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消逝的皇家贡品,据说99.5%的人都没尝过!
—— 关注品质 · 感受情怀 · 体验生活 ——
广西古法红糖,甘醇香甜
是当地历史久远的著名的特产
这里的制糖匠人,用60年光阴
为你熬一碗甘醇的红糖
每年深冬、初春,江边的风都是甜的。
微风掠过成片的甘蔗田,就染上了甘蔗的甜味。
濒临失传的制糖工艺和
它的故事依然在这小山村里代代相传……
广西 · 古法红糖
收甘蔗
天刚蒙蒙亮,糖坊的老匠人们就起床了。八点之前,他们必须赶到糖坊熬制红糖。有的老师傅从十几岁开始到糖坊当学徒,五六十年过去,他们成了当地最有名的糖匠,把这一生,都献给了这一碗红糖。
老匠人们会在甘蔗地里,认真仔细的挑选每一根甘蔗。什么样的甘蔗甜度高,他们看一下外观心里就清楚。
砍下的甘蔗,他们会用这种特制的工具,将甘蔗挑回去。
榨汁 熬糖
使用机器榨甘蔗汁,这是制糖的第一步。
熬糖是不用燃气的,把甘蔗榨成汁后,把甘蔗皮晒干后当柴烧,这么多年老匠人们一直没有改变。
收传统的制糖器具
这套从清朝末年就开始用的老旧器具,如今在他们的手中延续着新的生机。
最后一道工序
榨取的蔗汁,需要过滤四、五道,将放置沉淀干净的蔗汁如果熬煮。煮制三次,需要技艺娴熟的老匠人不停地打锤,防止糖浆变焦,粘在锅上。
待糖浆的水分基本蒸干,再次舀入一口冷铁锅内,继续不停地打冷锤,加速沸腾的糖浆冷却。打完冷锤之后静置两三分钟,即可倒入磨具,等糖浆凝结成型。
这冷却的过程中,糖浆会逐渐中间凹陷,两边高起。切面看上去形成三个层次,这种糖叫做三线糖,是仅有贵港地区保持至今的传统红糖。
独特的功效
广西古法红糖,没有添加任何工业助剂, 保留了甘蔗中较多的营养成分,含有苹果酸、核黄素、胡萝卜素及多种元素,含钙量是白糖的3倍,含铁量也是白糖的3倍。化水熬汤,具有益气补血、健脾暖胃、活血化淤之效。
在古代,因为味道纯、色彩鲜、式样好、杂质少,古法红糖一诞生,就极受民间喜欢,然后很快就成为皇家贡品。销往世界各地,老外品尝之后,赞誉之为“东方巧克力”。
守艺难 守心更难
古法红糖,曾在金沙江两岸红极一时。 改革开放后,这一带建起了现代化制糖厂,很多糖匠们也外出谋生去了,只有少数的老糖匠人们还在“傻傻”坚守。
“都不做,这门手艺就绝了,我不懂什么大道理,只是不想这门手艺没了。”质朴地老糖匠讲道。听到这句话,小城不由得想起了《百鸟朝凤》中的焦三爷。“学了一门手艺,就有责任守住一门手艺。手艺人不仅仅是手艺人,也是守艺人”。在此,小城像这些老匠人们致敬!
午间小憩时
来一块儿古法红糖
瞬间
从眼里,甜到心底。
https://h5.youzan.com/v2/goods/2fvcjjo4hx190?reft=1487830726999_1487830737130&spm=f46308536_g325300046_f46308536
仅售:29元/袋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出城啦”微信公众号。
| 出城 |
打造城市外的生活方式
![]() |
广西古法红糖,甘醇香甜
是当地历史久远的著名的特产
这里的制糖匠人,用60年光阴
为你熬一碗甘醇的红糖
每年深冬、初春,江边的风都是甜的。
微风掠过成片的甘蔗田,就染上了甘蔗的甜味。
濒临失传的制糖工艺和
它的故事依然在这小山村里代代相传……
广西 · 古法红糖
收甘蔗
![]() |
天刚蒙蒙亮,糖坊的老匠人们就起床了。八点之前,他们必须赶到糖坊熬制红糖。有的老师傅从十几岁开始到糖坊当学徒,五六十年过去,他们成了当地最有名的糖匠,把这一生,都献给了这一碗红糖。
![]() |
老匠人们会在甘蔗地里,认真仔细的挑选每一根甘蔗。什么样的甘蔗甜度高,他们看一下外观心里就清楚。
![]() |
砍下的甘蔗,他们会用这种特制的工具,将甘蔗挑回去。
榨汁 熬糖
![]() |
使用机器榨甘蔗汁,这是制糖的第一步。
熬糖是不用燃气的,把甘蔗榨成汁后,把甘蔗皮晒干后当柴烧,这么多年老匠人们一直没有改变。
收传统的制糖器具
![]() |
这套从清朝末年就开始用的老旧器具,如今在他们的手中延续着新的生机。
最后一道工序
![]() |
榨取的蔗汁,需要过滤四、五道,将放置沉淀干净的蔗汁如果熬煮。煮制三次,需要技艺娴熟的老匠人不停地打锤,防止糖浆变焦,粘在锅上。
![]() |
待糖浆的水分基本蒸干,再次舀入一口冷铁锅内,继续不停地打冷锤,加速沸腾的糖浆冷却。打完冷锤之后静置两三分钟,即可倒入磨具,等糖浆凝结成型。
![]() |
这冷却的过程中,糖浆会逐渐中间凹陷,两边高起。切面看上去形成三个层次,这种糖叫做三线糖,是仅有贵港地区保持至今的传统红糖。
独特的功效
![]() |
广西古法红糖,没有添加任何工业助剂, 保留了甘蔗中较多的营养成分,含有苹果酸、核黄素、胡萝卜素及多种元素,含钙量是白糖的3倍,含铁量也是白糖的3倍。化水熬汤,具有益气补血、健脾暖胃、活血化淤之效。
在古代,因为味道纯、色彩鲜、式样好、杂质少,古法红糖一诞生,就极受民间喜欢,然后很快就成为皇家贡品。销往世界各地,老外品尝之后,赞誉之为“东方巧克力”。
守艺难 守心更难
古法红糖,曾在金沙江两岸红极一时。 改革开放后,这一带建起了现代化制糖厂,很多糖匠们也外出谋生去了,只有少数的老糖匠人们还在“傻傻”坚守。
“都不做,这门手艺就绝了,我不懂什么大道理,只是不想这门手艺没了。”质朴地老糖匠讲道。听到这句话,小城不由得想起了《百鸟朝凤》中的焦三爷。“学了一门手艺,就有责任守住一门手艺。手艺人不仅仅是手艺人,也是守艺人”。在此,小城像这些老匠人们致敬!
![]() |
午间小憩时
来一块儿古法红糖
瞬间
从眼里,甜到心底。
https://h5.youzan.com/v2/goods/2fvcjjo4hx190?reft=1487830726999_1487830737130&spm=f46308536_g325300046_f46308536
仅售:29元/袋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出城啦”微信公众号。
| 出城 |
打造城市外的生活方式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