。 就这样,阿呆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再到大学,他遇到的各种大猫小猫、黑猫花猫越来越多了,可阿呆却觉得越来越孤单了……它不喜欢现在身边的许多猫,以前的那些猫们也变得阿呆都不认识了。有时遇见小时候和他一起嬉戏的猫三猫四,阿呆甚至觉得害怕,不敢接近它们。周围的许多东西都在变,可阿呆永远像小时候一样,一样稚气,一样爱发呆,从没变过。渐渐长大的阿呆,身边开始出现很多声音。有的说它好、猫品好,似乎这样说它们就可以一直理直气壮的占阿呆的便宜;有的是好心提醒,提醒阿呆不要做这做那,会吃亏的;还有的是嘲讽……可阿呆哪想的着那么多呢?它喜欢做的,乐于帮忙的,只管做就好了,在阿呆的世界里,所有复杂的东西都能变得简单、自然、纯粹。 阿呆只是呆了点,但并不傻,要是有些猫一定要把阿呆当傻子的话,也实在没办法啦,因为阿呆还是会继续对它们笑下去,对着这个并不太友好的世界继续笑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